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壓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21:19:16 3
專利名稱:差壓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水工器具,特別是一種改進了的水龍頭。
當前通常使用的水龍頭,採用球面接觸或橡膠墊塞通過手柄或螺旋來控制其開關。由於控制力矩大,操縱起來較為費力,不便實現自動化控制,而且這種水龍頭容易磨損而造成滲水漏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了的水龍頭,這種水龍頭能夠很好地防止滲水漏水,便於實現自動化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案來實現的水龍頭的進水道與出水道垂直相接,在相接處出水道的周圍有一個封閉空間,空間內的壓力膜將其分隔成前後兩個壓力室。進水道與前壓力室直接相通,前、後壓力室由注水道溝通,後壓力室與出水道由控制水道溝通。控制水道孔經比注水道孔經為大。控制水道上裝有控制元件用來啟通或閉室水道。當控制元件處於動作狀態閉塞控制水道時,龍頭處於關閉狀態,前、後壓力塞內水壓相等,壓力膜處於自然狀態而貼緊出水道後端面。由於出水道內沒有水壓,後壓力室的水壓甚至將出水道後端面部位的壓力膜壓凹向出水道,從而堵塞住出水道。當控制元件處於正常狀態而啟通控制水道時,龍頭進入開啟狀態。此時後壓力室的水沿控制水道進入出水道,而從注水道流入後壓力室的水來不及補充,使後壓力室內水壓下降而低於前壓力室水,出現一個負壓力差,使壓力膜向後壓力室鼓凸起而離開出水道後端面,進水道的水通過前壓力室沿著出水道後端面的周圍湧入出水道而流出龍頭。由於後壓力室的水壓保持小於前壓力室的水壓,維持一個負壓力差,使水龍頭保持開啟狀態。當控制元件再次動作時,水龍頭又恢復關閉狀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關閉狀態縱向剖面圖;圖2為
圖1沿A-A線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縱向剖面圖。
參照
圖1、圖2和圖3,在進水道(1)和出水道(2)垂直連接處,配合後蓋(3)在出水道(2)的周圍形成一個封閉空間(4),空間(4)裡面的壓力膜(5)將其分隔為前壓力室(6)和後壓力室(7)。控制水道(8)和注水道(9)分別位於前壓力室(6)內壁上,控制水道(8)孔經大於注水道(9)孔經。控制水道(8)溝通後壓力室(7)與出水道(2),而注水道(9)溝通前、後壓力室(6)和(7),進水道(1)則直接與前壓力室(6)相通。控制水道(8)。前端的形狀與出水道(2)後端的形狀一樣,其開、關結構也相同,只是控制水道(8)的開關是通過裝在其上的控制元件(10)的機械動作來完成的。操縱控制元件(10)使控制水道(8)導通,後壓力室(7)中的水流向出水道(2)使其水壓下降,對前壓力室(6)的水壓形成一個負壓力差,壓力膜(5)在負壓力差的作用下向後壓力室(7)鼓凸起而與出水道後端面(11)脫離接觸,由進水道(1)進入前壓力室(6)的水即沿著出水道後端面(11)的周圍湧入出水道(2)而流出龍頭。當再操縱控制元件(10)後,控制水道(8)被阻塞,前壓力室(6)裡的水從注水道(9)繼續注入後壓力室(7)而使後壓力室(7)內的水壓上升,待前、後壓力室(6)和(7)內的水壓趨於平衡時,壓力膜(5)恢復原狀而貼緊出水道後端面(11),堵塞住出水道(2),水龍頭流水即停止。
