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的方法
2023-05-30 10:29:31 1
專利名稱: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棉花抗病害植株的篩選的方法,尤其是對棉花的枯萎病,黃萎病等。
棉花病害種類多,分布廣,危害重,是棉花生長的重要障礙,隨著棉花在各地種植,危害病菌也在逐漸擴散漫延,特別是水肥條件較好連年種植感病品種的地區,病菌逐年積累,危害日益加重,棉花病害尤其枯萎病、黃萎病是棉花生長中危害最嚴重的病害,被列為植物檢疫對象,這些病害都與棉花種子有關,棉種感染這些病菌後,引起爛種、爛芽、不出土、出土後變褐腐爛,棉葉和蕾鈴大量脫落,棉苗枯萎,嚴重時葉落成杆,直至死亡。因此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種子,推廣種植抗病品種,做好提純復壯選優,確保種子純度,可降低棉花發病率,對減輕棉花病害,保證棉花高產優質至關重要。
棉花病害分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真菌、細菌、線蟲和病毒及類菌原體等生物因素侵染所致;非侵染性病害則是由不良環境條件或缺乏某種營養元素造成,又稱為生理性病害,根據有關報導,棉花枯萎鐮孢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5年以上,但不同土壤環境,影響枯萎菌的存活時間明顯不同,土壤中水分較多,有機質豐富,有利於病菌生長,附著於種子表面的枯萎鐮孢菌一般存活5個月,但潛伏於種子內部的可存活1年以上,所以土壤帶菌是枯萎病侵染的主要來源,而種子帶菌,則是病害傳播的重要途徑。枯萎病菌以孢子形態附著於種子外部,以菌絲形態潛伏於種子內部,播種後,萌發生長侵害棉花、造成病害的傳播和擴展。目前主要採用栽培防病和種子處理相結合,防止種子發芽,黴爛和種傳病菌的繁殖,用藥劑處理棉種,以保護棉菌不受病害侵染,田間管理,噴藥也是有效方法。
棉花的枯萎病是由種子帶菌,在土壤中定殖為害的維管束病害,一旦傳入棉田,很難根治,因此對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必須杜絕病源傳入著手,並根據不同情況施行防治,雖然曾採用化學農藥風行,以化學防治控制枯萎病,但收效不大,隨之帶來的環境汙染及有益微生物種群被殺滅,得不償失。目前,抗病菌品種研究和應用,已成為防治棉枯萎病的重要手段,在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同時,也對防治黃萎病、苗病、鈴病以及其它許多病害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發明目的在於研製出的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方法,該方法是將抗病品種先行篩選其抗病性,通過確定病圃中土壤中接種單元數目,在溫度、溼度、PH值、日光照射的土壤中,使接種植株100%發病,然後再將土壤中接種單元提高10倍後,在同樣條件下,攻擊待測植株,採用該方法在棉種播種前就可防止病害品種流入棉田,也可以將感病品種測得感病程度,從而起到防止棉花病害的危害,該方法簡捷可行實用,使用棉種少,時間短,速度快。
本發明所述的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的方法,該方法首先,確定病圃中1克土壤中接種單元數目為10-104,在10天之後,該病圃中1克土壤仍保存有10-104接種單元,在溫度10-40℃,溼度10-80%,PH4-9,日光照的土壤中,棉種處在(萌動-出苗)萌發狀態,使接種植株100%發病,然後再將1克土壤中接種單元提高10倍後,在同種條件下,攻擊待測(受試)植株。
實施例首先按常規培養菌種,並拌成麥粒砂,用活力測定法了解1克土壤中接種單元的數目為10-104,在溫度10-40℃,土壤溼度10-80%,PH4-9,日光照的土壤中,棉種處在特定的萌發狀態(萌動→出苗),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對照的接種植株100%發病,然後將1克土壤中的接種單元增加10倍後,攻擊受試植株。
權利要求
1.一種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確定病圃中1克土壤中接種單元數目為10-104,在10天之後,該病圃中1克土壤仍保存有10-104接種單元,在溫度10-40℃,溼度10-80%,PH4-9,日光照射的土壤中,棉種處在(萌動-出苗)萌發狀態,使接種植株100%發病,然後再將1克土壤中接種單元提高10倍後,在同種條件下,攻擊待測(受試)植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棉花抗病害植株篩選的方法,該方法是將抗病的品種先行篩選其抗病性,通過確定病圃中土壤中接種單元數目,在溫度、溼度、pH值、日光照射的土壤中,使接種植株100%發病,然後再將土壤中接種單元提高10倍後,在同樣條件下,攻擊待測植株。採用該方法,在棉種播種前就可防止病害品種流入棉田,也可以將感病品種測得感病程度,從而起到防止棉花病害的危害,該方法簡捷可行實用,使用棉種少,時間短,速度快。
文檔編號A01H1/04GK1218616SQ9712333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5日
發明者劉敏, 趙民安, 李維琪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新疆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