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9:12:56 1
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所述託管下方設置有豎梁通過有前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所述車架腰部下端設置有上懸掛支耳和下懸掛支耳通過後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布置簡單,安裝簡單方便,利用固定孔上的彈性套的減震作用衰減掉部分由於發動機本體產生的震動能量,從而提高整車的舒適性,保護車架不受發動機震動能量產生的疲勞損傷;採用前後懸掛組件總成結構,安裝工藝簡便,適合批量生產,且售後便於檢修,易於更換。
【專利說明】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摩託車車架,特別涉及到一種摩託車車架的懸掛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摩託車發動機懸掛結構是將摩託車發動機安裝在摩託車車架的機構。其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影響到摩託車行駛中的震動和衝擊強弱,對摩託車駕駛舒適性至關重要。如何使發動機更簡單更合理的懸掛在摩託車的車架上是行業探索的一個熱點領域。現有的摩託車發動機布置在車架前方,主梁管下方。採用前上、後上、後下懸掛剛性固定,這種布置雖然簡單,發動機相當於一個剛性體可以增加車架剛性。但存在的缺陷是一旦發動機工作時本身的震動較大,通過硬連接傳遞到車架上的能量就比較大,從而影響駕駛舒適性且容易造成車架疲勞斷裂。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發動機剛性懸掛結構存在的發動機工作時本身的震動較大,通過硬連接傳遞到車架上的震能量就比較大,從而影響駕駛舒適性且容易造成車架疲勞斷裂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包括車架前管,從所述車架前管向下後方延伸形成的車架腰部,從所述車架腰部向後上方延伸形成的車架後段,車架前管下方設置有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託管下方設置有豎梁通過有前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所述車架腰部下端設置有上懸掛支耳和下懸掛支耳通過後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所述前懸掛組件由左前懸掛板、右前懸掛板和前連接件通過螺栓連接組成,所述後懸掛組件由左後懸掛板、右後懸掛板和後連接件通過螺栓連接組成。
[000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左前懸掛板和右前懸掛板為凹形,兩端上設置有固定孔,並且通過固定孔上的螺栓將發動機前懸掛點固定。
[000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左後懸掛板和右後懸掛板為凹形,兩端上設置有固定孔,並且通過固定孔上的螺栓將發動機上懸掛點和下懸掛點連接固定;所述後連接件兩端設置有上懸掛固定孔和下懸掛固定孔分別與車架上後懸掛支耳和下後懸掛支耳連接。
[000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後連接件中部設置有固定孔固定平叉,並且通過固定孔穿套在支撐筒上。
[000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豎梁下端設置有連接頭與前連接件的連接頭連接。
[000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前連接件中部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
[001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後連接件上懸掛固定孔和下懸掛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
[001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後連接件中部的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0012]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的有益效果是布置簡單,安裝簡單方便,利用固定孔上的彈性套的減震作用衰減掉部分由於發動機本體產生的震動能量,從而提高整車的舒適性,保護車架不受發動機震動能量產生的疲勞損傷;採用前後懸掛組件總成結構,安裝工藝簡便,適合批量生產,且售後便於檢修,易於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
[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懸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後懸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懸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後懸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車架前管,21為右託管,22為左託管,3為車架腰部,4為車架後部,5為平叉,6為支撐筒,7為發動機,81為右前懸懸掛板,82為左前懸掛板,9為前連接件,10為連接頭,101為右後懸掛板,102為左後懸掛板,11為後連接件,12為上懸掛固定孔,13下懸掛固定孔,14為後連接件中部固定孔,15為豎梁,al為彈性套,a2為彈性套,a3為彈性套,a4為彈性套。如圖1所示,從摩託車車架前管I向後下方向延伸形成車架腰部3,從所述車架腰部3向後上方向延伸形成車架後部4。懸掛組件分為前懸掛組件和後懸掛組件,其中前懸掛組件的結構為:右前懸懸掛板81通過前連接件9與左前懸掛板82連接,左右懸掛板的形狀為凹形,在兩端均開有固定孔,在所述前連接件9上設有開有兩個螺絲孔的連接頭10。同樣的,右後懸掛板101通過後連接件11與左後懸掛板102連接,左右懸掛板的形狀為凹形,在兩端均開有固定孔,在所述後連接件11兩端上設有上懸掛固定孔12和下懸掛固定孔13分別與車架上後懸掛支耳和下後懸掛支耳連接。從所述車架前管I伸出右託管21和左託管22的,所述右託管21和左託管22的距離慢慢變大,之後又慢慢縮小,直至連接於豎梁15。為了加強車架的剛度和抗扭性,在所述右託管21和左託管22中間設有加強管連接。所述豎梁15通過螺栓與前懸掛組件上的連接頭連接,在所述前連接件9和後連接件11中分別裝壓進不長於連接件長度的彈性套al和彈性套a3,彈性套al和彈性套a3的外徑略大於連接件的內徑,這樣能更好吸收衝擊,所述右前懸掛板81和左前懸掛板82分別通過兩端固定孔與發動機7連接,這樣所述發動機7前端就與車架柔性的連接起來了。後懸掛件通過右後懸掛板101與左後懸掛板102同樣地分別通過兩端的固定孔與所述發動機7連接。後懸掛組件和平叉5通過後連接件11穿套在支撐筒上6上。這樣所述發動機7和懸掛後輪的平叉5通過後懸掛組件連接起來,所述後連接件11的三個固定孔孔都壓入彈性套,彈性套的長度不長於後連接件11的固定孔,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所述發動機7就被前後懸掛組件與車架柔性的連接來了。
[0018]本實用新型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的有益效果是布置簡單,安裝簡單方便,利用固定孔上的彈性套的減震作用衰減掉部分由於發動機本體產生的震動能量,從而提高整車的舒適性,保護車架不受發動機震動能量產生的疲勞損傷;採用前後懸掛組件總成結構,安裝工藝簡便,適合批量生產,且售後便於檢修,易於更換。
[0019]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包括車架前管,從所述車架前管向下後方延伸形成的車架腰部,從所述車架腰部向後上方延伸形成的車架後段,車架前管下方設置有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託管下方設置有豎梁通過有前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所述車架腰部下端設置有上懸掛支耳和下懸掛支耳通過後懸掛組件與發動機連接,所述前懸掛組件由左前懸掛板、右前懸掛板和前連接件通過螺栓連接組成,所述後懸掛組件由左後懸掛板、右後懸掛板和後連接件通過螺栓連接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前懸掛板和右前懸掛板為凹形,兩端上設置有固定孔,並且通過固定孔上的螺栓將發動機前懸掛點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後懸掛板和右後懸掛板為凹形,兩端上設置有固定孔,並且通過固定孔上的螺栓將發動機上懸掛點和下懸掛點連接固定;所述後連接件兩端設置有上懸掛固定孔和下懸掛固定孔分別與車架上後懸掛支耳和下後懸掛支耳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連接件中部設置有固定孔固定平叉,並且通過固定孔穿套在支撐筒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豎梁下端設置有連接頭與前連接件的連接頭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連接件中部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連接件上懸掛固定孔和下懸掛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摩託車發動機與車架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後連接件中部的固定孔內設置有彈性套,所述彈性套的外徑略大於固定孔的內徑。
【文檔編號】B62M7/04GK203819459SQ201420145422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餘川, 張玉江, 鍾學良, 陳劍, 陳陽升 申請人:重慶宗申機車工業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