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拉手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2:08:16 2
專利名稱:機器拉手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機器拉手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器拉手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很多機器例如IOK逆變器(33kg)因機器較重,加之考慮外觀的整體性及美觀,沒有在機器上設計固定拉手或者外殼上可當拉手使用的結構,所以在移動和安裝時特別不方便。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機器存在的上述移動和安裝特別不方便的問題, 提供一種既不會破壞機器的整體美觀,又能方便機器移動和安裝的機器拉手結構。[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活動拉手,所述活動拉手包括一根橫杆和與橫杆兩端連接的兩根豎杆,在兩根豎杆的端頭分別設有一個彎鉤。[0005]較佳地,所述兩根豎杆平行,並且均垂直於橫杆,橫杆和豎杆為一體的結構。[0006]較佳地,所述兩個彎鉤朝同一方向折彎。[0007]較佳地,所述橫杆的寬度與人手掌的寬度相適應。[0008]較佳地,所述活動拉手由圓鋼彎成。[0009]較佳地,在所述機器的外殼上設有與活動拉手的彎鉤相對應的拉手孔。由於一個活動拉手上的彎鉤是兩個,所以相應的拉手孔是成對設置,拉手孔的孔徑大於彎鉤,成對的兩個拉手孔的間距與兩個彎鉤的間距相適應。在機器上可設一對、兩對或多對拉手孔,對應一個、兩個或多個活動拉手。[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活動拉手可拆卸,需要時就裝上,使用完畢後可以取下,安裝和取下時方便快捷。
[0011]圖I是實施例中活動拉手的立體圖。[0012]圖2是實施例中機器上拉手孔的示意圖。[0013]圖3是實施例中活動拉手插入機器的拉手孔後的示意圖。[0014]圖4是採用實施例中採用活動拉手水平抬起機器的示意圖。[0015]圖5是採用實施例中採用活動拉手豎直抬起機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活動拉手6包括一根橫杆I和與橫杆I兩端連接的兩根豎杆 2,在兩根豎杆2的端頭分別設有一個彎鉤3,兩根豎杆2平行,並且均垂直於橫杆1,兩個彎鉤3朝同一方向折彎;活動拉手6由一根圓鋼彎成,橫杆I、豎杆2和彎鉤3為一體的結構; 橫杆I的寬度與人手掌的寬度相適應。CN 202738297 U書明說2/2頁[0017]對應於活動拉手,本實用新型在機器外殼上開設有成對的拉手孔。本實施例中機器為逆變器,參見圖2和圖3,本實施例在機器外殼4的相對兩個側面上對稱設有兩對拉手孔5,一對拉手孔5對應一個活動拉手6,每對拉手孔5與活動拉手6的兩個彎鉤3相對應。 圖中只示出一對拉手孔5。拉手孔5的直徑和間距與兩個彎鉤3的大小和間距相匹配,拉手孔5的直徑略大於活動拉手6及彎鉤3。[0018]參見圖2、圖3和圖4,將兩個活動拉手6插入機器4兩個側面的兩對拉手孔5後, 可水平抬起機器4。活動拉手6插入拉手孔5後受力分析[0019]I、活動拉手插入機器上拉手孔,由於拉手孔略大於拉手直徑,拉手孔能有效地將拉手上的力傳遞到機器上。[0020]2、活動拉手由於機器的自重,使彎鉤緊壓於圖示接觸面7上,機器越重,活動拉手的彎鉤越是能可靠地與機器相連,防止活動拉手脫落。[0021]3、不施力與活動拉手,則活動拉手很容易從拉手孔中取出。[0022]參見圖2、圖3和圖5,在豎直抬起機器4時的受力情況同水平狀態類似,此時活動拉手6亦能有效地傳遞拉手力到機器4上,由於有彎鉤3壓在機器內部,也能有效防止活動拉手6脫落。4·
權利要求1.一種機器拉手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活動拉手,所述活動拉手包括一根橫杆和與橫杆兩端連接的兩根豎杆,在兩根豎杆的端頭分別設有一個彎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機器拉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兩根豎杆平行,並且均垂直於橫杆,橫杆和豎杆為一體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機器拉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彎鉤朝同一方向折彎。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機器拉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拉手由圓鋼彎成。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機器拉手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機器的外殼上設有與活動拉手的彎鉤相對應的拉手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機器拉手結構,解決現有機器上沒有設拉手因而移動和安裝不方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活動拉手,所述活動拉手包括一根橫杆和與橫杆兩端連接的兩根豎杆,在兩根豎杆的端頭分別設有一個彎鉤。本實用新型的活動拉手可拆卸,需要時就裝上,使用完畢後可以取下,安裝和取下時方便快捷。
文檔編號H05K5/02GK202738297SQ20122015862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張世偉, 陳恆留 申請人:深圳市晶福源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