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低溫乾燥的噴霧乾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9:53:21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低溫乾燥的噴霧乾燥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乾燥裝置,是一種噴霧乾燥機,它屬於機械行業的乾燥設備, 適用於生物、化工、醫藥、食品、輕工等領域的乾燥和粉體加工。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噴霧乾燥機乾燥的時間很短,導致熱效率不高;對要求保持生物活 性的物料,其承受溫度很低,一般不超過80°C,在這樣低的溫度狀態下,現有噴霧乾燥 機無法生產出合格產品;同時,其乾燥過程中沒有破粒粉碎的作用,產品的粒度分布範 圍較大,不能獲得均勻粒度的粉體材料;而且,當熱風溫度低於150°C時,所用設備體 積較大。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熱效率,使具有生物活性的物料也能在較低 溫度下乾燥,並使粉體產品的顆粒度較細較均勻,同時降低對噴嘴的性能要求,並使設 備體積減小。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乾燥室的底部設置多孔板及載體粒 子,多孔板與熱風進風口相通,載體粒子放置在多孔板上,使得料液在熱風及熱載體粒 子的雙重作用下完成傳熱傳質過程。
本發明所說的霧化噴嘴可位於乾燥室的中下部、多孔板的上方,在霧化噴嘴上 連有料液輸送管,使得料液能向載體粒子表面塗布,強化乾燥過程。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1熱效率較高物料的乾燥是在熱風與熱載體粒子的雙重 作用下完成傳熱傳質過程的;2能幹燥具有生物活性的物料由於熱效率的提高,可在 較低的溫度下完成乾燥過程,物料所承受的溫度很低(甚至可在50°C以下),從而保證 生物的活性不被破壞;3所得粉體產品的顆粒較細較均勻由於附於載體粒子表面的物 料,在載體粒子相互撞擊、摩擦作用下脫落,同時又進行風選,故只有較小的物料才能 被帶出乾燥室;4對噴嘴的性能要求較低由於物料的乾燥和破碎作用主要靠載體粒子 的作用,噴嘴的作用只是將料液塗於載體粒子的表面,故使用各種原理的霧化噴嘴都能 獲得較好的乾燥效果;5設備體積較小由於載體粒子霧化乾燥所需的風量較小,同時 熱效率較高,故縮小了設備的體積。
圖1為現有噴霧乾燥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本發明主要由乾燥室4、多孔板11、載體粒子16、霧化噴嘴15及熱風進風管12組成,乾燥室4上部比下部按一定比例放大;多孔板11設置於乾燥室4的底 部,其與熱風進風口 12.1相通;載體粒子16放置在多孔板11上,該載體粒子16可選用 玻璃、陶瓷、聚四氟乙烯和氧化鋁等材料製成的圓形粒子;霧化噴嘴15可位於乾燥室4 的中下部、多孔板11的上方,在霧化噴嘴15上連有料液輸送管13,也可根據需要連有壓 縮空氣管14,料液輸送管13的另一端與輸液泵等連接;熱風進風管12的一端與乾燥室4 的底端熱風進風口 12.1相連,另一端通過管道與供熱系統連接。
使用時,熱風通過熱風進風管12進入熱風進風口 12-1,經多孔板11進入載體 粒子16所在的區域,將載體粒子16吹起並懸浮成類似液態的形態,而料液經料液輸送管 13送至霧化噴嘴15,霧化後噴塗於載體粒子16表面,在熱風和載體粒子16的雙重作用 下完成傳熱傳質過程。附於載體粒子16表面的物料乾燥後,經載體粒子16相互撞擊、 摩擦而脫落,形成細小均勻的粉狀物料,通過風管由熱風帶離乾燥室4,經沉降段18及 分離器6回收粉狀物料,而稍大的物料則會繼續留在乾燥室4進行破碎,直到獲得較細較 均勻的粉狀產品。
本發明的整個乾燥過程可連續完成,適合自動化生產。
在本實施例中,料液可由一個或多個霧化噴嘴15向載體粒子16表面塗布。霧 化噴嘴15可用壓力式或氣流式等多種方式進行霧化。霧化噴嘴15可由下向上噴至載體 粒子16上,也可從載體粒子區內由上向下噴至載體粒子16上。當霧化噴嘴15從載體粒 子區內由下向上噴至載體粒子上時,霧化噴嘴15噴出的液流或氣流對載體粒子16還有推 動作用,更有利於載體粒子16的懸浮,並能強化乾燥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低溫乾燥的噴霧乾燥設備,其特徵是在乾燥室的底部設置有多孔 板(11)及載體粒子(16),多孔板(11)與熱風進風口(12-1)相通,載體粒子(16)放置在 多孔板(1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低溫乾燥的噴霧乾燥設備,其特徵是所設的霧 化噴嘴(15)可位於乾燥室⑷的中下部、多孔板(11)的上方,在霧化噴嘴(15)上連有 料液輸送管(13)。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低溫乾燥的噴霧乾燥設備。能提高熱效率,使具有生物活性的物料也能在較低溫度下乾燥,並使粉體產品的顆粒度較細較均勻,同時降低對噴嘴的性能要求,並使設備體積減小。技術方案是在乾燥室的底部設置多孔板及載體粒子,多孔板與熱風進風口相通,載體粒子放置在多孔板上,使得料液在熱風及熱載體粒子的雙重作用下完成傳熱傳質過程。霧化噴嘴可位於乾燥室的中下部、多孔板的上方,在霧化噴嘴上連有料液輸送管,使得料液能向載體粒子表面塗布,強化乾燥過程。
文檔編號B02C19/20GK102022902SQ20091018353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3日
發明者石惠良 申請人:石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