有什麼其他的盜墓題材電視劇(塵封在歷史中的優秀盜墓題材電視劇墓道)
2023-06-03 01:04:17 1
這幾天由管虎擔任監製,費振翔執導,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領銜主演,高偉光特別出演的探險懸疑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開始上映了,一經上映,就大受好評,網友評論說這是近幾年來除了《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之外,另一部拿的出手的鬼吹燈系列的影視作品了。
這幾年隨著《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系列小說等IP的大火,衍生出了一批盜墓題材的影視劇,但都是徒有其表,大多數只是名字和盜墓沾了個邊,大多都拍成了驚悚奇異類冒險片了。但以前拍攝的盜墓題材的作品還是有不少佳作的,像陳寶國主演的《夜盜珍妃墓》,片中那個盜墓賊和珍妃屍體面對面,扒陪葬品的場景現在我還記憶猶新。還有張耀揚主演的東陵大盜,當士兵們打開慈禧棺木的時候,那一堆光彩奪目,價值連城的寶物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每一件都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優秀文化歷史的見證啊。
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並不是這幾部,而是我前幾天無意中發現的一部2007年上映,豆瓣評分8.0的盜墓題材電視劇《墓道》。
《墓道》根據李君紀實小說《關中盜墓賊》改編。在拍攝過程中,由於劇名過於敏感,才改成了現在的劇名《墓道》。既然今天我要推薦它,不妨來看看它好在哪裡:
在取景方面該劇在陝西渭南韓城取景,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原因,陝西和河南是中原文化發祥地,當地的墓葬很多,考古工作者在當地先後發掘了好幾個大墓。因此在這裡取景,才能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的盜墓情況。
相傳在拍攝過程中,還曾有真實的盜墓賊前來砸場,威脅劇組不許拍攝,由此可見本劇的真實可靠。
人物刻畫方面本劇出場的人物不多,主要人物也就5.6個,但每個人都個性鮮明,我們的主人公宋若虛是文化局的一名普通職員,不爭不搶不出頭,是她女兒眼裡的吝嗇鬼,為了表現這一點,劇裡有幾個情節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電視劇開頭,同事們又在調侃他幫人寫輓聯貼補家用,但宋若虛不爭不惱,只是一笑置之。當他下班去菜市場買韭菜,5毛錢一斤砍價到3毛,還自帶便攜稱稱重,買完還抓一把韭菜走。這種生活細節是普通人每天都能體驗的,也是現在大多數影視劇所不具備的。這種平庸、吝嗇近於極品的特質,接近於表演,而不是真實的自己,因為宋若虛還有另一重身份——外號陰陽手,當地最大盜墓團夥玄武公司的領導者,他需要一個反差極大的身份來掩蓋。從演員方面來講,表演也非常給力,宋若虛是有家庭、有事業、有文化、有內涵的中年男人,作為普通人嬉皮笑臉,作為領導者不苟言笑,面對家人言辭溫柔,滿滿都是愛,動起殺心,平靜施令,決絕無疑,加上演員發福的臉頰頗有教父神韻。劇中其他人的刻畫也非常給力,滿嘴壞牙、心狠手辣的薛天貴,不修邊幅、賊眉鼠眼的穿山甲,身材高大,外表憨厚的軲轆,忠國愛民、六親不認的文偵隊隊長秦安平,以及我們的女主角,楊秀,她從一個質樸的農村姑娘,變成宋若虛的情婦,變成關中最神秘的盜墓高手,這個巨大的轉變是令人驚訝的。
劇情方面從劇情來說,其實這部劇的故事脈絡是非常清晰直白的,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那麼就是:盜墓集團的頭目宋若虛靠著自己在文化局的公務員身份進行偽裝,隱藏多年,最終被警察秦安平發覺從而抓獲歸案。這是一條非常俗套的單線敘事。但是,本劇主要角色的人性是複雜的。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這條支線不斷推動著故事發展,使人們對接下來的劇情充滿期待。
首先是我們的主人公,宋若虛,他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文物局的一個小職員,他窩囊、清貧,但這正是他盜墓者身份的最好偽裝,他盜墓,一方面是喜歡研究文物,另一方面是為了給妻子女兒更好的物質生活,但這種偽裝是令他厭惡的,這種厭惡在他初遇楊秀,替楊秀解圍時很好的發洩了一下。陰陽手—宋若虛
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讓原本俗套的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劇情變得不一樣了。在一部作品裡,能真正描繪出人性才是好的作品,情節本身則是退而求其次了。能塑造出一個活的人物更是可遇不可求,毫無疑問,《墓道》做到了。
這部劇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在陝西衛視首播,可惜的是,因為種種原因,這部劇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出現,又悄無聲息地離開,十幾年來,影視行業風雲變幻,外行人都能感受到資本的大量湧入帶來的惡果,而愈發嚴苛的審查也給電視劇創作本身帶來諸多限制。並非厚古薄今,也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未來的日子裡越來越難以出現超越《墓道》的盜墓題材劇了,而這確然是荒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