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和李夫人是同一個人嗎(絕代佳人香消玉殞)
2023-05-29 18:56:47 2
感謝有你,關注橙子,為你解決情感問題!
作者:晨曦橙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李夫人死了,這個以美貌著稱的女子,如同河岸的浮萍,被風輕輕地吹來,在皇帝的心頭撓起癢意後,又極速地碾碎在歷史的車輪下,來去無痕,只留下點點光斑。
李夫人是死在自己的寢宮裡的,盼她死的人洋洋得意,憐憫她的人卻所剩無幾,在這個吃人的皇宮裡,究竟誰是兇手,誰是獵物,已經沒法追究了。
但是,這個可憐的女子,一生都困就於自己的美貌裡,她因美貌得勢,又因失去美貌自盡,唯有曾經愛過她的皇帝,為她整日憂愁,而真正逼死她的人,卻笑到了最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究竟,誰來為這個無辜女子的死買單?誰又能真的還以公道?我想這宮裡,沒有誰可以隔岸觀火,誰都不是看客,誰也逃不脫命運的輪迴,唯有問自己的心,是否值得坦蕩的活!
女人的嫉妒,一箭雙鵰李夫人長得極美,大眼,紅唇,瓷一般細膩的肌膚,又長袖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作為宮中少數能夠討得皇帝歡心的妃子,她身上承載著的羨慕和嫉妒,自然不言而喻了。
皇后,就是這樣一群人中的首腦,但是她精明又有城府。絕對不讓自己沾血,來除掉對手,一直是她信奉的守則。
所以,為了實施自己的計劃,打壓李夫人的勢氣,或者更狠毒地想致李夫人於死地,所以她找來了沒有頭腦的管婕妤,故意說出管婕妤的無奈(體諒她自從李夫人來之後,就失了寵的處境),以此拉近關係。
皇后隨後又告訴管婕妤,自己有一個討好李夫人的方法,那就是為她泡花浴,而只要李夫人高興了,皇帝也會因此賞識管婕妤的。
果然,單純的管婕妤立刻去摘花瓣,為李夫人忙前忙後,而皇后就告訴皇帝,她說:管婕妤想了一個新方子,用過之後可以讓人的肌膚光滑細嫩,十分養人。
果然,龍顏大悅,皇帝獎賞了管婕妤,而李夫人也洗了花瓣浴。
但之後,李夫人的臉上和身上,就長了可怕的膿包,面容全毀,難以示人,於是,在失去美貌和害怕失寵的雙重打擊下,李夫人自盡了。
而那個表面上害死李夫人的管婕妤,也在無法辯駁的情況下,被貶到冷宮,徹底失勢。
皇后真是好手段啊!一招一箭雙鵰之法,既打壓了李夫人,也害了曾經一度受寵的管婕妤,兵不血刃地除掉了兩個心腹大患,手段之高,讓人望而生畏。
這是害死李夫人最直接的罪魁禍首,因為李夫人得勢阻斷了皇后的利益,因此,皇后才下殺手,毀了李夫人的容,也間接害死了她的命!
皇帝的專寵在李夫人死亡的事件上,皇帝的責任也是不可不說的,雖然他從無意圖傷害李夫人,但正是因為他在李夫人生時的專寵,又在她死後的逃避和怯懦,讓真正害死李夫人的元兇成了笑到最後的人。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皇帝對李夫人的極度寵愛,甚至為了她,選擇獨佔李夫人的宮寢,而當李夫人死後,更是悲痛多日,拒絕吃飯飲酒。
這樣深情的背後,恰恰展現了皇帝的無情!
當他得知自己的愛妃因為失去容貌時,那個害死愛妃的劊子手,竟然是自己曾經寵愛一時的管婕妤,那個在他心中善良、天真又單純的夫人。他會相信兇手是夫人嗎?不會,見慣了腥風血雨的皇帝了解這位夫人的個性,也深知在一旁煽風點火的皇后的為人,與其要讓他相信煽風點火的皇后,不如去相信那個在自己記憶裡純真動人的夫人。
但是,皇帝是如何定罪管婕妤的呢?
