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兩三個人的電影(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
2023-06-29 12:20:20 3
「以前是害怕自己沒有人要,現在想想沒有人要就一個人過。」
這條戳中了很多單身女青年的話,是樊華剛發的朋友圈。
樊華是個託付心態嚴重的女商人,能從愛情三角戀的「陷阱」中爬出來,她掙扎了很久。
Part.1
2017.7.10
老師,我愛上了一個有妻室的男人,他和妻子已經分居很久了……
這是樊華發來的第一條消息,我想她一定是痛苦的,不然也不會來找我。我鼓勵她繼續說下去。
我今天心情特別差,他昨天答應了要留下來陪我的,因為他老婆摔了一跤,就匆匆忙忙趕回去了!他不是愛我嘛,我為他投資了那麼多,這就是他給我的回報嗎?
樊華特別沒有安全感,所以,在她的世界裡,錢是唯一能給她安全感的東西。她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如果這個男人願意給前妻錢然後離婚,她會毫不猶豫地替這個男人掏錢。可是,即使這樣,男人還是在「關鍵時刻」拋下了她。她也不知道為什麼。
她猶豫了很久,回了一個「不是」,幾秒鐘之後,她撤回了消息,發了一個「是」。
我很害怕,沒有他我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和我說如果可以用錢來解決問題,就給他老婆點錢好了,可是他沒有錢。
我想起了那句歌詞「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樊華的原生家庭是她時常感到害怕的罪魁禍首。她從小就缺失家人的關心和陪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她幾乎不聞不問。父親出軌,父母吵架,就連她15歲時被自己的伯伯性侵父母都不理會。
這種成長環境讓樊華產生了索取心理,一旦對方不能滿足她的索取,就會感到害怕。好比對方一時興起來接她下班,有過一次之後她會期待第二次甚至更多,如果對方做不到,她就覺得對方沒有原來那麼愛她了。
找到了害怕的根源,我建議她將自己的索取從愛情轉移到別的方面,比如工作啊、生活啊等等,畢竟這些實在的東西更容易讓人滿足。
哎,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我只知道人活著離不開氧,莫非樊華是把對方的名字改成了「氧氣」?不過她也是蠻可憐的。
Part.2
2017.7.19
老師,今天閨蜜問我他對於我們的關係有什麼打算,我沒答不上來。他老婆說只要我給一筆分手費,她就同意離婚。你說我給他錢,他就能離婚嗎?
看到樊華重新思考這段關係了,真替她高興。
我告訴她「持續追加投入,有可能換來你想要的結果,但也可能失去更多,這是一場豪賭。」她很認同我的話,問了我很多處理關係的建議,然後她想了一下跟我說,不再給那個男人錢了。
這幾天我真的很煎熬,我知道他給我的承諾是假的,可就是不甘心。
幾天後,樊華告訴我男方開始以「我很忙」為藉口疏遠自己,打電話不接,信息不回。一開始樊華還像以前一樣電話連環炮地追問怎麼了,後來她好似也看清了什麼,對方不聯繫她,她也就不主動了。比起之前沒有他活不下去的狀態,樊華的「不甘心」已經說明,這個男人對她而言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場豪賭最大的受益人是那男人的老婆吧,能接受老公出軌的女人,說明她知道有利可圖,心機女表!
Part.3
2017.7.28
我努力讓自己過開心快樂一點,怎麼就這麼難,是自己要求太多,對自己對生活欲望太大?想不通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老師,我該怎麼辦?
樊華開始為自己考慮了。
為了讓她開心些,我調侃地說了一句「有欲望和讓自己快樂並不衝突,欲望都市拍了那麼多季呢!」
笑過之後,她發了很長的一段話給我,意思大概是,她可以為了愛情放棄工作,也希望男方和她一樣重視愛情,但是她知道這樣不好,想讓我幫她改變這種心態。
遇到過太多這樣的姑娘,總喜歡把自己的情緒建立在別人身上,解決這樣的問題其實也不難,就是信任自己。所以我給了她一個建議:不要總把自己的方法套用在其他人身上。比如,你生氣了需要嘮嗑,於是你就覺得,他生氣了也需要嘮嗑。但是可能他並不需要,因為他覺得,他是個男人,需要獨自去消化一些東西。
得到她的贊同,我進一步建議她將欲望分一點給自己,去看書、美容等等,只要是覺得不開心了,都可以用愛自己的方式填充。
樊華開竅了!老師我給你十個贊!
Part.4
2017.8.8
老師,我醒悟了!他這輩子完了,要啥啥沒有,而我自由又有錢,像我這種幸福的人生很多人都沒有。這輩子沒有他我會更輕鬆自在,以後會更富有。我刪了他的微信,也把他拉黑了。
樊華能說出「沒有他會更自在」這句話我並不意外。一個月的時間,她慢慢意識到這個男人接近她的目的不是因為愛,可對她來說,要放棄一個愛了很久的人並非易事難。
我怕她會退縮,所以鼓勵她給自己一個緩衝期,慢慢適應一個人生活。
樊華最後回了我一朵玫瑰。
我相信,她之後的人生也會像這朵玫瑰一樣,美麗、綻放。
天吶!老師不僅拯救了一個女人,還幫她留住了一筆巨款啊!
「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看來,這句話沒有說完,應該加上「還好,這部恐怖片最後被殺的人不是我」。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像樊華一樣,迫切地尋找愛、索取愛,掉進愛的陷阱不能自拔,直到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才能看清真相。其實對方愛不愛你,難道感受不到嗎?他對你態度的轉變、對你生活上的關心程度都是最直接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