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抗震支座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3:22:21 2
專利名稱:橋梁抗震支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支座。
背景技術:
橋梁支座是橋跨結構的支承部分,它將橋跨結構的支承反力傳遞給墩臺,並保證 橋跨結構在荷載作用下滿足變形要求。目前的橋梁支座分為固定型、單向型和多向型三種。 安裝固定型支座的橋墩被定義為固定橋墩,其餘橋墩被定義為活動橋墩。固定橋墩和活動 橋墩均承擔垂向載荷,由地震或列車制動力產生的水平載荷則僅由固定橋墩承擔。現有支 座用於活動橋墩不能起到承擔水平載荷的作用,當橋梁因為地震等因素產生比較大的震動 時不能分散載荷,避免或減輕地震對橋梁結構的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橋梁抗震支座,當地震等因素產生比 較大的震動時,能夠有效地分散載荷,從而避免或減輕自然災害對橋梁結構的破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橋梁抗震支座, 包括上錨碇板組件、下錨碇板組件,其特徵是它還包括與上錨碇板組件固定連接的上滑動 板組件、與下錨碇板組件固定連接的下滑動板組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支座的兩側的兩個速 度鎖定器;上滑動板組件和下滑動板組件通過導軌組件形成滑動配合,上滑動板組件與下 滑動板組件分別和速度鎖定器的缸體和活塞固定連接,速度鎖定器的作用方向與導軌方向 平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地震等因素產生比較大的震動時,能夠有效地分散 載荷,使得橋梁結構的受力更均勻,性能更穩定,從而避免或減輕自然災害對橋梁結構的破 壞。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一幅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橋梁抗震支座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部件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上錨碇板組件1、下錨碇板組件2、上滑動板 組件3、下滑動板組件4、速度鎖定器5、固定塊6、導軌組件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橋梁抗震支座,包括上錨碇板組件1、下錨碇板組件2,還 包括與上錨碇板組件1固定連接的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錨碇板組件2固定連接的下滑動板 組件4,以及分別設置在支座的兩側的兩個速度鎖定器5。上滑動板組件3和下滑動板組件 4通過導軌組件7形成滑動配合,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滑動板組件4分別和速度鎖定器5的缸體和活塞固定連接,速度鎖定器5的作用方向與導軌方向平行,S卩,活塞相對於缸體的滑 動方向與導軌的滑動方向是一致的。在正常情況下速度鎖定器5幾乎不發揮作用,允許梁 體轉角及溫差變形引起的水平位移。而當地震等因素產生比較大的震動時,活塞相對運動 速度大於或等於設計鎖定速度時,速度鎖定器5執行鎖定功能,此時上滑動板組件3和下滑 動板組件4無法滑動,支座變成固定支座,將水平載荷分散到更多的橋墩上。 參照圖1,所述速度鎖定器5的中間缸體部分與上滑動板組件3相連,速度鎖定器 5的兩端活塞通過4個固定塊6與下滑動板組件4相連。
權利要求1.橋梁抗震支座,包括上錨碇板組件(1)、下錨碇板組件(2),其特徵是它還包括與上 錨碇板組件(1)固定連接的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錨碇板組件(2)固定連接的下滑動板組 件(4),以及分別設置在支座的兩側的兩個速度鎖定器(5);上滑動板組件(3)和下滑動板 組件(4)通過導軌組件(7)形成滑動配合,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滑動板組件(4)分別和 速度鎖定器(5)的缸體和活塞固定連接,速度鎖定器(5)的作用方向與導軌方向平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抗震支座,其特徵是所述速度鎖定器(5)的中間缸體部 分與上滑動板組件(3)相連,速度鎖定器(5)的兩端活塞通過4個固定塊(6)與下滑動板 組件⑷相連。
專利摘要橋梁抗震支座,旨在提高橋梁的抗震能力。它包括上錨碇板組件(1)、下錨碇板組件(2),它還包括與上錨碇板組件(1)固定連接的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錨碇板組件(2)固定連接的下滑動板組件(4),以及分別設置在支座的兩側的兩個速度鎖定器(5);上滑動板組件(3)和下滑動板組件(4)通過導軌組件(7)形成滑動配合,上滑動板組件(3)與下滑動板組件(4)分別和速度鎖定器(5)的缸體和活塞固定連接,速度鎖定器(5)的作用方向與導軌方向平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地震等因素產生比較大的震動時,能夠有效地分散載荷,使得橋梁結構的受力更均勻,性能更穩定,從而避免或減輕自然災害對橋梁結構的破壞。
文檔編號E04B1/98GK201891071SQ201020571648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何庭國, 朱穎, 遊勵暉, 胡京濤, 許敏, 許智焰, 鄭曉龍, 陳列, 韓國慶, 魏建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