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味筍丁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7:42:56 6
本發明涉及調味品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茶味筍丁。
背景技術:
竹筍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栽培類型眾多,分布極廣,適應性強,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特有的粗纖維、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
竹筍為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苦竹、淡竹、毛竹等的嫩苗,又稱竹萌、竹芽。其不但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年來,各地筍用林開發得到大力發展,筍用林面積和竹筍產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由於筍期集中,筍產量大,鮮筍容易腐爛,故竹筍的加工顯得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茶味筍丁,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60-70份、萵筍丁20-25份、玉米5-10份、黃山毛峰茶葉3-7份、豆渣2-4份、蟹黃粉1-3份、竹蓀3-5份、椰子皮1-2份、香毛草0.5-0.8份、胡椒粉0.3-1份、良姜0.4-1.2份、甘草1-2份、陳皮0.5-1份、肉果0.3-1.5份、香果0.5-1份、紅酒1-4份、醬油2-4份、食鹽1-2份、植物油2-5份、紅椒油0.5-1份、香醋1-2份。
優選地,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60份、萵筍丁20份、玉米5份、黃山毛峰茶葉3份、豆渣2份、蟹黃粉1份、竹蓀3份、椰子皮1份、香毛草0.5份、胡椒粉0.3份、良姜0.4份、甘草1份、陳皮0.5份、肉果0.3份、香果0.5份、紅酒1份、醬油2份、食鹽1份、植物油2份、紅椒油0.5份、香醋1份。
優選地,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70份、萵筍丁25份、玉米10份、黃山毛峰茶葉7份、豆渣4份、蟹黃粉3份、竹蓀5份、椰子皮2份、香毛草0.8份、胡椒粉1份、良姜1.2份、甘草2份、陳皮1份、肉果1.5份、香果1份、紅酒4份、醬油4份、食鹽2份、植物油5份、紅椒油1份、香醋2份。
優選地,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65份、萵筍丁23份、玉米8份、黃山毛峰茶葉5份、豆渣3份、蟹黃粉2份、竹蓀4份、椰子皮1.5份、香毛草0.7份、胡椒粉0.6份、良姜0.8份、甘草1.5份、陳皮0.8份、肉果0.9份、香果0.7份、紅酒3份、醬油3份、食鹽1.5份、植物油3.5份、紅椒油0.8份、香醋1.5份。
一種製作茶味筍丁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選擇優質竹筍乾、新鮮萵筍,將竹筍乾浸泡於30-40℃的溫水中48-60小時,每四小時換一次水,浸泡好的筍乾進行切丁、衝洗、控水,對萵筍進行削皮、洗淨、切丁,將黃山毛峰茶葉放入茶包內,向純淨水中加入2-4個山楂、1-3個檸檬片,水沸後加入茶包、玉米粒、竹筍丁、萵筍丁,待竹筍丁、萵筍丁煮至8-9成熟,熄火,並浸泡12-16小時後,撈出玉米粒、竹筍丁和萵筍丁,冷水衝洗並控水;
二、將煮後的竹筍丁、萵筍丁壓榨脫水,壓榨至質量減少40%為止;
三、將植物油燒熱,加入竹蓀、椰子皮、香毛草、良姜、甘草、陳皮、肉果份、香果,爆香後,加入竹筍丁、萵筍丁、玉米粒、豆渣,翻炒均勻後,加入蟹黃粉、紅酒、醬油份、食鹽、紅椒油、香醋和胡椒粉,炒熟,冷卻至室溫;
