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13:03:46 2
專利名稱: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軸流轉槳式水輪機,特別是涉及一種軸流轉槳式水輪機 受油器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受油器是水輪機的一個重要部件,它是一種通過固定的殼體經操作油管 進行油源輸送的一種轉換裝置,用於將來自調速器的高壓油通過操作油管連 續注入到轉輪裝配中活塞的兩個腔。操作油管的兩個腔互為回油,並通過該 壓力油操作活塞機構動作,調整水輪機漿葉的轉動,從而達到調節機組負荷 和開停機的目的。受油器一般安裝在發電機層,且受油器體與操作油管之間 的導向瓦採用為固定瓦結構,由於操作油管部件長度過長,在加工及安裝過 程中很難保證同軸度,當機組在運行時,會因操作油管不同心造成軸瓦研瓦、 運行發卡及兩腔竄油等嚴重問題。此外現有的受油器體和油盆均採用鑄造件
結構,而鑄件容易產生缺陷和沙眼等,故難以保證受油器體和油盆的質量; 同時鑄件還需製作木型,這樣不僅增加了受油器製造成本,還延長了加工周 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 於加工、降低製造成本且可保證同軸度的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軸 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包括固裝在集電環罩上的底座、位於底 座內且與電機前端軸固連的油盆、固裝在底座上的受油器體以及安裝在受油 器體瓦座上的浮動瓦,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和瓦座 側面均設有調節間隙,所述受油器體和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的調節間隙為0.04—0.11mm,浮動瓦與 受油器體瓦座側面的調節間隙為2.3—2.8mm。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即在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和瓦座側面均設有調節間隙,浮動瓦可 以實現自整位,這樣可避免了由於操作油管在加工和安裝誤差引起受油器在
運行中研瓦、卡瓦及漏油等問題,保證了受油器運行穩定性;此外受油器體 和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既保證了受油器的質量,又可降低了其製造成 本,且縮短了加工周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受油器體;2、浮動瓦;3、浮動瓦;4、油盆;5、底座; 6、操作油管;7、集電環罩;8、電機前端軸;9、瓦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 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l,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包括固裝在集電環罩 7上的底座5、位於底座內且與電機前端軸8固連的油盆4、固裝在底座上的 受油器體1以及安裝在受油器體瓦座9上的浮動瓦2和3,所述浮動瓦2和3 與受油器體瓦座7端面和瓦座側面均設有調節間隙,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 瓦座端面的調節間隙為0.04—0.1 lmm,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側面的調節間 隙為2.3—2.8mm,本實施例中,該調節間隙優選為2.5mm。所述受油器體和 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通過採用上述結構,保證了受油器操作油管6在 運行中的穩定性,提高了水輪機組的使用壽命,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1. 一種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包括固裝在集電環罩上的底座、位於底座內且與電機前端軸固連的油盆、固裝在底座上的受油器體以及安裝在受油器體瓦座上的浮動瓦,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和瓦座側面均設有調節間隙,所述受油器體和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的調節間隙為0.04—0.11mm,浮動 瓦與受油器體瓦座側面的調節間隙為2.3—2.8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流轉槳式水輪機受油器改進結構,包括固裝在集電環罩上的底座、位於底座內且與電機前端軸固連的油盆、固裝在底座上的受油器體以及安裝在受油器體瓦座上的浮動瓦,特徵是所述浮動瓦與受油器體瓦座端面和瓦座側面均設有調節間隙,所述受油器體和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優點是浮動瓦可以實現自整位,這樣可避免了由於操作油管在加工和安裝誤差引起受油器在運行中研瓦、卡瓦及漏油等問題,保證受油器運行穩定性;此外受油器體和油盆均採用鋼板焊接結構,既保證了受油器的質量,又可降低了其製造成本,且縮短了加工周期。
文檔編號F03B11/00GK201297227SQ20082014264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3日
發明者單慶臣, 張志斌, 軍 王, 賈乃華, 馬恩君 申請人:天津市天發重型水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