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寬度的車廂側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22:10:01

本發明屬於車輛所用的車廂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增加寬度的車廂側板結構。
背景技術:
車廂是貨運車輛用來承載貨物的部件,一般在承載小件貨物時,貨物進行合理的堆放可以保證較大的貨運儲量,但是在承載體積較大貨物時,尤其是貨物尺寸等於或者稍小於車廂寬度時,此時,貨物無法正常放入或者在放入後需要在在兩側增加緩衝物,此時車廂剩餘空間狹小難以操作,另外在進行這類貨物的裝載時,尤其是使用吊車裝載時,吊索更是難以取出,給裝貨、卸貨都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增加寬度的車廂側板結構,能夠方便的進行車廂側板寬度的調節,方便貨物的裝卸。
本發明採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可增加寬度的車廂側板結構,該車廂側板結構安裝在車廂下側,所述的車廂包括底板、襯託在底板下的龍骨、設置在底板左右兩側的側板,增設有寬度調節機構,包括伸縮套及搖杆,所述的伸縮套呈筒狀結構,伸縮套外壁固定有移動板,所述的側板與移動板固定,伸縮套內固定有設置內螺紋的螺紋套,螺紋套內左右相對設置有的藉助搖杆驅動的伸縮機構及鎖緊機構;
所述的搖杆套裝在伸縮套內並貫穿於鎖緊機構的中心,所述的搖杆端部設置有法蘭狀的主動傳動盤,主動傳動盤設置於伸縮機構及鎖緊機構之間;
所述的伸縮機構包括驅動推桿及固定推桿,所述的固定推桿一端與龍骨固定,另一端與驅動推桿的一端藉助第一軸承機構連接,所述的驅動推桿的另一端連接有推桿傳動盤,所述的推桿傳動盤套裝在螺紋套內並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的推桿傳動盤端面設置有第一限位柱,推桿傳動盤藉助第一限位柱與主動傳動盤形成傳動配合;
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驅動鎖杆及定位鎖頭,所述的驅動鎖杆一端與螺紋套藉助設置有第二限位柱的鎖緊傳動盤固定,驅動鎖杆另一端藉助第二軸承機構與中繼套連接,所述的中繼套端部連接有鎖緊推塊,所述的鎖緊推塊端部設置有頂推斜面,所述的定位鎖頭套裝在伸縮套側壁上,所述的定位鎖頭末端設置有推拉滑塊,所述的推拉滑塊與鎖緊推塊形成滑動配合。
所述的鎖緊推塊、中繼套、驅動鎖杆及鎖緊傳動盤沿中心線設置有通孔,所述的搖杆套裝設置在通孔內。
所述的中繼套呈凸字形結構,中繼套一端套裝在驅動鎖杆的端部,另一端套裝在鎖緊推塊端部設置的滾動機構內,所述的滾動機構包括與鎖緊推塊固定的滾針座、與滾針座扣合的滾針蓋,所述的滾針座與滾針蓋之間相對的端面設置有夾持槽,所述的夾持槽內設置有滾針柱;
所述的滾針座、滾針蓋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的中繼套與該通孔套裝,所述的滾針蓋藉助中繼套與滾針座形成固定連接。
所述的伸縮套兩側還設置有固定滑軌,固定滑軌與龍骨固定,所述的固定滑軌上設置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個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與定位鎖頭形成套裝固定。
所述的鎖緊推塊的端部還設置有復位拉板,復位拉板與設置在鎖緊推塊端部的頂推斜面平行設置,所述的推拉滑塊夾持在復位拉板及鎖緊推塊之間,所述的頂推斜面還連接有沿水平向設置的鎖止平面。
所述的推拉滑塊的上、下側分別設置有直倒角,直倒角的斜度與復位拉板及鎖緊推塊的斜度相同。
所述的固定孔內設置有橡膠環。
所述的第一軸承機構包括設置在驅動推桿上的第一軸承套及設置在固定推桿上的第一軸承盤,所述的第一軸承盤套裝在第一軸承套內,第一軸承盤的前後側面分別藉助滾珠與第一軸承套轉動配合。
