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5:16:41 1
專利名稱: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方便於家庭自製豆漿用的豆漿機,特別涉豆漿機的桶體 內部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已經公開的有關豆漿機技術中,如專利號為ZL200410036418. 4,名 稱為"易清洗多功能豆漿機"等技術方案中,桶體的底壁都是採用平面底構 造。該種結構的桶體,使桶體內的水流在桶底面形成旋轉流,該旋轉流將豆 漿等物質全部旋拋至桶側壁。為了使旋拋至桶側壁附近的豆漿物質被粉碎, 該技術方案設置了導流器,將豆漿類物質吸引到導流器內,從而被設置在導 流器的旋轉刀片粉碎。在該技術方案中,經過我們反覆實驗發現,如果沒有 導流器,粉粹的效果明顯不理想,極容易產生殘餘大顆粒豆渣。還有一種在 桶底上增加折流板的技術方案,例如專利號為ZL200420053238. 2,名稱為"多 功能豆漿機,,的專利方案,經過我們詳細實驗發現,由於桶內的旋轉流體的 運動方向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折流板並未使豆漿類物質主要集中在刀片附 件,從而粉碎效果也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無需導流器,也可以使 豆類等流體物質能夠被大量集中在桶體中央部位從而容易被位於桶體中央部 位的旋轉刀片粉碎的桶體結構。
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具有底壁和圍繞在所述底 壁周圍的側壁;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設置一個低於底壁平面 的凹坑,所述凹坑與除所述凹坑之外的剩餘底壁共同構成所述底壁。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凹坑的坑側壁呈傾斜狀,其中所述凹坑的坑底內徑小於坑口部位的內徑。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桶體的側壁的內壁下部設置有軸向加 強筋。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桶體的上部設置有機頭蓋,從所述機
頭蓋上伸出固連有刀片的輸出旋轉軸;所述刀片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凹坑的 軸向中心線基本重合,所述刀片的旋轉直徑小於所述凹坑的坑口部位的內徑。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桶體的上部設置有機頭蓋,從所述機 頭蓋上伸出固連有刀片的輸出旋轉軸;所述刀片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凹坑的 軸向中心線基本重合,所述刀片的旋轉平面低於所述軸向加強筋的頂端部。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環繞所述桶體的底部外側設置有底腳,所 述底腳所環繞的空間容納所述凹坑。
採用上述:l支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 由於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設置一個低於底壁平面的凹坑,使高速旋轉 的豆漿類流體並不是全部被旋拋至桶體側壁,而是有大量的豆漿類流體被集 中到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的凹坑內;同時位於凹坑內的流體在高速旋轉時, 又沿所述凹坑的坑側壁方向拋出。由於凹坑位於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從凹 坑內被旋拋出的豆漿類物質也主要集中在所述底壁上方的中央部位,從而容 易被位於此位置的刀片粉碎。
2. 由於所述凹坑的坑側壁呈傾斜狀,從而不僅讓凹坑中的豆漿類物質容 易沿坑側壁斜面4皮旋拋出,而不會在凹坑內形成死角,進而容易清洗凹坑。
3. 由於所述底壁不僅可以一體化成形製造,而且整個底壁上沒有任何突 出的筋條等死角位,所述底壁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平滑過渡銜接,使清洗桶 體容易,流體流動順暢。
4. 使用本設計製造豆漿機時,無需導流器等輔助裝置,結構簡單,製造 成本低。
由於本發明具有上述優點,使得應用本發明方案而製作的豆漿機不僅結 構簡單,又能保證製作豆漿後的豆渣顆粒細膩,出汁率大大提高,可以用於製做豆漿或其它類似產品的豆漿機器。
圖1是應用本發明的桶體結構剖面示意圖2是桶體的A-A方向剖面示意圖。
