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徑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1:11:06
本實用新型屬於測量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內徑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一般採用測量尺(如遊標卡尺或千分尺等)測量所加工的孔的內徑,以判斷是否符合加工尺寸要求,由於所加工的孔通常會存在偏差,因而不是理想的圓,因此需要多點測量,然而,採用目前的測量尺在多點測量孔徑時存在檢測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內徑測量裝置,能夠快速的進行孔內徑的多點測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徑測量裝置,包括U形手持部、橫向設置的連杆、支撐柱、第一圓柱臺、第一圓錐體、第二圓柱臺、第二圓錐體、支撐球、測量杆、測量球和彈簧;所述U形手持部採用彈簧鋼板製作而成,所述U形手持部的彎曲處以包覆方式設置有棉套,所述連杆的左側從右至左依次連接支撐柱、第一圓柱臺和第一圓錐體,所述第一圓錐體的端部鑲嵌有所述支撐球,所述連杆的右側與所述測量杆連接,所述測量杆的右端與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圓柱臺的左側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環形凹槽的槽底連接,所述第二圓柱臺的右側與所述第二圓錐體連接,所述第二圓錐體的端部鑲嵌有所述測量球,所述U形手持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環,兩個所述套環以套連的方式分別與所述第一圓柱臺、第二圓柱臺固連在一起。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測量杆上設有刻度,所述測量杆上的刻度在其桿身上橫向設置。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球和測量球為等大的圓球,且所述支撐球和測量球均採用鋼製材料製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於: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徑測量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的進行孔內徑的多點測量,從而提高檢測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內徑測量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1、連杆;102、U形手持部;103、棉套;104、支撐柱;105、測量杆;106、支撐球;107、第一圓柱臺;108、第二圓柱臺;109、第一圓錐體;110、第二圓錐體;111、測量球;112、彈簧;11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裡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並且能夠將本公開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徑測量裝置,能夠快速的進行孔內徑的多點測量,該內徑測量裝置具體包括:U形手持部102、橫向設置的連杆101、支撐柱104、第一圓柱臺107、第一圓錐體109、第二圓柱臺108、第二圓錐體110、支撐球106、測量杆105、測量球111和彈簧112。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U形手持部102採用彈簧鋼板製作而成,從而變形後能夠快速恢復原狀,而且經久耐用,U形手持部102的彎曲處以包覆方式設置有棉套103,手握後能夠更加舒適,同樣的,棉套103也可採用橡膠套或塑料套進行替代,連杆101的左側從右至左依次連接支撐柱104、第一圓柱臺107和第一圓錐體109,第一圓錐體109的端部鑲嵌有支撐球106,連杆101的右側與測量杆105連接,測量杆105的右端與彈簧112的一端連接,第二圓柱臺108的左側設置有環形凹槽113,彈簧112的另一端與環形凹槽113的槽底連接,第二圓柱臺108的右側與第二圓錐體110連接,第二圓錐體110的端部鑲嵌有測量球111,U形手持部10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套環114,兩個套環114以套連的方式分別與第一圓柱臺107、第二圓柱臺108固連在一起。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量杆105上設有刻度,測量杆105上的刻度在其桿身上橫向設置。支撐球106和測量球111為等大的圓球,且支撐球106和測量球111均採用鋼製材料製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徑測量裝置在進行管體內徑測量使用時,支撐球106和測量球111之間的長度在測量前是一定的,這樣的長度可以根據需測管體內徑的大小來設計,如需測量標準為10cm±0.2cm內徑的管體,則可通過改變連杆101的長度設計,使得在未進行測量前,即彈簧還未受到管壁的力的作用而壓縮,此時,測量杆105與第二圓柱臺108的重合地方為刻度的0點位置,支撐球106的最左端和測量球111的最右端之間的長度為10.2cm,而彈簧112在壓力的作用下可進行壓縮,這樣在進行測量時,可手持U形手持部102,將鑲嵌有測量球111的一端先斜向伸入到管體中,然後將鑲嵌有支撐球106的一端後伸入到管體中,此時,彈簧112會被壓縮,測量杆105的右端會有一部分進入到第二圓柱臺108設置的環形凹槽113中,這樣可根據彈簧被壓縮的長度(即測量杆105進入到環形凹槽113中的長度)在測量杆105上的刻度指示來知道,這樣就可得出管內徑的實際大小,此時管內徑的實際大小即為10.2cm減去測量杆105上得出彈簧被壓縮的長度來快速計算得出,同樣的,如需測量管體內壁其餘位置上兩點的距離(即管體內徑),則不用取出該測量裝置,只需手持U形手持部102,進行轉動,變換測量位置,然後即可得出測量的管內徑值,方便快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徑測量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快速的進行孔內徑的多點測量,從而提高檢測效率。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