所述的第二軸承機構包括設置在中繼套上的第二軸承套及設置在驅動鎖杆上的第二軸承盤,所述的第二軸承盤套裝在第二軸承套內,第二軸承盤的前後側面分別藉助滾珠與第二軸承套轉動配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採用搖杆驅動伸縮套的方式,由移動板承載車廂的側板進行移動調節,在裝卸與車廂原始尺寸相當的貨物時,能夠通過人員搖動搖杆的方式進行調節,方便快捷,增加了裝卸貨時的操作空間,避免了貨物尺寸過大造成的裝卸不便的問題,提高貨物裝卸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b-b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圖2中c-c的截面示意圖;
圖5為推桿傳動盤的示意圖;
圖6為圖5中d-d截面的示意圖;
圖7為圖2中復位拉板的右視圖;
圖8為圖2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附圖中,1、側板,2、底板,3、龍骨,4、伸縮套,5、搖杆,6、移動板,7、螺紋套,8、主動傳動盤,9、驅動推桿,10、固定推桿,11、推桿傳動盤,12、第一限位柱,13、驅動鎖杆,14、定位鎖頭,15、第二限位柱,16、鎖緊傳動盤,17、中繼套,18、鎖緊推塊,19、頂推斜面,20、推拉滑塊,21、滾針座,22、滾針蓋,23、夾持槽,24、滾針柱,25、固定滑軌,26、固定孔,27、復位拉板,28、鎖止平面,29、橡膠環,30、第一軸承套,31、第一軸承盤,32、第二軸承套,33、第二軸承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如圖1到圖8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可增加寬度的車廂側板結構,該車廂側板1結構安裝在車廂下側,所述的車廂包括底板2、襯託在底板2下的龍骨3、設置在底板2左右兩側的側板1,增設有寬度調節機構,包括伸縮套4及搖杆5,所述的伸縮套4呈筒狀結構,伸縮套4外壁固定有移動板6,所述的側板1與移動板6固定,伸縮套4內固定有設置內螺紋的螺紋套7,螺紋套7內左右相對設置有的藉助搖杆5驅動的伸縮機構及鎖緊機構;
所述的搖杆5套裝在伸縮套4內並貫穿於鎖緊機構的中心,所述的搖杆5端部設置有法蘭狀的主動傳動盤8,主動傳動盤8設置於伸縮機構及鎖緊機構之間;
所述的伸縮機構包括驅動推桿9及固定推桿10,所述的固定推桿10一端與龍骨3固定,另一端與驅動推桿9的一端藉助第一軸承機構連接,所述的驅動推桿9的另一端連接有推桿傳動盤11,所述的推桿傳動盤11套裝在螺紋套7內並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的推桿傳動盤11端面設置有第一限位柱12,推桿傳動盤11藉助第一限位柱12與主動傳動盤8形成傳動配合;
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驅動鎖杆13及定位鎖頭14,所述的驅動鎖杆13一端與螺紋套7藉助設置有第二限位柱15的鎖緊傳動盤16固定,驅動鎖杆13另一端藉助第二軸承機構與中繼套17連接,所述的中繼套17端部連接有鎖緊推塊18,所述的鎖緊推塊18端部設置有頂推斜面19,所述的定位鎖頭14套裝在伸縮套4側壁上,所述的定位鎖頭14末端設置有推拉滑塊20,所述的推拉滑塊20與鎖緊推塊18形成滑動配合。
本發明在使用時,需要人員進行操作,人員手持搖杆進行操作,此時如圖2所示,當需要進行側板1推拉以調節車廂寬度時,主動傳動盤8在人力作用向內頂壓,使得主動傳動盤8上法蘭孔與第一限位柱12形成套裝配合併限位固定,此時人員轉動搖杆,推桿傳動盤11與驅動推桿9一同轉動,在螺紋作用下,推桿傳動盤11沿螺紋套7軸向向內或向外旋轉,在反作用力下,伸縮套4發生位移,從而帶動移動板6及側板1移動,完成車廂寬度的調節,在調節結束後,人員向外側抽拉搖杆5,使得主動傳動盤8上法蘭孔與第二限位柱15套裝,同樣的,此時旋轉搖杆5,帶動鎖緊傳動盤16轉動,鎖緊傳動盤16與螺紋套7螺紋連接,轉換為鎖緊傳動盤16的伸縮運動,此時推拉滑塊20沿著鎖緊推塊18前端的頂推斜面19升降,從而將定位鎖頭14伸入或者縮出固定孔26,從而完成伸縮套4的鎖緊或放鬆,方便進行側板調節後的固定及放鬆復位,可以方便動作一氣呵成,保證使用時不發生意外的位移。
