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黃花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7:02:41
專利名稱:一枝黃花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枝黃花(Solidago ducurrens)油的應用,特別是涉及一枝黃花(Solidago ducurrens)油在製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惡性腫瘤,又稱癌症,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及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約有1000萬人患癌症,約700萬人死於癌症;癌症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大殺手。
治療腫瘤的藥物按其來源可分為化學合成藥物和天然藥物。植物藥,特別是中草藥為抗癌新藥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寶庫。近年來,植物源的藥物尤其受到重視,不只因為它是發現新藥的重要來源,而且可為設計更理想的新藥提供新的獨特的化學結構;後者可被用做創製新藥的先導化合物。例如,姜科植物溫鬱金(溫莪朮,Curcuma zedoaria(Berg.)Rose)、蓬莪朮(Curcuma phaeocaul、Val.)、廣西莪朮(C.kwangsinensis S.G.Lee etC.、F.Lian)油由於含有β一欖香烯為主要成分的抗癌物質,其油已開發為抗癌藥物,成為我國少有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二類新藥。同時已有的研究表明,欖香烯中的β一欖香烯、δ-欖香烯與γ-欖香烯這三者均為抗癌活性物質,沒有顯著差異;對神經膠質腫瘤、肺腺癌、胃腺癌、肝癌、白血病等多種腫瘤疾病有效果。但是,莪朮三種植物油中的欖香烯含量不很高,只有5-10%,制約了以欖香烯為主要成分的莪朮油作為抗癌藥物的發展。尋找更多的療效高、副作用低的抗癌藥物是人類和醫療工作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又名野黃菊、黃花一枝香、黃柴胡等,為菊科一枝黃花屬,常生長於山地坵陵中。一枝黃花屬於一種中藥,其乾燥全草,具有疏風清熱、抗菌消炎,用於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肝癌、宮頸癌、白血病等,並可開發成一種降壓藥。已有研究報導,一枝黃花植物的抗腫瘤功能成分主要是黃酮類的山奈酚、葡萄糖甙、芸香甙。但至目前為止,僅僅有報導從毛果一枝黃花(Solidago virgo-aurea)中所提取的一枝黃花油,主要用於鎮痛解熱、消炎和調節免疫功能。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未見報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枝黃花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
實際使用時,將一枝黃花油與助劑及水配製成藥液,一枝黃花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10~50克/升。所述助劑可選用大豆磷脂或卵磷脂或吐溫80加葡萄糖(吐溫80與葡萄糖的重量比例為1∶8)等等,一枝黃花油與助劑的重量比為1∶4~6,添加每種成分時均採用高速攪拌混合。配製的藥液可口服,也可注射,對動物用量100~200毫克藥液/Kg體重/天。
一枝黃花油是指採用水蒸汽蒸餾法、有機溶劑提取法或超臨界提取法等等已知提取方法從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根、葉、莖、花及籽中提取的不溶於水的化學成分的混合物;其含有的δ-欖香烯與β-欖香烯的重量比為1~4∶1。
抗腫瘤活性評價將配製的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一枝黃花油的濃度為1~5克/升,採用噻唑氮藍(MTT)比色法測定上述稀釋藥液對體外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
也可採用動物移植性腫瘤實驗法測定上述藥液對小鼠腫瘤生長的抑制率。動物測定用量將一枝黃花油濃度為10~50克/升的製劑,按100~200毫克藥液/Kg體重/天,連續給藥21天。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一枝黃花油中,含有作為抗癌生物活性成分的δ-欖香烯和β-欖香烯,且兩者含量重量之和達20~35%;遠遠高於莪朮植物油中的欖香烯含量。一枝黃花油對神經膠質腫瘤、肺腺癌、胃腺癌、肝癌、白血病等多種腫瘤疾病均有效果;由於其來源於天然植物,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的優點。一枝黃花油,以δ-欖香烯為第一抗癌活性成分,與莪朮油中β一欖香烯為第一抗癌活性成分不同。在相同用量的前提下,一枝黃花油的抗癌效果比莪朮油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由於作為原料的一枝黃花其生長地域以及生長季節不同等因素,因此獲得的一枝黃花油中δ-欖香烯和β-欖香烯的含量存在著一定的波動,δ-欖香烯與β-欖香烯的重量比為1~4∶1。
實施例1將一枝黃花油與大豆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一枝黃花油與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4,一枝黃花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30克/升。該種一枝黃花油中δ-欖香烯、β-欖香烯兩者的重量之比例為1∶1,兩者總含量佔20%。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一枝黃花油的濃度為3克/升,其對體外肝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68.5%。
小鼠體內肝腫瘤生長抑制效果測定小鼠灌胃一枝黃花油濃度為30克/升的該種藥液,分別按200、150、100毫克/公斤/天,連續給藥21天,測定結果,抑制率分別為50.4%、32.5%、23.4%。
實施例2將一枝黃花油與吐溫80、葡萄糖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吐溫80與葡萄糖的重量比例為1∶8,吐溫80加葡萄糖的重量之和與一枝黃花油比例為5∶1,一枝黃花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50克/升。該種一枝黃花油中δ-欖香烯、β-欖香烯兩者的重量之比例為4∶1,兩者總含量佔25%。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一枝黃花油的濃度為5克/升,其對體外肺腺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88.2%。
實施例3將一枝黃花油與卵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一枝黃花油與卵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6,一枝黃花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10克/升。該種一枝黃花油中δ-欖香烯、β-欖香烯兩者的重量之比例為3∶1,兩者總含量佔35%。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一枝黃花油的濃度為1克/升,其對體外胃腺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41.1%。
實施例4將一枝黃花油與大豆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一枝黃花油與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5,一枝黃花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20克/升。該種一枝黃花油中δ-欖香烯、β-欖香烯兩者的重量之比例為2∶1,兩者總含量佔30%。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一枝黃花油的濃度為1克/升,其對體外白血病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65.6%。
對照例1將莪朮油與大豆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莪朮油與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4,莪朮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30克/升。該種莪朮油中欖香烯總含量為9.5%。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莪朮油的濃度為3克/升,其對體外肝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31.2%。
小鼠體內肝腫瘤生長抑制效果測定小鼠灌胃莪朮油的濃度為30克/升的該種藥液,分別按200、150、100毫克/公斤/天,連續給藥21天,測定結果,抑制率分別為20.5%、11.5%、5.5%。
對照例2將莪朮油與卵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莪朮油與卵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6,莪朮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50克/升。該種莪朮油中欖香烯總含量為10.2%。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莪朮油的濃度為5克/升,其對體外肺腺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52.2%。
對照例3將莪朮油與吐溫80、葡萄糖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吐溫80與葡萄糖的重量比例為1∶8,吐溫80和葡萄糖的重量之和與莪朮油比例為5∶1,莪朮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10克/升。該種莪朮油中欖香烯總含量為7.2%。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莪朮油的濃度為1克/升,其對體外胃腺癌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11.5%。
對照例4將莪朮油與大豆磷脂及水混和後配製成藥液,莪朮油與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為1∶5,莪朮油在藥液中的濃度為20克/升。該種莪朮油中欖香烯總含量為6.4%。
MTT比色法測定將配製的該種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莪朮油的濃度為2克/升,對體外白血病細胞株細胞增殖的抑制率為18.1%。
最後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若干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枝黃花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枝黃花油在製備抗腫瘤的藥物中的應用。一枝黃花油對神經膠質腫瘤、肺腺癌、胃腺癌、肝癌、白血病等多種腫瘤疾病均有效果;由於其來源於天然植物,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127/00GK1899343SQ20061005257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1日
發明者竺錫武, 陳集雙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