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9 17:42:41 1
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屬於汽車模具修復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模具製造維修領域。所述模具組合拔銷器由拔銷頭、手柄和連杆組成,拔銷頭一端開有螺紋,另一端為凸臺,凸臺上間隔120°開3個開口,凸臺沿軸線有錐孔,手柄為圓柱形,連杆前端為螺紋,後端有檔塊,手柄套在連杆上,拔銷頭與連杆安裝在一起,拔銷頭、手柄和連杆同一軸線裝配在一起。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使用靈活、選用快捷、一銷多用、佔用空間小等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模具修復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模具製造維修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汽車駕駛室及各種梁類零件有上千種使用模具生產,而且零件在生產過程中特別在模具衝孔中的凹模有很多種,有的一個零件有20-100多個孔,孔變形、肯壞、壓壞,模具上的凹模取下困難或需要燒焊取下更新,用不同直徑的螺釘代替拔銷頭焊接上拔下,維修方式慢,不適應高速快節奏生產的要求,生產效率低,輔助時間增加。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在於解決模具上的凹模取下困難的的問題,提供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以改變操作工具,達到快速拔下凹模,使維修快捷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05]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它由拔銷頭1、手柄2和連杆3組成,手柄2套在連杆3上,拔銷頭I與連杆3 —端安裝在一起,拔銷頭1、手柄2和連杆3同一軸線裝配。
[0006]所述拔銷頭I 一端開有螺紋,另一端為凸臺,連杆3前端為螺紋,後端有檔塊,拔銷頭I的螺紋端與連杆3前端的螺紋配合連接。
[0007]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上開3個開口,開口間隔為120°,凸臺沿軸線為錐孔。
[0008]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上的開口形成下端臺爪,淬火調質後凸臺爪有彈性。
[0009]所述的手柄2為圓形,外緣滾花,連杆3外圓面滾花。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使用靈活、選用快捷、一銷多用、佔用空間小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案
[0014]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它是由拔銷頭1、手柄2和連杆3組成,手柄2套在連杆3上,拔銷頭I與連杆3安裝在一起,拔銷頭1、手柄2和連杆3同一軸線裝配在一起。
[0015]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拔銷頭I 一端開有螺紋,另一端為凸臺,連杆3前端為螺紋,後端有檔塊。
[0016]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上開3個開口,凸臺3個開口間隔120°,凸臺沿軸線有錐孔。
[0017]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下端有臺爪,淬火調質後凸臺爪有彈性。
[0018]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手柄2為圓形,外緣滾花,連杆3外圓面滾花。
[0019]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0020]實施方案I
[0021]如圖1所示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拔銷頭I螺紋為M10,長度為LI,錐孔長度為L2,3個開口長度為L3,凸臺長度為L4,L為模具組合拔銷器總長度、拔銷頭I凸臺圓的直徑從外到裡分別為<2 1、C 2、連杆3的直徑為0 3、0 4。
[0022]實施例:
[0023]如圖表1所示,模具組合拔銷器拔銷頭1、手柄2、連杆3用45 #鋼車床切削而成。拔銷頭I車後淬火調質,手柄2淬火HRC35-45,連杆3淬火HRC35-45。
[0024]模具組合拔銷器尺寸如下圖表1
[0025]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它由拔銷頭(I)、手柄(2)和連杆(3)組成,其特徵為:手柄(2)套在連杆(3)上,拔銷頭(I)與連杆(3)—端安裝在一起,拔銷頭(I)、手柄(2)和連杆(3)同一軸線裝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拔銷頭(I)一端開有螺紋,另一端為凸臺,連杆(3)前端為螺紋,後端有檔塊,拔銷頭(I)的螺紋端與連杆(3)前端的螺紋配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上開3個開口,開口間隔為120°,凸臺沿軸線為錐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拔銷頭(I)凸臺上的開口形成下端臺爪,淬火調質後凸臺爪有彈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組合拔銷器,其特徵為:所述的手柄(2)為圓形,夕卜緣滾花,連杆(3)外圓面滾花。
【文檔編號】B25B27/02GK203542503SQ201320602463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8日
【發明者】方向遠, 譚二昆, 李大朋, 尤五州 申請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