四、真空包裝、採用反壓殺菌,殺菌溫110℃,時間20min,反壓壓力0.2mpa,冷卻時間15mi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以竹筍、萵筍為主要原料,搭配玉米和豆渣,口感香脆,營養豐富,並帶有淡淡茶香和海鮮味,是開袋即食的高檔食用菜餚。製作過程簡單,便於操作;真空包裝,食品保存周期更長;反壓殺菌,滅菌徹底;本發明得到的茶味筍丁,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劑,是一種綠色健康食品,有利於人體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60份、萵筍丁20份、玉米5份、黃山毛峰茶葉3份、豆渣2份、蟹黃粉1份、竹蓀3份、椰子皮1份、香毛草0.5份、胡椒粉0.3份、良姜0.4份、甘草1份、陳皮0.5份、肉果0.3份、香果0.5份、紅酒1份、醬油2份、食鹽1份、植物油2份、紅椒油0.5份、香醋1份。
一種製作茶味筍丁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選擇優質竹筍乾、新鮮萵筍,將竹筍乾浸泡於30℃的溫水中60小時,每四小時換一次水,浸泡好的筍乾進行切丁、衝洗、控水,對萵筍進行削皮、洗淨、切丁,將黃山毛峰茶葉放入茶包內,向純淨水中加入2個山楂、1個檸檬片,水沸後加入茶包、玉米粒、竹筍丁、萵筍丁,待竹筍丁、萵筍丁煮至8-9成熟,熄火,並浸泡12小時後,撈出玉米粒、竹筍丁和萵筍丁,冷水衝洗並控水;
二、將煮後的竹筍丁、萵筍丁壓榨脫水,壓榨至質量減少40%為止;
三、將植物油燒熱,加入竹蓀、椰子皮、香毛草、良姜、甘草、陳皮、肉果份、香果,爆香後,加入竹筍丁、萵筍丁、玉米粒、豆渣,翻炒均勻後,加入蟹黃粉、紅酒、醬油份、食鹽、紅椒油、香醋和胡椒粉,炒熟,冷卻至室溫;
四、真空包裝、採用反壓殺菌,殺菌溫110℃,時間20min,反壓壓力0.2mpa,冷卻時間15min。
實施例2
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70份、萵筍丁25份、玉米10份、黃山毛峰茶葉7份、豆渣4份、蟹黃粉3份、竹蓀5份、椰子皮2份、香毛草0.8份、胡椒粉1份、良姜1.2份、甘草2份、陳皮1份、肉果1.5份、香果1份、紅酒4份、醬油4份、食鹽2份、植物油5份、紅椒油1份、香醋2份。
一種製作茶味筍丁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選擇優質竹筍乾、新鮮萵筍,將竹筍乾浸泡於40℃的溫水中48小時,每四小時換一次水,浸泡好的筍乾進行切丁、衝洗、控水,對萵筍進行削皮、洗淨、切丁,將黃山毛峰茶葉放入茶包內,向純淨水中加入4個山楂、3個檸檬片,水沸後加入茶包、玉米粒、竹筍丁、萵筍丁,待竹筍丁、萵筍丁煮至8-9成熟,熄火,並浸泡16小時後,撈出玉米粒、竹筍丁和萵筍丁,冷水衝洗並控水;
二、將煮後的竹筍丁、萵筍丁壓榨脫水,壓榨至質量減少40%為止;
三、將植物油燒熱,加入竹蓀、椰子皮、香毛草、良姜、甘草、陳皮、肉果份、香果,爆香後,加入竹筍丁、萵筍丁、玉米粒、豆渣,翻炒均勻後,加入蟹黃粉、紅酒、醬油份、食鹽、紅椒油、香醋和胡椒粉,炒熟,冷卻至室溫;
四、真空包裝、採用反壓殺菌,殺菌溫110℃,時間20min,反壓壓力0.2mpa,冷卻時間15min。
實施例3
一種茶味筍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竹筍丁65份、萵筍丁23份、玉米8份、黃山毛峰茶葉5份、豆渣3份、蟹黃粉2份、竹蓀4份、椰子皮1.5份、香毛草0.7份、胡椒粉0.6份、良姜0.8份、甘草1.5份、陳皮0.8份、肉果0.9份、香果0.7份、紅酒3份、醬油3份、食鹽1.5份、植物油3.5份、紅椒油0.8份、香醋1.5份。
一種製作茶味筍丁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選擇優質竹筍乾、新鮮萵筍,將竹筍乾浸泡於35℃的溫水中54小時,每四小時換一次水,浸泡好的筍乾進行切丁、衝洗、控水,對萵筍進行削皮、洗淨、切丁,將黃山毛峰茶葉放入茶包內,向純淨水中加入3個山楂、2個檸檬片,水沸後加入茶包、玉米粒、竹筍丁、萵筍丁,待竹筍丁、萵筍丁煮至8-9成熟,熄火,並浸泡14小時後,撈出玉米粒、竹筍丁和萵筍丁,冷水衝洗並控水;
二、將煮後的竹筍丁、萵筍丁壓榨脫水,壓榨至質量減少40%為止;
三、將植物油燒熱,加入竹蓀、椰子皮、香毛草、良姜、甘草、陳皮、肉果份、香果,爆香後,加入竹筍丁、萵筍丁、玉米粒、豆渣,翻炒均勻後,加入蟹黃粉、紅酒、醬油份、食鹽、紅椒油、香醋和胡椒粉,炒熟,冷卻至室溫;
四、真空包裝、採用反壓殺菌,殺菌溫110℃,時間20min,反壓壓力0.2mpa,冷卻時間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