調整控制水道(8)流量的大小,可以改變後壓力室(7)對前壓力室(6)負壓力差的大小,就可以改變水龍頭流量的大小。調整注水道(9)流量的大小,可以控制前、後壓力室(6)和(7)的水壓趨於平衡的速度,從而做到延時關閉水龍頭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成水閥門,氣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動作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無滲漏現象,耐用。由於通過操縱控制水道(8)的開或關就可以操縱龍頭的開和關,而控制水道(8)的孔經比出水道(2)的孔經小得多,因此達到了微控制的目的,便於實現自動化控制。根據不同需要可將控制元件(10)做成按鍵式,磁控式,延時式、可調式或自動式等類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水道(1)、出水道(2)、前壓力室(6)、控制水道(8)和注水道(9)整體成型,可用鐵、鋁、銅等金屬澆鑄,也可用塑料壓鑄製成。前壓力室(6)後端面和出水道後端面(11)必須在同一個平面上車平,以提高密封度。前壓力室(6)為園形,其後端有外螺紋,以便與後蓋(3)緊配合。為了裝卸方便,進水道(1)外壁的一部分可以製成六角形。壓力膜(5)用橡膠片衝剪成,大小和形狀與前壓力室(6)後端面相同,相應於控制水道(8)和注水道(9)的位置分別開有與其孔徑相同的孔。後蓋(3)亦用鐵、鋁、銅澆鑄或塑料壓鑄而成,內壁帶有一定弧凹,以便與前壓力室(6)配合形成後壓力室(7),其端面必須車平並帶有一個外平臺,通過連接螺母(12)與前壓力室(6)緊配合。注水道(9)後端裝有調節螺釘(13),將其旋進或旋出可改變注水道(9)的流量。控制元件(10)可採用自鎖按鍵,用螺母套裝在控制水道(8)的前端。鍵軸前端有螺紋並固定有一個橡膠墊片,通過壓簧將墊片壓緊在控制水道(8)的前端面上。按下自鎖按鍵後,橡膠墊片壓緊控制水道(8)前端面而將其堵塞,龍頭處於關閉狀態。自鎖按鍵恢復正常狀態後,鍵軸將墊片拉離控制水道(8)前端面而使水道導通,龍頭處於開啟狀態。當旋轉鍵軸使其進或出時,控制水道(8)的流量可變小或變大,使水龍頭流量隨之變小或變大。進水道(1)和出水道(2)孔徑相等,出水道(2)與控制水道(8)的孔徑比為4-61,而控制水道(8)與注水道(9)孔徑比為1.5-31。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首先在前壓力室(6)的後端面貼上壓力膜(5),蓋上後蓋(3),套上連接螺母(12)擰緊,再在控制水道(8)前端裝上控制元件(10)即可。
權利要求1.一個由進水道(1)和出水道(2)所組成的水龍頭,其特徵是配合後蓋(3)在出水道(2)後端周圍形成一個封閉空間(4),空間(4)被壓力膜(5)分隔成前壓力室(6)和後壓力室(7),前壓力室(6)與後壓力室(7)由注水道(9)連通,後壓力室(7)與出水道(2)由控制水道(8)連通,進水道(1)與前壓力室(6)直接連通,控制水道(8)上裝有控制元件(10),注水道(9)後端有調節螺釘(13),控制水道(8)的孔徑大於注水道(9)的孔徑。
2.按權利要1求所規定的裝置,其特徵是控制元件(10)可採用自鎖按鍵,鍵軸前端有螺紋並固定有一個墊片,通過壓簧將墊片壓緊在控制水道(8)的前端面上。
3.按權利要求1所規定的裝置,其特徵是進水道(1)與出水道(2)孔徑相等,出水道(2)與控制水道(8)的孔徑比為4-61,控制水道(8)與注水道(9)孔徑比為1.5-31。
4.按權利要求1所規定的裝置,其特徵是進水道(1),出水道(2),後蓋(3),前後壓力室(6)和(7)用鐵、鋁、銅或塑料製成,壓力膜(5)用橡膠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由進水道、出水道,前壓室,後壓力室、壓力膜所組成的水龍頭、水閥門,通過改變前後壓力室的壓力差而使水龍頭或水閥門開啟或關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動作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無滲漏現象,耐用。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做成按鍵式、磁控式、延時式,可調式或自動式等類型。
文檔編號F16K7/12GK2089099SQ9120255
公開日1991年1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1991年2月12日
發明者謝平祥 申請人:謝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