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按摩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5:21:51
本發明涉及人體按摩器材,具體地,涉及新型按摩設備。
背景技術:
腰是人身體上胯上脅下的部分,其在支撐人體和協調軀幹運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腰部區域最主要的核心部件是腰椎,一旦腰椎受損,將會大大影響腰部力量,使得人的整個身體處於難以支撐的狀況,自然會帶來無法彎腰、無法行走的後果,嚴重時甚至導致人長時間臥病在床。
由此可見,腰椎的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中之重。然而,隨著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繁重的體力勞動都會引起人腰椎受損,因此,恢復受損腰椎,保證身體健康變得十分重要。
現有對腰部保養較有效果的方式為通過外力按摩人體背部,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恢復過程,使得按摩師在長時間手部按摩後倍感疲憊,也同時會影響按摩康復的效果。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種能夠輔助按摩師按摩,節省力氣,保持體力,提高按摩效果的新型按摩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按摩設備,該新型按摩設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輔助按摩師按摩,節省力氣,保持體力,大大提高腰部按摩康復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按摩設備,該新型按摩設備包括底座、第一調節杆、第二調節杆、第三調節杆、支撐杆和按摩頭;其中,
底座水平設置,支撐杆的底端固接在底座上且頂端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
第一調節杆的一端與第二調節杆的底端相鉸接,另一端朝向遠離底座的方向延伸,第一調節杆的中段通過壓縮彈簧與底座之間相連接;
第二調節杆的頂端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以使得第二調節杆與支撐杆平行設置,並且,第三調節杆的一端與第二調節杆的頂端相鉸接,另一端朝向遠離第二調節杆的方向延伸並與按摩頭可拆卸地連接;
支撐杆的頂端與第三調節杆的中部鉸接,並且,支撐杆的高度小於第二調節杆的高度。
優選地,壓縮彈簧與第一調節杆的連接處將第一調節杆離第二調節杆由遠及近分成第一段和第二段,並且第一段的長度大於第二段的長度。
優選地,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長度比為2:1。
優選地,第一段的遠端可拆卸地安裝有腳踏板。
優選地,腳踏板的頂表面上形成有多條排列設置的防滑凸起條。
優選地,支撐杆上朝向第二調節杆方向延伸有多條支撐臂,支撐臂的末端均形成有導向套筒,導向套筒套設在第二調節杆的外部。
優選地,導向套筒內壁上敷設有海綿層。
優選地,海綿層上塗設有潤滑油層。
優選地,按摩頭頂端通過鵝頸管安裝至第三調節杆上。
優選地,底座為能夠填充水或砂石的空心底座。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使用水平設置的底座作為固定基座,再將支撐杆豎直設置並與第三調節杆的中部鉸接,第三調節杆一端連接按摩頭一端鉸接第二調節杆頂端,第二調節杆的底端又與第一調節杆一端相鉸接,而第一調節杆的中部與底座之間還安裝有壓縮彈簧。如此連接後,按摩在使用該設備進行按摩時,只需要用腳踩壓第一調節杆翹起來的一端,此時彈簧壓縮並由於壓縮彈簧的支點作用,使得第一調節杆與第二調節杆鉸接的一端向上運動,同理,第二調節杆的頂端也會向上運動,並帶動第三調節杆上連接的按摩頭向下運動,這樣,就將按摩師腳踩的力量通過第一、第二、第三調節杆的相互作用傳遞至按摩頭上,而按摩頭向下運動與被按摩人的腰部相接觸捶打或擠壓,完成原來單一由手部進行的按摩操作,在減輕手腕手指勞累程度的同時,協調手部和腳部的交替工作和休息,大大節省了體力並提高按摩效果,加快了被按摩者康復速度。
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中的新型按摩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2-第一調節杆
3-第二調節杆4-第三調節杆
5-支撐杆6-按摩頭
7-壓縮彈簧8-腳踏板
9-支撐臂10-導向套筒
11-鵝頸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下、內、外、遠、近」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