圖3是應用本發明的豆漿機總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應用本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家用豆漿機一般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體用於盛裝被製做的豆漿類流 體物質,其上部設置桶蓋,桶蓋內設置有電機等驅動裝置,而電機的輸出軸 上連接有粉碎刀片並伸入到桶體中央。如圖1所示,所述桶體具有底壁2和 圍繞在所述底壁2周圍的側壁3;所述桶體用於盛裝^^皮製^t的豆漿類流體物質, 其上部設置桶蓋,桶蓋內設置有電機等驅動裝置。在所述底壁2的中央部位 設置一個低於底壁2平面的凹坑4,所述凹坑4與除所述凹坑4之外的所述底 壁2的剩餘底壁21共同構成所述底壁2,所述底壁2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平 滑過渡銜接。所述剩餘底壁21的上表面是水平的平面結構,當然,作為等同 的方案,所述剩餘底壁21也還可以設計為稍;徵向下傾斜的平面結構。所述凹 坑4基本呈圓錐體形或者說截面呈梯形,所述凹坑4的坑側壁41呈傾斜狀, 其中所述凹坑4的坑底42的內徑小於坑口部位43的內徑。這樣,旋轉的豆 漿類物質能夠被旋轉壓入所述凹坑4內,並能夠被從所述凹坑4內旋轉拋出; 由於所述凹坑4位於所述底壁2的中央部位,被旋轉拋出的豆漿類物質被反 射集中到桶體中央,進而可以被設置在桶體中央的旋轉刀片8予以粉碎。特 別是所述坑側壁41設計為傾斜狀,不僅讓凹坑4中的豆漿類物質容易沿坑側 壁41的斜面一皮旋拋出,也不會在凹坑4內形成死角,進而容易清洗凹坑4。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桶體的側壁3的內壁下部設置有軸向加強筋6, 所述軸向加強筋6的底端沿桶體側壁平滑過渡^接近到所述底壁2,這樣通過所 述軸向加強筋6,不僅可以加強桶體側壁的機械強度,而且也可以幫助將從所 述凹坑4內旋拋出的豆漿類物質反射、導流到桶體中央部位。如圖3所示,所述桶體的上部設置有機頭蓋7,從所述機頭蓋7上伸出固 連有刀片8的輸出旋轉軸;所述刀片8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凹坑4的軸向中 心線基本重合,所述刀片8的旋轉直徑小於所述凹坑4的坑口部位43的內徑。 這樣可以將從所述凹坑4內旋拋出的豆漿類物質集中到離所述刀片8的葉片 前端部位,從而使粉碎效果最佳。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如圖3所示,所述 刀片8的旋轉平面低於所述軸向加強筋6的頂端部61。這樣可以將從所述凹 坑4內旋拋出的豆漿類物質反射、導流到到離所述刀片8的葉片最近的位置, 從而提高粉碎效果。
如圖1和圖3所示,環繞所述桶體的底壁2外側:沒置有底腳5,所述底腳 5所環繞的空間容納所述凹坑4,即所述凹坑4沉入所述底腳5之內,這樣可 以使整個桶體的重心降低而穩固。
權利要求
1.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具有底壁和圍繞在所述底壁周圍的側壁;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設置一個低於底壁平面的凹坑,所述凹坑與除所述凹坑之外的剩餘底壁共同構成所述底壁。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凹 坑的坑側壁呈傾斜狀,其中所述凹坑的坑底內徑小於坑口部位的內徑。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桶體的側壁的內壁下部設置有軸向加強筋。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桶體的上部設置有機頭蓋,從所述機頭蓋上伸出固連有刀片的輸出旋轉軸; 所述刀片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凹坑的軸向中心線基本重合,所述刀片的旋轉 直徑小於所述凹坑的坑口部位的內徑。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桶 體的上部設置有機頭蓋,從所述機頭蓋上伸出固連有刀片的輸出旋轉軸;所 述刀片的旋轉中心線與所述凹坑的軸向中心線基本重合,所述刀片的旋轉平 面低於所述軸向加強筋的頂端部。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其特徵在於,環 繞所述桶體的底部外側-沒置有底腳,所述底腳所環繞的空間容納所述凹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家用豆漿機的桶體結構,包括桶體,所述桶體具有底壁和圍繞在所述底壁周圍的側壁;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壁的中央部位設置一個低於底壁平面的凹坑,所述凹坑與所述底壁的剩餘底壁平面共同構成所述底壁。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凹坑的坑側壁呈傾斜狀,其中所述凹坑的坑底內徑小於坑口的內徑。由於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使得應用本發明方案而製作的豆漿機不僅結構簡單,又能保證製作豆漿後的豆渣顆粒細膩,出汁率大大提高,可以用於製作豆漿或其它類似產品的豆漿機器。
文檔編號A23L1/20GK101317642SQ20081002929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8日
發明者吳培勝, 陸社本 申請人:佛山市富士寶電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