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幅多規格多畫面照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20:51:01
專利名稱:像幅多規格多畫面照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光學與照相技術領域。
現有的多畫面照像機第一種方式採用多鏡頭個別成像,第二種方式是在普通照像機內部加多畫面裝置,第三種方式是在照像機鏡頭外加分別取景裝置。第一種方式由於鏡頭質量不高且結構上不能用做普通相機,功能少,所以不足以實用,在要求稍高的情況下就無法適應。第二種方式由於多畫面尺寸需在裝卷前設定,而且每卷必須是同樣尺寸的多畫面底片,實際中這種情況很少,此外膠捲需要從頭至尾多次走片,每次走片位置不易確定,畫面時常重疊,所以應用受到限制。第三種方式很笨重,且邊界分割不清晰,背景不同時各畫面互相容易幹擾,此外記憶已拍照的畫面和未拍照的畫面很容易出錯,造成重複拍照或漏拍。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以上問題。
本發明主要是在相機內部加裝在外部可調的裝置,使相機具備可隨時調換底片像幅規格及一張底片上多畫面尺寸的功能。主要有五套裝置1.多畫面窗口。
2.像幅邊框。
3.像幅規格變化的卷片機構及記數裝置、上卷初始標記。
5.取景刻度線或獨立直視取景器。
其中多畫面窗口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旋轉式,一種是平移式。安裝位置可在鏡頭後,反光鏡後,快門後三種。窗口大小的調整,擋片有無的轉換分為予置式(即上卷前置定,中途調換需倒片卸卷)和外調式(即一卷拍照期間,用專用的裝置可隨時調換)。
像幅邊框的規格主要有四種,即36張(24×36mm)、42張(24×31mm)、54張(24×24mm)、72張(24×18mm)。像幅邊框的形式主要有五種,即36張的固定邊框、四種規格的予置式、折合式(二種規格即36張和72張,且分為予置式和外調式)、內部調節式、外部調節式。為了洗片方便,後三種規格的設計可稍擴大,以取消像幅間隔。為了消除記憶麻煩,多畫面窗口與多次曝光連動。
卷片機構應有42張、54張、72張擋次。記數裝置一種可設計為72個刻度,以指示拍照數目;另一種可設計為以中心線為標準,通過齒孔數的記數裝置,以滿足在拍照一卷中隨時轉換像幅規格的需要;再一種可以設計為上述二種的結合。為了滿足中途倒卷再重新裝卷,並保證畫面不重疊且連續,應有上片初始位置的標記。
為了在多畫面及不同像幅規格的情況下取景方便,取景器應有刻度線,或加裝直視取景器。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原理和結構。
附
圖1是旋轉式多畫面窗口原理圖,其中1是轉圈,2是兩塊擋片,一塊遮擋1/4畫面,一塊遮擋2/4畫面,擋片可以設計為扇形與半圓形,正方形與矩形,軟質擋片,多片組合等,以適應予置式、外調式、外控開合式的情況。擋片要有鎖緊裝置,定位部件,轉圈要有360°自鎖裝置和定位卡口,並由走片啟動自鎖以實現再旋轉。轉圈與多次曝光連動,以避免多畫面重拍或漏拍。
附圖1A是裝在鏡頭外的旋轉式窗口,用卡口或羅口裝在鏡頭上,側面有定位標記,擋片3在旋轉環2中定位,旋轉環可以在窗口體1中旋轉。
附圖1B是裝在鏡頭後,反光鏡前的旋轉式多畫面窗口。可以裝在鏡頭上,也可裝在機身上。1為轉圈,可以在固定在鏡頭或機身的槽口擋輪等內轉動。2為擋片,有兩塊,一塊是半園形,一塊是1/4圓形。3為擋片鎖緊銷,也可用磁鐵吸附。4是轉圈定位卡口。5是轉動滑塊。當轉圈和擋片轉過360°後,可以將底片分為兩個或四個畫面分別曝光。對於固定鏡頭,擋片須在裝卷前予置;對於可調換鏡頭,可以隨時調換擋片,轉圈側面有4個位置數字,轉動一周有自鎖,走片打開自鎖,可重新轉動。
附圖1C是裝在反光鏡後面,焦平面快門前面(無平面快門時可緊挨著像幅邊框)的旋轉式多畫面窗口。圖中1是轉圈,可以在固定在機身上的槽口或擋輪內轉動,轉圈邊緣有齒牙,可以與調整齒輪4配合,使轉圈轉動,2是擋片,分予置式和外調式在可調換鏡頭的情況下,外調式可卸下鏡頭進行調換;在鏡間快門固定鏡頭的情況下,予置式須在裝卷前予定。3是擋片的鎖緊銷。4是調整齒輪,並與多次曝光連動。轉圈轉過一周有自鎖,走片啟動自鎖使轉圈重新可以轉動。
附圖1D是旋轉式擋片的外控開合式的形式。可以用多種機械結構,使各種形式的擋片如矩形片、百葉片、捲軸式軟片、扇形片,在相機外控制自由開合。
附圖2是平移式多畫面窗口的原理圖。1是橫向擋片,2是豎向擋片,每個方向可以設計為對稱兩塊,在特殊情況下也可為一塊。擋片通過齒輪齒條,轉軸拔杆、轉軸槓桿、螺絲螺母,曲柄滑塊等機構,將平動轉為轉動傳到機身外進行調整,也可通過槓桿、推拉杆直接將手動傳到機身外進行調整,無多規格像幅卷片機構時,可多次調整擋片以滿足需要;有多規格像幅卷片機構時,橫向擋片只需調整兩片之間距離(一般是對稱調整,即關於相機中心線對稱調整,調整的方法可以卸下鏡頭調整、裝卷前調整、外控調整),豎向擋片與其類似。附圖2A是平移框架原理圖。1是擋片,可在裝卷前予置調換式卸下鏡頭置換調整。2是滑動框架,可以左右、上下滑動,以變換窗口位置。