參見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按摩設備,該新型按摩設備包括底座1、第一調節杆2、第二調節杆3、第三調節杆4、支撐杆5和按摩頭6;其中,
底座1水平設置,支撐杆5的底端固接在底座1上且頂端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
第一調節杆2的一端與第二調節杆3的底端相鉸接,另一端朝向遠離底座1的方向延伸,第一調節杆2的中段通過壓縮彈簧7與底座1之間相連接;
第二調節杆3的頂端沿豎直方向向上延伸以使得第二調節杆3與支撐杆5平行設置,並且,第三調節杆4的一端與第二調節杆3的頂端相鉸接,另一端朝向遠離第二調節杆3的方向延伸並與按摩頭6可拆卸地連接;
支撐杆5的頂端與第三調節杆4的中部鉸接,並且,支撐杆5的高度小於第二調節杆3的高度。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水平設置的底座1作為固定基座,再將支撐杆5豎直設置並與第三調節杆4的中部鉸接,第三調節杆4一端連接按摩頭6一端鉸接第二調節杆3頂端,第二調節杆3的底端又與第一調節杆2一端相鉸接,而第一調節杆2的中部與底座1之間還安裝有壓縮彈簧7。如此連接後,按摩在使用該設備進行按摩時,只需要用腳踩壓第一調節杆2翹起來的一端,此時彈簧壓縮(當腳鬆開後,壓縮的彈簧恢復原狀,原來被腳按下的一端重新翹起來,便於下一次踩踏)並由於壓縮彈簧7的支點作用,使得第一調節杆2與第二調節杆3鉸接的一端向上運動,同理,第二調節杆3的頂端也會向上運動,並帶動第三調節杆4上連接的按摩頭6向下運動,這樣,就將按摩師腳踩的力量通過第一、第二、第三調節杆4的相互作用傳遞至按摩頭6上,而按摩頭6向下運動與被按摩人的腰部相接觸捶打或擠壓,完成原來單一由手部進行的按摩操作,在減輕手腕手指勞累程度的同時,協調手部和腳部的交替工作和休息,大大節省了體力並提高按摩效果,加快了被按摩者康復速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得按摩師在踩踏第一調節杆2的翹起端時更加省力,使用較小的力可以獲得一個較大的力量並能夠通過第二調節杆3和第三調節杆4將該較大的力量傳遞至按摩頭6上,優選地,壓縮彈簧7與第一調節杆2的連接處將第一調節杆2離第二調節杆3由遠及近分成第一段和第二段,並且第一段的長度大於第二段的長度。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力矩效果,使得第二調節杆3獲得一個大小合適的提升力,優選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長度比為2:1。
在按摩師踩壓第一調節杆2的時候,為了提高踩踏時的準確率,增大第一調節杆2與腳底之間的接觸面積,優選地,第一段的遠端可拆卸地安裝有腳踏板8。
同時,為了防止腳底踩踏時打滑,白白浪費力氣,影響按摩節奏和效率,優選腳踏板8的頂表面上形成有多條排列設置的防滑凸起條。
當第二調節杆3受力向上運動時,如果其不受約束可能會出現運動方向在豎直方向發生偏移的現象,最終導致力量的傳遞效果差,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保證第二調節杆3能夠始終保持豎直方向的運動,優選地,支撐杆5上朝向第二調節杆3方向延伸有多條支撐臂9,支撐臂9的末端均形成有導向套筒10,導向套筒10套設在第二調節杆3的外部。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該新型按摩設備的機械強度以及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零部件的更換次數以節省維護成本而將第一調節杆2、第二調節杆3和第三調節杆4等都取材為金屬材質,如鐵、剛等,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硬材質的第二調節杆3的外壁與導向套筒10的內壁在運動時會相互摩擦互相損傷,同時會造成傳遞力量的大幅度消減,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優選地,導向套筒10內壁上敷設有海綿層。
此外,為了提高第二調節杆3在導向套筒10內外服運動時的順暢程度,減少二者接觸處發生卡頓,優選地,海綿層上塗設有潤滑油層。
當按摩師使用該新型按摩設備進行按摩時,被按摩者平臥在按摩床上,但是不同人的背部高度不同,所需要按摩的施力角度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需要及時快速地調整按摩頭6的施力方向,優選地,按摩頭6頂端通過鵝頸管11安裝至第三調節杆4上。
另外,為了方便輕便搬運該底座1的同時保證其使用時的穩定性,防止整個新型按摩設備使用時受外力影響而發生傾倒,優選地,底座1為能夠填充水或砂石的空心底座。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