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保護膜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3:35:46 1
表面保護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表面保護膜,其包含這樣一種結構,其中主鏈中具有全氟亞烷基醚結構的氟樹脂經過了交聯聚合,其中在測量頻率為10Hz的動態黏彈性測量中,在比動態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40K的溫度下的儲能彈性模量E』為10MPa至1000MPa。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膜具有出色的損傷修復性、表面滑動性和製造性。
【專利說明】表面保護膜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表面保護膜。
【背景技術】
[0002]在多個領域中,從抑制表面損傷的角度看,現有技術中已經在表面上設置了表面保護膜。
[0003]日本專利文獻JP-A-10-142990 (專利文獻I)披露了通過在輥狀基材的外表面上形成氟樹脂層從而提供的定影輥,在輥狀基材的外表面與氟樹脂層之間夾有橡膠層,其中所述氟樹脂層由這樣的氟樹脂混合物形成,該氟樹脂混合物含有:(A) 20重量%至97重量%的平均粒徑為I μ m至15 μ m的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以及(B) 3重量%至80重量%的平均粒徑為I μ 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PTFE)。
[0004]日本專利文獻JA-A-2003-36002 (專利文獻2)披露了通過在軸芯體上直接設置氟化樹脂塗層或隔著其他塗層而設置氟化樹脂塗層從而形成的輥,該輥的表面被交聯的氟化樹脂覆蓋,其中所述氟化樹脂塗層的內周側由非交聯的氟化樹脂形成,並且其外周側由交聯的氟化樹脂形成。
[0005]日本專利文獻JP-A-2007-31690 (專利文獻3)披露了這樣一種塗料組合物,其必須包含:含有短側鏈羥基(al)和長側鏈羥基(a2)的丙烯酸樹脂㈧;以及多異氰酸酯預聚物(C),並且還可含有聚內酯多元醇(B),並且其短側鏈羥基(al)與長側鏈羥基(a2)的含量之比、短側鏈羥基(al)與長側鏈羥基(a2)的總羥值、丙烯酸類樹脂(A)與聚內酯多元醇(B)的固體含量之比、以及多異氰酸酯預聚物(C)的混合含量均在其各自的特定範圍內。
[0006]日本專利文獻JP-A-2008-239722(專利文獻4)披露了結晶性自修復材料,其為具有與聚合物交聯結構相連接的懸鏈的結晶性聚合物交聯體,通過將懸鏈與聚合物交聯結構的連接量以及聚合物交聯結構的交聯點間的分子量調節至恆定的特定範圍內,該結晶性自修復材料會在臨界點附近表現出凝膠特性,該凝膠特性同時滿足了材料形狀的保持作用以及自我修復作用,由此可在結晶熔點以下使用該結晶性自修復材料。
[0007]日本專利文獻JP-A-2013-082888 (專利文獻5)披露了一種可交聯的氟橡膠組合物,其包含氟橡膠(A)和氟樹脂(B),其中氟樹脂(B)為:由四氟乙烯單元(a)和六氟丙烯單元(b)以摩爾比(a)/(b)為80.0/20.0至87.3/12.7形成的共聚物(BI);或者為由四氟乙烯單元(a)、六氟丙烯單元(b)、以及可與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進行單體共聚的聚合性單元(c)構成的共聚物(B2),其中摩爾比(a)/(b)為80.0/20.0至90.0/10.0,並且摩爾比(c)/{(a)+ (b)}為 0.1/99.9 至 10.0/90.0。
【發明內容】
[0008]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出色的損傷修復性和出色的表面滑動性的表面保護膜。
[0009]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表面保護膜,其包含:
[0010]這樣一種結構,其中主鏈中具有全氟亞烷基醚結構的氟樹脂經過交聯聚合,
[0011]其中在測量頻率為1Hz的動態黏彈性測量中,在比動態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40K的溫度下的儲能彈性模量E』為1MPa至100MPa。
[0012]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據第一方面所述的表面保護膜中,由以下表達式(A)計算得到的交聯密度η為0.01摩爾/cm3以上:
[0013]表達式(A):n=E』(T)/3RT
[0014]其中E』 (T)表示儲能彈性模量E』(單位:達因/cm2), R表示氣體常數,T表示比動態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40K的溫度(單位:K)。
[0015]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據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表面保護膜中,交聯性基團的量為0.50暈摩爾/g以上。
[0016]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據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方面所述的表面保護膜中,25°C下的馬氏硬度為15N/mm2至150N/mm2。
[0017]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據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意一方面所述的表面保護膜中,所述氟樹脂包含選自由下式(I)表示的結構中的至少一種結構:
[0018][化學式I]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面保護膜,包含: 這樣一種結構,其中主鏈中具有全氟亞烷基醚結構的氟樹脂經過了交聯聚合, 其中在測量頻率為1Hz的動態黏彈性測量中,在比動態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40K的溫度下的儲能彈性模量E』為1MPa至100MP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由以下表達式(A)計算得到的交聯密度η為0.01摩爾/cm3以上: 表達式(A):n=E』(TV3RT 其中E』⑴表示儲能彈性模量E』(單位:達因/cm2), R表示氣體常數,T表示比所述動態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40K的溫度(單位:K)。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交聯性基團的量為0.50毫摩爾/g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25°C下的馬氏硬度為15N/mm2 至 150N/mm2。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所述氟樹脂包含選自由下式(I)表示的結構中的至少一種結構: [化學式I]
其中,R1和R2各自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CF3,前提是R1和R2不同時為氟原子;nl表示I至5的整數;n2表示O至2的整數,並且nl和n2之和為5以下。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所述氟樹脂的主鏈的末端為被選自環氧基、丙烯酸基(CH2=CH-CO-)、甲基丙烯酸基(CH2=C(CH3)-CO-)、羥基、氨基、酯基、羧基、硫醇基、三烷氧基甲矽烷基、和含有這些基團的基團中的至少一個基團改性的樹脂。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所述氟樹脂的主鏈的末端被官能性的交聯性基團改性,並且所述交聯性基團中的官能團的數目為2至10。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還包含這樣的結構,其中所述氟樹脂通過交聯劑而交聯聚合。
【文檔編號】C08L71/00GK104072971SQ201410114070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三枝浩, 宮原知子, 鳥越薰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