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的成名經歷(洪晃長篇小說張大小姐揭示了)
2023-06-02 12:13:13 1
媒體人洪晃的身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母親章含之是名士章士釗養女,生父洪君彥是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繼父喬冠華是新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洪晃12歲時被送到紐約學習,還曾與導演陳凱歌有過一段婚姻。這樣的家世、背景、經歷,讓人不由得不聯想到她第一部長篇小說《張大小姐》的女主人公——出身高幹子女的張大小姐是不是就是這位「章門大小姐」本人呢?
《張大小姐》洪晃 浙江文藝出版社
問得多了,洪晃自然要闢謠:張大小姐很瘦很時尚,和我本人完全不一樣。其實完整讀過這部小說就會發現,張大小姐雖出身所謂的「上流社會」,擁有無上的財富與權力,卻在半生中不斷迷失自我。她軟弱、自私、怯懦,最終選擇了生活在高官母親的庇佑下和富豪丈夫提供的物質財富中,一方面對此榮耀的生活洋洋自得,另一方面又不斷產生懷疑和欲望。由此判斷,張大小姐的原型可能來自洪晃身邊的某位女性,小說中描寫的「上流社會」虛偽浮華的生活和紐約的種種故事也是洪晃親眼所見,但張大小姐絕不是洪晃。
洪晃此前辦雜誌,做過主編和出版人等許多工作,雜文、散文也大大小小寫過不少,集結出過幾本書,但寫小說對於她來說完全是另一回事。她此前寫散文一氣呵成,只要胸中有話想說,零散時間一千多字便完成了,不少是在她去工作的路上坐在車裡就寫完了的。小說不行,對於完全沒有受過專業文學創作的學習和訓練的洪晃來說,講故事是一件需要嚴密規劃的事兒。好在洪晃特別擅長講故事,聽過幾次她聊天,一件小事就能讓她講得津津有味,跌宕起伏,那麼講一個幾十萬字、有數十個人物的大故事呢?
這是個簡單而不簡單的故事:張燕是京城名媛,家庭顯赫,又嫁了首富,自己和大學好友的公關公司也賺得金銀滿盤。有一天,張大小姐接到警方一個電話,說在河北一個叫半掛坡的村莊附近發現一具被亂刀砍死的屍體,死者面部已經被砍爛了,無法辨認。只是在他身上找到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張燕的手機號碼。出於好奇,張大小姐就去認屍了,她萬萬沒想到死者是她在紐約留學時候的初戀情人。
故事的線索雖然在張大小姐與她的初戀情人身上,但熱鬧之處在於各式人物的粉墨登場:張燕的丈夫黨小明是超級富豪,然而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發家史,他年輕時在美國跟著老闆做垃圾生意,即把廢料運到中國,在農村找人把銅線的塑料皮扒了,煉成電解銅,他娶了老闆的女兒,繼承了老闆的「垃圾帝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他靠做電解銅期貨發家,之後進口鋼材,很快「洗白」成了成功的企業家。後來他在紐約遇到了首長之女張大小姐,追求到手後拋棄原配另攀高枝。
最有趣的是從事時尚傳媒業的洪晃在小說中也寫到了不少時尚雜誌的「生財之道」。洪晃花了不少篇幅寫一場「慈善晚宴」,其中個性鮮明、衣著暴露、喜歡坐老闆大腿的孟主編想出了一個「完美買賣」:奢侈品捐出產品拍賣給大款,大款將拍下來的珠寶送給女明星。小說寫到,這是「贏贏贏贏的買賣,奢侈品得到宣傳,大款得到明星,編輯部得到利潤,慈善機構也還是能拿到錢的」,至於慈善晚宴的成本,孟主編找了黨小明,黨小明又聯絡了幾位老闆,讓他們出錢,以可以見到自己的嶽母「首長」為誘餌。
妙就妙在這位從紐約某新聞學院出身、理想是成為一名調查記者的張大小姐對此矛盾的態度。一方面她享受成為京城富豪聚會的女主人,另一方面她內心殘留的新聞理想讓她對於母親權力尋租的行為隱隱不安。如果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留在美國靠自己生活,或許能獲得相對獨立的精神世界,但一次打擊讓她果斷選擇了一條更容易走的路——回歸到母親的庇護下生活。
張大小姐逃到紐約,但遇到危險後又趕緊回到北京。「娜拉出走」後再次「返家」,這是一次註定失敗的抗爭。不過引人玩味的是,出走回來的她卻發現庇護她的東西已不在。這裡洪晃寫了一個很有趣的細節:每個富翁家裡都藏著一個go bag,我們姑且將其翻譯為「跑路包」,裡面裝著美金和偽造的護照。在整部小說都充當一位好丈夫的黨小明,在察覺危機來臨時騙過所有人,隱秘地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最後一章看似是個開放式結局,實際卻頗具諷刺意味,故事的結局仿佛早已在開頭暗示。從起高樓、宴賓客,到樓塌了,落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雖然洪晃野心不大,只想寫個愛情懸疑小品,但懸疑與愛情這兩點都不夠深入,這齣對所謂「名媛」的嘲諷劇反倒寫出一幅當下官商圈的浮世繪。
(原標題:「豪門痞女」的「上流社會」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