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7:28:06 1
專利名稱: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涉及安裝有自吸裝置的單級自吸泵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單級立式自吸泵由於流體在自吸泵內要產生環流損失和衝擊損失,並且由於流體的環流和衝擊要產生噪音,因此,要設計特定的徑嚮導葉,在環形進液室內應對進入的流體設計有分流器件和分隔器件,在穩流座上應設計有穩流器件,在出液座上應設計有導葉器件,這樣,才能提高單級自吸泵的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通過在單級泵內設計有回液真空管、環形吸液室內設置有分流板和分流隔板、穩流座內設置有穩流板、空間導葉出液座內設置有空間導流葉片,以便能達到生產出高效率的單級立式自吸泵的目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由電動機、聯軸器、油杯、上軸承、油標、泵軸、機械密封、軸承機封端蓋、空間導葉出液座、徑嚮導葉、底座、葉輪、穩流座、下軸承、回液真空管、環形吸液室、軸承座、軸承壓蓋、電機座和鎖緊螺母組成,電動機安裝在電機座上,電機座安裝在環形吸液室上部,環形吸液室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上部,空間導葉出液座和徑嚮導葉安裝在底座上;電動機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泵軸上部相連接,泵軸穿裝在上軸承、下軸承和機械密封中,在泵軸下部安裝有葉輪和鎖緊螺母;在環形吸液室內設置有分流板、潤滑油放油管、油標連接管、分流隔板,油標連接管與油標相連通,在環形吸液室中間有安裝軸承座的軸承座安裝孔、潤滑油室和安裝下軸承的下軸承安裝孔,在環形吸液室外側還連接有吸液管和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穩流座夾裝在環形吸液室和空間導葉出液座之間,在穩流座內設置有葉輪ロ環安裝孔和穩流板;在空間導葉出液座內安裝有空間導流葉片,並在空間導葉出液座外壁上連接有的出液管上開有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 ;油杯安裝在軸承壓蓋上,軸承壓蓋安裝在軸承座上;安裝有機械密封的軸承機封端蓋安裝在環形吸液室底部;回液真空管的吸氣管、回液管和輸出管分別與環形吸液室、空間導葉出液座以及大氣相連通。本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中各零部件及安裝連接關係進ー步說明如下電動機通過電動機連接螺釘安裝在電機座上,電機座通過電機座連接螺釘安裝在環形吸液室上部,環形吸液室通過環形吸液室連接螺釘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上,空間導葉出液座通過空間導葉出液座連接螺釘安裝在底座上,底座通過底座連接螺釘安裝在基礎上,穩流座被夾裝在環形吸液室和空間導葉出液座之間。上部的電動機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下部的泵軸相連接,泵軸穿裝在上軸承、下軸承的軸承內圈內,以及機械密封內,在泵軸下端通過鍵安裝有葉輪,在泵軸底端安裝有固定葉輪的鎖緊螺母。油杯安裝在軸承壓蓋上,軸承壓蓋壓裝在上軸承上,上軸承位於軸承座內,軸承座安裝在環形吸液室上部的軸承座安裝孔內;下軸承安裝在環形吸液室下部的下軸承安裝孔內,機械密封安裝在軸承機封端蓋內,軸承機封端蓋通過軸承機封端蓋連接螺釘安裝在環形吸液室底部,位於下軸承安裝孔下部。油杯和潤滑油室中潤滑油對上軸承、下軸承和機械密封進行潤滑。在環形吸液室中間至上而下分別開有軸承座安裝孔、潤滑油室和下軸承安裝孔,還有與回液真空管相連接的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在環形吸液室內安裝有分流板和分流隔板,在環形吸液室外安裝有吸液管,介質流體由吸液管B向在真空作用下被吸入環形吸液室內,吸液管上的吸液管法蘭與外部輸入管相連接;所述的分流板、分流隔板和吸液管三者位於同一水平中軸線上。在環形吸液室內安裝的油標連接管與環形吸液室外部安裝的油標相連通,油標可以指示潤滑油室內潤滑油的高度。在環形吸液室內還安裝有潤滑油放 油管,以供客戶接收潤滑油。在環形吸液室內還設置有加強筋,以便增加環形吸液室的機械強度。