他沒有按照正常的步驟去審問管婕妤,更沒有見這位「兇手」一面,聽一聽她的辯駁,反而,他只聽皇后的一面之詞就定下了罪責,草草了事。
這裡有兩個推測:一,他相信皇后的話,那這樣看來,他對李夫人的深情就不攻自破了,但這種猜測不夠符合真相。二,他知道真兇是皇后,但是不願意下手處理皇后。
我反而更相信第二個推論,既然皇帝為了李夫人的死傷心欲絕,那他就不會對皇后有多深情,否則皇后也不會醋意大發,痛下殺手。那他就是真的喜歡李夫人,但皇帝的愛多麼沉重啊!身為皇帝,卻不敢去為自己心愛的女人報仇,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江山,需要皇后背後的勢力支撐,他不敢去處分皇后,害怕引起她不滿和反抗。
所以,歸根結底,皇帝對一個女人再寵愛,他也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他放不下自己的皇權,也不敢在這個地位上做一點危害皇權的事。
那這樣的深情有多深呢?不過是如同想一個可有可無、有時候想想,會有悔悟和遺憾的玩物罷了。
畢竟,會有更多的女子充盈這位皇帝的內心,而香消玉殞的李夫人,終究會是過客!
自我心魔的困局李夫人的死,除了他人身上的原因,我想很大的責任得由她自己承受,因為她沒有敗在皇后手上,她敗給了自己的心魔。
李夫人一直知道:自己不過是個以色侍人的妃子,除了一身的才藝與出眾的樣貌,別無所長。自己既沒有皇后般的背景,也沒有其他妃子那樣抱成團的力量,她孤孤單單的一人活在深宮中,面對的都是其他妃子的嫉妒和冷落,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她能靠的只有皇帝了。
但是,因為沐浴讓自己容貌全毀,她失去了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她內心的惶恐和無奈、害怕和膽怯,都讓她的內心感到絕望。
她不願以醜陋的樣貌見皇帝,不願用醜陋的面貌乞憐,甚至連自己的後路都不找,直接選擇自盡。
她真的太老實了,也太恐懼了。
她過於看低了自己,也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她以為自己沒有出眾的樣貌就不能活了,就完全失勢了,但是,她的才情和技藝的確是宮裡獨有的,她並不是一無所有。
而自從她死去之後,皇帝坦言自己再難見到如李夫人這般絕妙的琴聲,他會緬懷她,記住她,也想念她,一來是思念她的美好倩影,二來何不是對她才情的肯定呢?
所以,正如海明威說的那句話:
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除了自己,而已!
封建傳統的思想毒瘤李夫人之所以會在毀容後,那麼決絕地離開,除了她自身的無望,很多時候是毀在當時的制度和思想。
嫁進宮裡的嬪妃不能出宮,一生都必須困頓在這高聳的皇宮之中,除了依附皇帝,她別無所出。
而失去得寵的妃子,就如同被拋棄的鞋履,連一點尊嚴的和地位都沒有,而更加令人膽寒的是,一旦李夫人失寵,就會面臨人人踐踏的局面。
那這樣的結局,讓驕傲的李夫人如何能接受,她如何不會害怕這種境況,更絕望到如此地步!
一入宮門深似海 。
我想,說的就是這樣的局面吧!
總結一個因美貌而引發的血案,歸根結底都是人性的自私和貪婪:皇后狠辣惡毒,皇帝碌碌無為,而其他人隔岸觀火,置若罔聞,最終,李夫人在現實和想像的雙重折磨下,死在了自己的槍口之下,這是個悲劇,也是個鬧劇。
而如今來看這場戲,真讓親者痛,仇者快,李夫人死得,在我看來並不值得,她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也錯過了更多的人生!
反而,我更欽佩《楚喬傳》中的楚喬,如同石縫裡求存的野草,擁有那般堅韌的生命力,讓人嘆慰,也令人感動!
而生命,本該如此!
—The End—
話題:你如何看待李夫人的死?
歡迎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