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1:35:56 4
專利名稱: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波硫燈專用波導管。
背景技術:
中國實用新型00223599.4號專利公開了一種微波硫燈專用波導管,該專用波導管具有管體,其特徵是所述管體是內腔的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管體,該金屬管體的長度為200-350毫米,該金屬管體內腔的矩形橫截面的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85-110毫米,另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40-60毫米。該波導管具有實用性強的特點。由於將微波從磁控管傳送到燈泡處的波導管是一個重要部件,其形狀,尺寸的選取至關重要,與微波能量的傳輸效率有直接的關係,直接影響到微波硫燈的整體性能。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該波導管的傳輸效率仍不理想,因此,其形狀和尺寸均有待於更進一步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波導管的形狀、結構和尺寸進行優化,提供一種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
本實用新型的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具有內腔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管體和開設於該金屬管體上的微波輸入孔和耦合窗口,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由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構成,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和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均位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和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均與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相交,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相互垂直,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的夾角為135度,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的夾角亦為135度,所述第一波導管段、過渡波導管段和第二波導管段依次連接而構成L形金屬管體,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兩端封閉,所述微波輸入孔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一波導管段上,所述耦合窗口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二波導管段上,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一波導管段的長度為80~120毫米,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過渡波導管段的長度為35~65毫米,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二波導管段的長度為40~75毫米,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的與所述各管段自身的中軸線相垂直的橫截面的內腔均為形狀及大小相同的矩形內腔,該矩形內腔的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70~85毫米,另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38~50毫米。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L形金屬管體即呈L形彎折狀態的金屬管體。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各管段長度均是指沿該各管段的中軸線方向的長度。
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金屬管體可以由多種導電金屬材料製成,如銅或鋁等。
與前述現有同類產品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波導管可以高效率地傳遞頻率為2450MHZ的微波能量,傳輸效率更高,通常可達到95%以上,可有效地減少微波能量的傳遞損失。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波導管具有傳輸效率高、實用性強的特點,為微波硫燈的工業化生產和推廣提供了基礎。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以下實施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限於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內容。
圖1是實施例1中波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5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6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7是實施例2中波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D--D剖視圖。
圖9是圖7的G--G剖視圖。
圖10是圖7的F--F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具有內腔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管體和開設於該金屬管體上的微波輸入孔1和耦合窗口2,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由第一波導管段3、第二波導管段4和過渡波導管段5構成,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6、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7和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8均位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6和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7均與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8相交,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6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7相互垂直,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8與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6的夾角α為135度,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8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7的夾角β亦為135度,所述第一波導管段3、過渡波導管段5和第二波導管段4依次連接而構成L形金屬管體,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兩端封閉,所述微波輸入孔1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一波導管段3上,所述耦合窗口2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二波導管段4上。在本實施例中,上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一波導管段3的長度K為100毫米,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過渡波導管段5的長度D為58毫米,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二波導管段4的長度E為60毫米,第一波導管段3、第二波導管段4和過渡波導管段5的與所述各管段自身的中軸線相垂直的橫截面的內腔均為形狀及大小相同的矩形內腔,該矩形內腔的一對相對邊的長度a為75毫米,另一對相對邊的長度b為45毫米。
實施例2如圖7~10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與實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一波導管段3的長度K為110毫米,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過渡波導管段5的長度D為60毫米,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9的第二波導管段4的長度E為70毫米。另外,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波導管段3、第二波導管段4和過渡波導管段5的與所述各管段自身的中軸線相垂直的橫截面的內腔均為形狀及大小相同的矩形內腔,這一點也與實施例1相同,但本例中的上述矩形內腔的一對相對邊的長度a為80毫米,另一對相對邊的長度b為40毫米。
權利要求1.一種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具有內腔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管體和開設於該金屬管體上的微波輸入孔和耦合窗口,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由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構成,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和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均位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和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均與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相交,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相互垂直,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一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的夾角為135度,所述過渡波導管段的中軸線與第二波導管段的中軸線的夾角亦為135度,所述第一波導管段、過渡波導管段和第二波導管段依次連接而構成L形金屬管體,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兩端封閉,所述微波輸入孔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一波導管段上,所述耦合窗口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二波導管段上,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一波導管段的長度為80~120毫米,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過渡波導管段的長度為35~65毫米,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二波導管段的長度為40~75毫米,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的與所述各管段自身的中軸線相垂直的橫截面的內腔均為形狀及大小相同的矩形內腔,該矩形內腔的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70~85毫米,另一對相對邊的長度為38~50毫米。
專利摘要一種微波硫燈專用L形波導管,具有內腔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管體和開設於該金屬管體上的微波輸入孔和耦合窗口,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由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構成,所述第一波導管段、過渡波導管段和第二波導管段依次連接而構成L形金屬管體,所述L形金屬管體的兩端封閉,所述微波輸入孔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一波導管段上,所述耦合窗口開設在L形金屬管體的外彎折面的第二波導管段上,所述第一波導管段、第二波導管段和過渡波導管段的與所述各管段自身的中軸線相垂直的橫截面的內腔均為形狀及大小相同的矩形內腔。本波導管可以高效率地傳遞頻率為2450MHz的微波能量,傳輸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H01J65/00GK2696117SQ20042003457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9日
發明者王家誠, 王佳模 申請人:王家誠, 王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