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央控制燈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23:47:3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結構簡單、耗能低、耗材成本低、安全性高,能從中央開關各個輸出燈的中央控制燈具。
背景技術:
學習、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可以由中央開關燈具的場合,例如:小區裡的路燈可以由中央控制同時開閉;學校晚自習時同年級的教室的燈光幾乎同時開閉,可以由中央分別控制其開閉時間;工廠裡,夜間工作或晚上加班的車間需要開燈。
現有的技術中,實現中央控制的方法通常是用電路控制燈具電源的開關。這樣使得系統空間布置很多電線,不利於防火防電,並且存在較多低壓電路,存在電能浪費。
綜上所述,現有產品和技術難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耗能低、耗材成本低、安全性高,能從中央開關各個輸出燈的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所述問題,提供結構簡單、耗能低、耗材成本低、安全性高,能從中央開關各個輸出燈的中央控制燈具。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方案是:
中央控制燈具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個中央控制系統;從中央控制系統輸出若干個通信光纖;每個通信光纖連接到一個局部控制系統;從局部控制系統輸出若干個電線;每個電線連接到一個燈具光源系統上;燈具光源系統中有一個橢球凹面鏡;橢球鏡面的近端的焦點處有一個點光源;點光源被反射鏡遮擋住一半,並且處於橢球凹面鏡和反射鏡之間;橢球凹面鏡的遠端的焦點處有一個入射凹透鏡;一段光纖;光纖的入射端固定在燈具光源系統內,正對入射凹透鏡;光纖的射出端固定在燈具內,正對一個散射透鏡。
安裝方法:第一步,將中央控制系統安置在控制部門並連接控制電源;第二步,將燈具光源系統和局域開關控制系統安置在燈具附近,局域開關控制系統連接控制電源,燈具光源系統連接控制電源和照明電源,安置地點到局域開關控制系統的最遠距離為光纖的有效距離;第三步,用通信光纖連接中央控制系統和局域開關控制系統,可以增加信號增強裝置;第四步,布置光纖和燈具。
工作原理:需要打開某處燈具時,中央控制系統通過通信光纖下達命令給局域開關系統;局域開關系統通過電線向對應的燈具光源系統供電;點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反射鏡和橢球凹面鏡射向入射凹透鏡的虛焦點,透過凹透鏡後變為平行光進入入射端,並通過光纖進入燈具,從射出端射出,經過散射透鏡後變為散射光進行照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從中央開關各個輸出燈。2,燈具處於長時間關閉狀態時(例如,夜間的自習室),關閉各個控制電源和照明電源,系統只有微量的漏電損耗。3,系統工作時,只需要低能耗的控制電源和短距離的生活電壓源,沒有長距離電路的電能損耗。4,電路少而短,提高了系統的防火防電性能。
結構簡單,易於安裝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工業可能:
本實用新型為普通居民提供了一種能從中央開關各個輸出燈的中央控制燈具,該中央控制燈具結構簡單、耗能低、耗材成本低、安全性高,易於使用和生產。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工業生產的可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央控制系統;11,通信光纖;2,局域開關控制系統;21,電線;3,燈具光源系統;31,橢球凹面鏡;32,點光源;33,反射鏡;34,入射凹透鏡;4,光纖;41,入射端;42,射出端;5,燈具;51,散射透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中央控制燈具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個中央控制系統1;從中央控制系統1輸出若干個通信光纖11;每個通信光纖11連接到一個局部控制系統2;從局部控制系統2輸出若干個電線21;每個電線21連接到一個燈具光源系統3上;燈具光源系統3中有一個橢球凹面鏡31;橢球鏡面31的近端的焦點處有一個點光源32;點光源32被反射鏡33遮擋住一半,並且處於橢球凹面鏡31和反射鏡33之間;橢球凹面鏡31的遠端的焦點處有一個入射凹透鏡34;一段光纖4;光纖4的入射端41固定在燈具光源系統3內,正對入射凹透鏡34;光纖4的射出端42固定在燈具5內,正對一個散射透鏡51。
安裝方法:第一步,將中央控制系統1安置在控制部門並連接控制電源;第二步,將燈具光源系統3和局域開關控制系統2安置在燈具5附近,局域開關控制系統2連接控制電源,燈具光源系統3連接控制電源和照明電源,安置地點到局域開關控制系統的最遠距離為光纖4的有效距離;第三步,用通信光纖11連接中央控制系統1和局域開關控制系統2,可以增加信號增強裝置;第四步,布置光纖4和燈具5。
工作原理:需要打開某處燈具時,中央控制系統1通過通信光纖11下達命令給局域開關系統2;局域開關系統2通過電線21向對應的燈具光源系統3供電;點光源32發出的光通過反射鏡33和橢球凹面鏡31射向入射凹透鏡34的虛焦點,透過凹透鏡34後變為平行光進入入射端41,並通過光纖4進入燈具5,從射出端42射出,經過散射透鏡51後變為散射光進行照明。
在上述說明中,通過特定實施例說明了本實用新型,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範圍內實用新型的思想及領域內可進行各種改造及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