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7:23: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大口徑管道修復時需開挖土層過多,放坡過大,容易導致周邊交通癱瘓及公共設施停滯,因此,非開挖管道修復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目前,大口徑管道的局部修復大多採用環氧樹脂IDE玻璃纖維層、熱固化樹脂或聚酯樹脂噴塗技術,而較少採用PVC等塑料材料進行修復,導致材料成本較高。而現有的採用PVC等塑料管進行修復的技術中,其內部組合管一般由多個弧形管片組合構成,而相鄰的弧形管片之間存在不易安裝、密封不嚴的問題,影響管道修復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以便於拆裝而降低施工難度,並提高管道修復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包括組合管,於所述組合管與待修復管間填充有注漿層,所述組合管由多個弧形管片卡接構成,於所述弧形管片的一端形成有固連於其內側面上的卡套,相對於所述卡套,於所述弧形管片的另一端設有與所述卡套適配的卡塊;於所述卡套與所述卡塊之間設有對所述卡塊進行定位的彈性定位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定位機構包括垂直於所述弧形管片的端面設於所述卡套內壁上的彈性件,以及對應於所述彈性件、形成於所述卡塊端面上的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波仔螺絲。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定位機構為沿所述弧形管片的軸向間隔設置的三個。
進一步的,於所述弧形管片設有所述卡套的端面上卡裝有密封條,對應於所述密封條,於所述弧形管片的另一端面上形成有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條為U形密封條。
進一步的,所述注漿層由聚氨酯材料製成。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通過設置卡塊與卡套,可便於本裝置的拆裝,同時,設置的彈性定位機構可提高相鄰的弧形管片之間連接的牢固性,從而使得本裝置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2)彈性定位機構由彈性件及卡槽構成,其結構簡單,便於設計實施。
(3)彈性件採用波仔螺絲,便於安裝製造。
(4)彈性定位機構設置三個,可提高相鄰弧形管片之間連接的牢固性。
(5)設置密封條,可提高相鄰弧形管片之間連接的緊密性,從而可提高組合管的整體密封性。
(6)密封條採用U形密封條,可提高密封效果。
(7)注漿層由聚氨酯材料製成,其成本低廉,可降低管道修復成本。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弧形管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弧形管片,11-本體,12-卡套,13-缺口,14-彈性件,15-密封條,16-卡塊,17-卡槽,18-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其包括組合管,於組合管與待修復管間填充有注漿層,該組合管由多個弧形管片卡接構成,於弧形管片的一端形成有固連於其內側面上的卡套,相對於卡套,於弧形管片的另一端設有與卡套適配的卡塊;於卡套與卡塊之間設有對卡塊進行定位的彈性定位機構。
本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通過設置卡塊與卡套,可便於本裝置的拆裝,同時,設置的彈性定位機構可提高相鄰的弧形管片之間連接的牢固性,從而使得本裝置可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基於如上的設計思想,本實施例所述的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的一種示例性結構如圖1及圖2中所示,其中,填充於待修復管與組合管之間的注漿層由聚氨酯材料製成,而組合管則可由PVC等其他塑料製成。整體結構上,本實施例中的組合管由三片弧形管片1相互卡接構成,且卡套12、卡塊16及彈性定位機構均設置於弧形管片1的內部,以使組合管具有光滑的外表面而不影響注漿層的灌注。彈性定位機構具體為沿弧形管片1的軸向間隔設置的三個。可以理解的是,彈性定位機構除了設置三個,其也可設置兩個、四個等,還可以為貫穿組合管的高度方向設置的一個。而組合管除了如本實施例中的由三片弧形管片1構成,當需修復的待修復管口徑較大時,組合管也可由四個、五個等其他數量的弧形管片1構成。
具體結構上,如圖3中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弧形管片1具體包括彎曲狀的本體11,前述的卡套12即固連於本體11的端面上、並收容於本體11的內部,該卡套12具體呈兩端開口的矩形狀,固連於本體11端面上的一側形成有缺口13,以用於插裝下述的卡塊16。於卡套12上形成有缺口13的一側還設有與本體11的端面相垂直、並設於卡套12內部的彈性件14,該彈性件14具體為波仔螺絲。
如圖3中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卡塊16具體呈U形結構,其包括與本體11的另一端面相固連的第一邊、與第一邊間隔設置並伸出本體11的第二邊,以及連接於第一邊與第二邊端部的第三邊。且第三邊的寬度部小於卡套12上的缺口13,以能夠使卡塊16卡裝於卡套12中。第二邊則具有與卡套12的內部相適配的結構形狀,以使卡套12與卡塊16緊密配合,此外,於第二邊上形成有與上述的彈性件14適配的卡槽17,該卡槽17與彈性件14即構成了前述的彈性定位機構。
為了提高本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的使用效果,於弧形管片1設有卡套12的端面上卡裝有密封條15,對應於密封條15,於弧形管片1的另一端面上形成有凹槽18。該密封條15具體可採用U形密封條15,以便於安裝並可提高密封效果。由此,密封條15與彈性件14可對弧形管片1施加相反方向的彈力而能夠使相鄰的弧形管片1緊密連接。
本管道局部免開挖修復裝置在使用時,先將弧形管片1通過人井等輸送至需修復的地下待修復管處,然後再將相鄰的兩個弧形管片1上的卡塊16與卡套12卡接即可組裝完成組合管,最後將組合管牽引至待修復管內,並在兩者之間灌注注漿層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