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8:00:31 3
專利名稱: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與消費迅速增加,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廢棄鋰離子電池,以LiCo02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含有鈷酸鋰、六氟磷酸鋰、有機碳酸酯、聚乙烯、碳素材料、銅箔和鋁箔等物質,一般含有較多的鋰、鈷、銅、鎳等金屬,具有回收利用價值。而一般回收的析出環節多採用鹽酸析出,鈷、鋰等金屬元素浸出的同時,HCl腐蝕性強、易揮發,還將產生氯氣,需要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的回收廢棄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方法,利用本技術方法不僅可將廢棄鋰離子電池中的各種有價金屬元素分別單獨分離出來,還具有提取高效、快速、完全及節省時間、溶劑和能耗等優點。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將廢棄電池放進鹽水中放電,浙幹水分,粉碎,在迴轉窯中氧化,爐溫800°C,氧化燃燒40分鐘出爐,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銨焙燒,焙燒溫度為400°C,原料與硫酸銨比例為1: 2.5,使各種金屬元素以硫酸鹽的形態析出。然後用鹽酸溶解、過濾,將濾液泵入鹽酸、煤油、磷酸酯組成的P507萃取體系進行分級萃取,通過調節鹽酸濃度,使各種金屬元素依次得以分離,加入碳酸氫銨沉澱、過濾、灼燒,分別制的各種金屬氧化物,最後根據各種金屬元素的性質,採用點解或者還原的方式制的相應的金屬元素,從而實現廢棄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化利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1、原料。將廢棄電池放進nacl水溶液中浸泡放電,浙幹水分,粉碎。2、氧化。把粉碎好的原料在迴轉窯中燃燒氧化,爐溫800°C,氧化燃燒40分鐘出爐,使各種有機物燃燒完全得以剔除,同時各種金屬元素也被儘可能地氧化。3、氨浸。將經過氧化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銨焙燒,焙燒溫度為400°C,原料與硫酸銨比例為1: 2.5,使各種金屬元素以硫酸物的形態析出。4、酸溶。將經過氨浸的原料用鹽酸溶解,使沒被氧化的金屬元素進入溶液,過濾,去除沉澱物。5、萃取。將濾液泵入鹽酸、煤油、磷酸酯組成的P507萃取體系進行分級萃取,通過調節鹽酸濃度,使各種金屬元素依次得以分離。6、鹼沉。向萃餘液中加入碳酸氫銨沉澱、過濾,分別得到各種金屬碳酸鹽沉澱物。7、灼燒。將各種金屬碳酸鹽送入迴轉窯進行灼燒,分別制的各種金屬氧化物,最後根據各種金屬元素的性質,採用點解或者還原的方式制的相應的金屬元素,從而實現廢棄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化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用原料為各種型號廢棄鋰離子電池,經放電、粉碎、氧化、氨浸、酸溶、過濾、分級萃取、鹼沉、過濾、灼燒而成各種金屬氧化物。
2.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放電是在nacl水溶液中浸泡。
3.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氧化是把粉碎好的原料在迴轉窯中燃燒氧化,爐溫800°C,氧化燃燒40分鐘出爐。
4.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氨浸是將經過氧化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銨焙燒,焙燒溫度為400°C,原料與硫酸銨比例為1:2.5o
5.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萃取為多級萃取,萃取體系為鹽酸、煤油、磷酸酯組成的P507萃取體系。
6.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沉是向萃餘液中加入碳酸氫銨沉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棄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技術,將廢棄電池放進鹽水中放電,瀝乾水分,粉碎,在迴轉窯中氧化,爐溫800℃,氧化燃燒40分鐘出爐,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銨焙燒,焙燒溫度為400℃,原料與硫酸銨比例為1︰2.5,使各種金屬元素以硫酸鹽的形態析出。然後用鹽酸溶解、過濾,將濾液泵入鹽酸、煤油、磷酸酯組成的P507萃取體系進行分級萃取,通過調節鹽酸濃度,使各種金屬元素依次得以分離,加入碳酸氫銨沉澱、過濾、灼燒,分別制的各種金屬氧化物,最後根據各種金屬元素的性質,採用點解或者還原的方式制的相應的金屬元素,從而實現廢棄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化利用。
文檔編號H01M10/54GK103178315SQ20111043816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韋有照 申請人:韋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