進一步的,為了便於安裝,所述的鎖緊推塊18、中繼套17、驅動鎖杆13及鎖緊傳動盤16沿中心線設置有通孔,所述的搖杆5套裝設置在通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的中繼套17呈凸字形結構,中繼套17一端套裝在驅動鎖杆13的端部,另一端套裝在鎖緊推塊18端部設置的滾動機構內,所述的滾動機構包括與鎖緊推塊18固定的滾針座21、與滾針座21扣合的滾針蓋22,所述的滾針座21與滾針蓋22之間相對的端面設置有夾持槽23,所述的夾持槽23內設置有滾針柱24;藉助中繼套17上凸起的第二軸承套32可以方便的將滾針蓋22頂壓在滾針座21上,從而將滾針柱24固定在夾持槽23內,當鎖緊推塊18移動時對稱設置在鎖緊推塊18兩側的定位鎖頭14可能會因插入孔位的不同產生不同的阻力,進而造成鎖緊推塊18偏移,而藉助滾針柱24的承載作用,抵消部分偏移,減少鎖緊推塊18與搖杆因偏移造成的阻力,降低人員的體力消耗,減少設備磨損。
進一步的,所述的滾針座21、滾針蓋22中心設置有通孔,所述的中繼套17與該通孔套裝,所述的滾針蓋22藉助中繼套17與滾針座21形成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伸縮套4的定位,所述的伸縮套4兩側還設置有固定滑軌25,固定滑軌25與龍骨3固定,所述的固定滑軌25上設置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個固定孔26,所述的固定孔26與定位鎖頭14形成套裝固定。藉助固定滑軌25對伸縮套4的夾持,保證了伸縮套4沿直線移動,避免車廂在調整寬度時發生變形,設置的固定孔26與穿插在伸縮套4上的定位鎖頭14插接固定,保證了伸縮套4能夠承載較大的豎直方向的力,及時在寬度增加後承載了貨物,藉助伸縮套4上定位鎖頭14與固定孔26插接,也能保證較好的承載能力。
進一步的,為了便於固定孔26與定位鎖頭14分離,所述的鎖緊推塊18的端部還設置有復位拉板27,復位拉板27與設置在鎖緊推塊18端部的頂推斜面19平行設置,所述的推拉滑塊20夾持在復位拉板27及鎖緊推塊18之間,所述的頂推斜面19還連接有沿水平向設置的鎖止平面28。藉助復位拉板27在車廂收窄、定位鎖頭14下降時,將藉助復位拉板27於推拉滑塊20的推擠作用,保證定位鎖頭14的復位可靠,避免出現調節寬度後鎖緊機構卡死,無法復位的問題。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較為省力的效果,所述的推拉滑塊20的上、下側分別設置有直倒角,直倒角的斜度與復位拉板27及鎖緊推塊18的斜度相同。此時推拉滑塊20與復位拉板27及鎖緊推塊18緊密夾持,避免了可能出現的推拉滑塊20晃動卡死的問題出現。
進一步的,為了增加定位鎖頭14與固定孔26的連接緊固性,所述的固定孔26內設置有橡膠環29。藉助橡膠環29增加了定位鎖頭14復位時的摩擦力,避免定位鎖頭14意外掉落造成鎖緊失效的問題出現。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軸承機構包括設置在驅動推桿9上的第一軸承套30及設置在固定推桿10上的第一軸承盤31,所述的第一軸承盤31套裝在第一軸承套30內,第一軸承盤31的前後側面分別藉助滾珠與第一軸承套30轉動配合。所述的第二軸承機構包括設置在中繼套17上的第二軸承套32及設置在驅動鎖杆13上的第二軸承盤33,所述的第二軸承盤33套裝在第二軸承套32內,第二軸承盤33的前後側面分別藉助滾珠與第二軸承套32轉動配合。藉助上述的兩組第一、二軸承機構,將由搖杆傳遞出的轉動,轉化為直接推動後繼部件的推力,保證了本設計的可行性,伸縮套4及復位拉板27採用矩形的結構,保證了鎖緊時定位鎖頭14的伸出可靠性,藉助伸縮套4與復位拉板27的套裝,避免兩者發生相互轉動,避免了造成搖杆卡死的問題出現,降低人員體力消耗,使得本發明能方便、省力、快捷、可靠的完成車廂側板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