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9:37:46 1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具有窗口和可換窗口框 的多功能門。
背景技術:
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門,其形式、結構和功能各不相同,各有特點,尤其是入戶門;現有技術的入戶門,要麼門體上開設有通風口,以解 決夏秋季節通風透氣的問題,要麼門體是密閉的結構,以保證冬季保暖和安 全的問題,但都無法同時解決夏季通風和冬季保暖的問題。為此,市場急需一種即可夏秋季節通風透氣又可冬季保溫取暖的門。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具有可方 便拆裝窗口框的、結構設計靈巧的多功能門。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門,包括門體,所 述門體上設置有窗口,所述門體背面可拆卸安裝有窗口框,所述窗口框對應 所述窗口安裝。沿所述窗口四周設置有安裝臺,所述安裝臺凹陷進所述門體背面,所述 窗口框安裝於所述安裝臺;所述窗口框通過連接螺釘安裝於所述安裝臺。 所述窗口上安裝有防護柵欄或裝飾柵欄。所述窗口框包括窗口,安裝於窗口的窗口材料和窗口框安裝邊沿,所述 窗口框安裝邊沿設置在所述窗口四周;所述窗口材料是透氣性材料;所述窗 口材料是密閉材料。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性,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採用門體開窗口和窗口設置窗口框的結構,可方便調 整不同材料的窗口框,以適應季節的變化,具有靈活方便的特點;2、 一門兩 用,相當於一個普通門和一個風門,為用戶省去一個風門,具有經濟實惠的 優點;3、結構設計靈巧,美觀,大方,易於製造,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門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窗口框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窗口框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 細描述。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一種多功能門,包括門體l,所述門體l上設 置有窗口 2,所述門體背面3可拆卸安裝有窗口框7,所述窗口框7對應所述 窗口 2安裝;所述窗口 2上安裝有防護柵欄4或裝飾柵欄,可根據需要,採用金屬材 料,製作成各種花紋圖案。所述窗口框7包括窗口 8,安裝於窗口 8的窗口材料和窗口框安裝邊沿9, 所述窗口框安裝邊沿9設置在所述窗口 8四周;沿所述窗口 2四周設置有安裝臺5,所述安裝臺5凹陷進所述門體背面3, 所述窗口框7安裝於所述安裝臺5內;所述安裝臺5上設置有螺釘孔6,所述窗口框安裝邊沿9上設置有絲孔 10,在所述螺釘孔6和所述絲孔10內裝配連接螺釘,所述窗口框7通過連接
螺釘安裝於所述安裝臺5。如圖2所示,所述窗口材料是透氣性網狀材料11,以適應夏秋季節的通 風透氣;如圖3所示,所述窗口材料是密閉保溫材料12,以適應冬季的保溫取暖。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 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 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4支術方案的精神, 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門,包括門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門體上設置有窗口,所述門體背面可拆卸安裝有窗口框,所述窗口框對應所述窗口安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沿所述窗口四周設置 有安裝臺,所述安裝臺凹陷進所述門體背面,所述窗口框安裝於所述安裝臺 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迷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上安裝有 防護柵欄或裝飾柵欄。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框包括窗口, 安裝於窗口的窗口材料和窗口框安裝邊沿,所述窗口框安裝邊沿設置在所述 窗口四周。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材料是透氣 性材料。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材料是密閉 材料。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窗口框通過連接 螺釘安裝於所述安裝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門,它包括門體,所述門體上設置有窗口,所述門體背面可拆卸安裝有窗口框,所述窗口框對應所述窗口安裝;沿所述窗口四周設置有安裝臺,所述安裝臺凹陷進所述門體背面,所述窗口框安裝於所述安裝臺;所述窗口框通過連接螺釘安裝於所述安裝臺;所述窗口上安裝有防護柵欄或裝飾柵欄;所述窗口框包括窗口,安裝於窗口的窗口材料和窗口框安裝邊沿,所述窗口框安裝邊沿設置在所述窗口四周;所述窗口材料是透氣性材料;所述窗口材料是密閉材料。本實用新型採用門體開窗口和窗口設置窗口框的結構,可方便調整不同材料的窗口框,以適應季節的變化,具有靈活方便的優點;而且,結構設計靈巧,美觀大方,易於製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E06B7/00GK201053286SQ200720090568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5日
發明者蘇應林 申請人:蘇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