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和羽毛球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1:26:41 2
專利名稱: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和羽毛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本實用新型還涉及採用這種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
背景技術:
採用人工材料代替天然鵝鴨羽毛來製作羽毛球是產業界和羽毛球運動界的一個理想。因為鵝鴨毛羽毛球的耐打性太差,導致運動員頻頻換球,並使打球成本大大提高;同時鵝鴨毛羽毛球生產工藝繁雜、材料本身的成本也較高。但是,這種材料替換所隱藏的技術困難決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產業界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已經超過50年,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人工材料代替鵝鴨毛製成的羽毛球在綜合性能上達到優質鵝鴨毛羽毛球的水平。現有塑料羽毛球的綜合性能根本滿足不了水平稍好的業餘選手的技術要求,更是被專業運動員所遺棄。直到2007年,才開始出現具有實用價值的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或稱人工羽毛);到2010年初,才有採用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上市。但這種採用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仍然存在羽毛頭部超重、羽片不耐打等問題,還是沒有完全達到優質鵝毛球的水準。在2009801531378專利說明書中,介紹了在羽片夾層內部設置各種加強構件的方法來提升羽片耐打性。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在2010102914894專利說明書中,介紹了在羽片夾層內部設置格網來提升兩個片材之間的連接強度。但是,格網顯然是無法提升連接強度的,倒是對羽片的耐打性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201120229122X專利說明書中,也介紹了和2009801531378類似的在羽片夾層
內部設置增強層(包括格網)的技術方案。上述這些設置在羽片夾層內部的增強層,並不能延緩羽片表面的擊打破壞,因此增強效果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在羽片表面設置格網增強層來提升羽片的耐打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由上述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包括羽片和羽梗,羽片由兩片發泡片材相對貼合而成,並把羽梗上部包裹在羽片的基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羽片的外側表面還設置有網格增強層。由於羽片對超重極為敏感,這種網格增強層的克重必須控制在15g/m2以下,最好是在在12g/m2以下。採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後,可以適當降低羽片本身的厚度,從而可以在提升羽片耐打性的同時達到減重的效果。採用上述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就可以製成穩定性和耐打性俱佳的羽毛球。[0010]相比現有技術,由本實用新型的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耐打性更好,性能出色。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人工羽毛,包括羽片11和羽梗12,羽片11由兩片發泡片材相對貼合而成,並把羽梗12上部包裹在羽片11的基體內,在羽片11的外側表面設置了一層克重為10g/m2的網格增強層111。相比現有技術,採用上述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耐打性更好,性能出色。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包括羽片(11)和羽梗(12),羽片(11)由兩片發泡片材相對貼合而成,並把羽梗(12)上部包裹在羽片(11)的基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羽片(11)的外側表面還設置有網格增強層(1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其特徵在於,所述網格增強層(111)的克重在15g/m2以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其特徵在於,所述網格增強層(111)的克重在12g/m2以下。
4.一種羽毛球,包括人工羽毛,其特徵在於,所述人工羽毛採用的是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用於羽毛球的人工羽毛,包括羽片(11)和羽梗(12),羽片(11)由兩片發泡片材相對貼合而成,並把羽梗(12)上部包裹在羽片(11)的基體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羽片(11)的外側表面還設置有網格增強層(111)。所述網格增強層(111)的克重要控制在15g/m2以下,最好是控制在在12g/m2以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採用這種人工羽毛製成的羽毛球。
文檔編號A63B67/18GK203154754SQ20122058786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徐建軍, 張文廣 申請人:溧陽百事達體育用品製造有限公司, 張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