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播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0:20:51 1
專利名稱:小型播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播種機具,用於鐵犁,本犁或耲耙配套播種作業。
當前,我國旱作地區仍沿用傳統鐵犁,本犁或耲耙開溝、人工點種的播種方法,沒有與之配套的小型播種機。現有機引播種機因外形尺寸和重量過大、嗑種、漏種,結構複雜,造價高,根本不能與畜力牽引的農具配套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目前廣泛應用的鐵、木犁或耲耙配套的小型播種機,代替人工點種、踩壓底格子,解決費工費力,浪費種子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採用下列技術措施實現的。
小型播種機由排種器、地輪、牽引板、種箱和鎮壓輪組成。地輪通過排種輪軸安裝在排種器的一側,地輪轉動帶動排種輪軸轉動;牽引板一端鉸鏈在排種器的前部,另一端有連接孔可與鐵犁、木犁或耲耙連接,種箱安裝在排種器的上部;鎮壓輪通過輪架鉸鏈在排種器的後部。
排種器由排種器體、排種輪軸、排種輪、刷種刷、檔板、護種片、護種鋼絲、防漏護種舌、壓板組成。排種器體上有安裝孔,其一側壁上焊合軸套,排種輪軸安裝在軸套內,並可在軸套內轉動。排種輪通過排種輪軸安裝在排種器體內,並隨排種輪軸轉動,其表面有多個盛裝種子的型孔。刷種刷、檔板、護種片、護種鋼絲依次用同一螺栓安裝在排種器體外前部。刷種刷由彈性材料製成,用以刮掉充入排種輪型孔多餘的種子。檔板上有長形孔,可以上下竄動改變與刷種刷的相對位置,以便調整刷種刷的彈力。護種片護送排種輪型孔內的種子直至最佳投種位置,然後種子靠自重落下;護種鋼絲能強化護種片的作用,既能護種又不嗑種,並且使其變形復原。防漏護種舌及其壓板用螺栓螺母安裝在排種器體內的後壁上,防漏護種舌用彈性材料製成,壓板壓在防漏護種舌上,以便固定,其作用是防止種子外流或卡滯。地輪由輪緣、輻板和輪軲組成。輪緣由多段搭接而成,輻板的條數與輪緣的段數相同,每條輻板由多段搭接而成,一端焊合壓輪緣上,另一端焊合在輪軲上。輪緣、輻板的搭接端均有長形調節孔並用螺栓螺母緊固,通過調節輻板搭接長度調整地輪直徑,實現調整株距的作用。鎮壓輪通過鎮壓輪軸安裝在輪架上,並可在軸上轉動,實現壓實種床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合理,體積小、重量輕,適於畜力牽引;播種成穴率高,種子破碎率低,株距調節級數多;造價低,易推廣。
附
圖1是小型播種機總體結構圖,附圖2是排種器主視圖,附圖3是排種器俯視圖,附圖4是地輪主視圖,附圖5是地輪俯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與鐵犁配套,用有3個型孔的排種輪播種玉米,株距為33釐米的最佳實施例,進一步敘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播種前,先將由4段輪緣組成的地輪(6)直徑調節為31.5釐米,並用螺栓(21)、螺母(20)和螺栓(22)、螺母(23)分別將輻板(18)、輪緣(17)緊固。在種箱(1)內裝滿玉米種子,用螺栓(3)、螺母(4)將播種機牽引板(2)緊固在鐵犁後面。
播種時,畜力牽引鐵犁開出種溝,播種機地輪(6)在種溝內轉動,帶動安裝在地輪輪軲(19)內的排種輪軸(16)轉動,進而帶動排種輪(13)旋轉,經過前部刷種刷(9)和檔板(10)時,將排種輪型孔外多餘種子刮掉。同時由於後下部的防漏護種舌(15)、壓板(14)的遮蓋作用,種子不會外流或卡滯。隨著排種輪的轉動,型孔內的種子進入護種區,由於護種片(11)、護種鋼絲(12)的作用,排種輪型孔內種子直至規定位置脫離護種片(11),以自重投入種溝,被鎮壓輪(7)壓入土壤中,地頭迴轉或停止播種時,用鐵犁扶手上部系的繩鉤將播種機吊起。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播種機,它包括排種器、地輪、牽引板、種箱和鎮壓輪,其特徵在於排種器的護種片外有護種鋼絲、刷種刷上裝有可調節其彈力的檔板,排種器內裝有防漏護種舌;地輪的輪緣和輻板均由多段搭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旱作地區為鐵犁、本犁或耲耙等傳統農具配套的小型播種機,代替人工點種、踩底格子,解決費工費力,浪費種子問題。該機的排種器有護種片、護種鋼絲,及彈力可調的刷種刷、防漏護種舌,地輪直徑可調,使之結構合理,播種成穴率高,種子破碎率低、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易推廣。
文檔編號A01C7/20GK2147721SQ9322708
公開日1993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1993年1月11日
發明者李貴 申請人: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