附圖2B是平移式一次到位外調擋片開合式窗口,可將像幅分為四等份、二等份。1是矩形擋片,有四塊,2是轉軸拔杆,也有四個。
附圖3是像幅邊框變化原理圖。在36張規格固定邊框的前邊,加裝橫向可調的邊框,使橫向尺寸變化。可調方式與上述擋片調整類似,可採用外調折合式,外調平移式,外調一次平移到位式,轉軸捲簾式。
附圖4是記數器的兩種形式。A圖是72個刻度,B圖是三位數的轉過齒孔數記數器。
附圖5是卷片系統上卷初始位置標記,可標在機身上,上卷時第一次上卷後在膠捲上刻上標記,倒卷卸卷重新上卷時使標記重合,可以使像幅格位置連續一致。
附圖6是取景刻度線或分割線圖示。上端標有72張、54張、42張特殊規格的像幅取景刻度線;兩側和下端是36張標準規格像幅的畫面等分線,其中邊線四等分線與72張刻度線對應相同,邊線三等分線與42張刻度線對應相同,取景器和直視取景器的刻度線、絲網分割線、擋片的邊界線按此尺寸設計。
本發明比現有技術的優越之處在於變換像幅規格及多畫面尺寸非常方便,可隨時調整,且裝置完備,有多種連動及保險裝置。
本發明實現的最佳方式有以下幾種1.對於不可調換鏡頭鏡間機械快門的照相機採用如下方式(1).鏡頭後安裝旋轉式窗口,擋片在裝卷前予置;
(2).在鏡頭後機身上安裝旋轉式窗口,擋片採用外控開合式;
(3).在機身上安裝平移式窗口,擋片採用外控調節式。
上述三種方式都可與像幅多規格卷片機構、記數機構、外調邊框機構、多畫面取景器配合,以實現像幅多規格多畫面功能。
2.對於可調換鏡頭、平面快門、單鏡頭反光照機採用如下方式(1).鏡頭後安裝旋轉式窗口,擋片在卸下鏡頭後調換;
(2).在鏡頭後機身上安裝平移式一次到位外控擋片;
(3).在平面快門前面,反光鏡後面安裝一般外控調節平移式窗口。
上述三種方式都可與像幅多規格卷片機構、記數機構、外調邊框機構、多畫面取景器配合,以實現像幅多規格多畫面功能。
權利要求
1.像幅多規格多畫面相機屬於光學與照相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特徵是多畫面裝置旋轉式窗口可裝在照相機內部,即可以裝在鏡頭後、反光鏡與平面快門之間,平面快門與底片之間,並在照相機外部進行調整,旋轉式窗口的旋轉中心與底片中心、鏡頭中心在同一軸線上,旋轉擋片使窗口變換位置,底片可分為四等分和二等分,分別曝光,擋片的調換可分為予置式、卸下鏡頭調換式、外調式。
2.根據權利要求1,其特徵是旋轉式窗口,主要由一個圓環式的轉圈、1/4圓和半圓的兩塊擋片、固定擋片的鎖緊銷或磁鐵等、調節轉圈轉動齒輪、軸、扳手、滑塊固定轉圈的機身上的槽口、擋環等、轉圈自鎖等部件組成。擋片在裝卷前置定,或者在可卸鏡頭情況下中途調換,旋轉窗口也可裝在鏡頭外。
3.根據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2,其特徵是旋轉式窗口,在擋片為外控開合式時,採用如下形式a.矩形片平移開合式,b.百葉平移重疊開合式(類似平面快門形式),c.軟擋片捲軸平移展開開合式,d.其它形狀銅質片開合式(類似光圈,鏡間機械快門形式)。
4.本發明的特徵是多畫面裝置平移式窗口。一般安裝在底片附近、平面快門前或後、反光鏡後面,由橫向和豎向擋片組成,可以調整擋片,使窗口的位置、尺寸發生變化。調整擋片的方法可以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在相機外部進行,調整擋片的機構可以是轉動變為平動的齒輪齒條、轉軸撥杆、轉軸槓桿、螺絲螺母、曲柄滑塊等機構,也可以是直接平動調整,如槓桿、推拉杆等機構。
5.本發明的特徵是橫向像幅邊框可以調整,在固定36張規格的邊框前面,橫向有兩個活動邊框,可以使邊框變為42張規格、54張規格、72張規格,邊框的調整方法與權利4中的橫向擋片的調整方法基本相同。
6.本發明的特徵是卷片機構可以是36張、42張、54張、72張規格,並與快門連動,有多擋次轉鍵。
7.本發明的特徵是卷片記數裝置為72個刻度,或底片中心線過齒孔數,或2者結合。
8.本發明的特徵是在機身上、膠捲側邊有上卷初始位置標記。
9.本發明的特徵是取景器中設置刻度線。
10.本發明的特徵是直視取景器的取景框與相機的多畫面規格對應,採用調擋片進行轉換位置,或者用絲網分割取景範圍。
全文摘要
像幅多規格、多畫面照相機屬於光學與照相技術領域。本發明主要解決多規格像幅的隨時調換及卷片、計數、一張底片上多畫面的尺寸大小、位置的隨時調換與多次曝光連動、像幅多規格多畫面的取景、初始裝卷的位置等問題。
文檔編號G03B11/04GK1060160SQ9010774
公開日1992年4月8日 申請日期1990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1990年9月18日
發明者趙銳 申請人:趙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