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3:25:31 2
專利名稱: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線應用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帶高壓電的導體周圍,會產生很強的電場。如果電場強度超過了帶導體周 圍氣體或液體介質的擊穿強度,就會使氣體或液體電離,嚴重的呈現局部放電現象。這就是 通常所說的"電暈現象"。該現象一般表現為在高壓線路下和高壓輸、變電設備周圍,經常 能聽到聲響。"電暈"還經常發生在不均勻的電場中和電場強度很高的區域內。"電暈"的 產生將造成功率的損耗,使變壓器和輸電設備溫度升高,同時還對附近的無線電和通訊線 路造成幹擾,嚴重的可能影響到輸、變電線路的安全運行。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安全的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是該領 域技術人員應著手解決的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安 全的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 包括漆包扁線芯、襯紙、絕緣層;所述漆包扁線芯換位設置,中間設有襯紙,所述漆包扁線 芯整體外側設有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述漆包扁線芯整體與絕緣層之間設有耐電暈薄膜層。 所述耐電暈薄膜層為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不但具有換位導線的全部優良 性能,還增設耐電暈層,使其具有耐電暈、抗過電壓衝擊、降低"電磁汙染"環境有好和進一 步節約能源的效能。由於將納米無機化合物引入到絕緣材料中,增加了絕緣層對局部放電 降解的阻力,而這種納米無機物又是熱穩定較好的材料,它有助於擴散電荷積累能迅速耗 散本身的介質發熱,有效地起到了抗高頻脈衝電壓耐電暈的作用,能夠降低變壓器和電抗 器溫升。本實用新型結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安全,應用廣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漆包扁線芯,2襯紙,3耐電暈薄膜層,4絕緣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 詳述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包括漆包扁線芯1、襯紙2、絕緣層4 ;
3所述漆包扁線芯1換位設置,中間設有襯紙2,所述漆包扁線芯1整體外側設有絕緣層4 ;其 特徵在於所述漆包扁線芯1整體與絕緣層4之間設有耐電暈薄膜層3。 所述耐電暈薄膜層3為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 實施中(以下尺寸為標稱尺寸)以4. 75mmX 1. 32mmX 15根為例,採用 4. 89mmX1. 48mm漆包扁線芯(單根漆包線);經過換位形成外形為11. 92mmX9. 78mm線芯 (換位後未包覆任何絕緣層的漆包線整體),中間襯以10mm寬的襯紙,在該線芯外螺旋繞 包納米材料的耐電暈層,即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外形尺寸為11. 98X9. 84mm ; 在耐電暈層外設有以絕緣材料螺旋包覆所形成的絕緣層,形成外形尺寸13. 57mmX11. 29mm 的成品換位導線。特別是在漆包扁線芯與絕緣層之間設有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耐電暈薄膜 層,起到提高抗過電壓能力和耐電暈作用,進而外層用電工絕緣紙或其它絕緣材料,按電壓 等級要求進行多層連續繞包,由於納米無機化合物引入到絕緣材料中,增加了絕緣層對局 部放電降解的阻力,而這種納米無機物又是熱穩定較好的材料,有助於擴散電荷積累能迅 速耗散熱量,有效地起到了抗高頻脈衝電壓耐電暈的作用,能夠降低變壓器和電抗器溫升。 上述參照實施例對該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進行的詳細描述,是說明性的而不是 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 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包括漆包扁線芯、襯紙、絕緣層;所述漆包扁線芯換位設置,中間設有襯紙,所述漆包扁線芯整體外側設有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述漆包扁線芯整體與絕緣層之間設有耐電暈薄膜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其特徵在於所述耐電暈層為耐電暈 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耐電暈換位繞組線,包括漆包扁線芯、襯紙、絕緣層;所述漆包扁線芯換位設置,中間設有襯紙,所述漆包扁線芯整體外側設有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述漆包扁線芯整體與絕緣層之間設有耐電暈薄膜層。所述耐電暈層為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該設置起到提高抗過電壓能力和耐電暈作用,進而外層用電工絕緣紙或其它絕緣材料,按電壓等級要求進行多層連續繞包。而這種耐電暈聚醯胺醯亞胺絕緣薄膜層又是熱穩定較好的材料,增加了絕緣層對局部放電降解的阻力,有助於擴散電荷積累能迅速耗散熱量,有效地起到了抗高頻脈衝電壓耐電暈的作用,能夠降低變壓器和電抗器溫升,性能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H01B7/08GK201465602SQ200920097928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4日
發明者劉志強, 張國祥, 張金生, 張龍, 董樹林, 袁衛國 申請人:天津經緯電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