穩流座為上部帶有ー圈夾裝用外側圓翻邊,穩流座底部中心開有ー圈葉輪ロ環安裝孔,葉輪的葉輪ロ環安裝在葉輪ロ環安裝孔內;在穩流座內壁內對稱均布有一些穩流板,對進入穩流座內的介質流體起穩流作用。在空間導葉出液座一側安裝連接有出液管,介質流體由出液管箭頭A向輸出,在出液管上開有的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與回液真空管的回液管相連接;在空間導葉出液座內安裝有空間導流葉片,對輸出的介質流體進行導流。本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優點是效率高、運行穩定可靠,能耗小且噪音低。
圖I :為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剖視示意圖。圖2 :為圖I中E-E向剖視示意圖,圖2中,回液真空管15通過吸氣管與環形吸液室16相連接,回流真空管15並與空間導葉出液座9的出液管33上的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 32相連接。圖3 :為環形吸液室16剖視示意圖。圖4 :為圖3中A-A向剖視示意圖。圖5 :為穩流座13剖視示意圖。圖6 :為穩流座13俯視不意圖。圖7 :為空間導葉出液座9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由電動機I、聯軸器2、油杯3、上軸承4、油標5、泵軸6、機械密封7、軸承機封端蓋8、空間導葉出液座9、徑嚮導葉10、底座11、葉輪12、穩流座13、下軸承14、回液真空管15、環形吸液室16、軸承座17、軸承壓蓋18、電機座19和鎖緊螺母20組成,電動機I安裝在電機座19上,電機座19安裝在環形吸液室16上部,環形吸液室16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上部,空間導葉出液座9和徑嚮導葉10安裝在底座11上;電動機I輸出軸通過聯軸器2與泵軸6上部相連接,泵軸6穿裝在上軸承4、下軸承14和機械密封7中,在泵軸6下部安裝有葉輪12和鎖緊螺母29 ;在環形吸液室16內設置有分流板21、潤滑油放油管22、油標連接管23、分流隔板24,油標連接管23與油標5相連通,在環形吸液室16中間有安裝軸承座17的軸承座安裝孔27、潤滑油室28和安裝下軸承14的下軸承安裝孔25,在環形吸液室16外側還連接有吸液管20和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26 ;穩流座13夾裝在環形吸液室16和空間導葉出液座9之間,在穩流座13內設置有葉輪ロ環安裝孔30和穩流板31 ;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內安裝有空間導流葉片34,並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外壁上連接有的出液管33上開有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 32 ;油杯3安裝在軸承壓蓋18上,軸承壓蓋18安裝在軸承座17上;安裝有機械密封7的軸承機封端蓋8安裝在環形吸液室16底部;回液真空管15的吸氣管、回液管和輸出管分別與環形吸液室16、空間導葉出液座9以及大氣相連通。[0023]如圖I所示,電動機I通過電動機連接螺釘安裝在電機座19上,電機座19通過電機座連接螺釘安裝在環形吸液室16上部,環形吸液室16通過環形吸液室連接螺釘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上,空間導葉出液座8通過空間導葉出液座連接螺釘安裝在底座11上,徑嚮導葉10通過徑嚮導葉螺釘安裝在底座11上,底座11通過底座連接螺釘安裝在基礎上。本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上部的電動機輸出軸通過中間的聯軸器2與下部的泵軸6相連接,泵軸6穿裝在上軸承4和下軸承14兩者的軸承內圈內,泵軸6還穿裝在機械密封7內,機械密封7安裝在軸承機封端蓋8內,葉輪12通過鍵安裝在泵軸6下端,在泵軸6底端安裝有軸向固定葉輪12的鎖緊螺母29。安裝有油杯3的軸承壓蓋18壓緊在位於軸承座17內的上軸承4上。參見圖2,回液真空管15的吸氣管與環形吸液室16的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26相連接,回液真空管15的回液管與空間導葉出液座9 一側連接的出液管33上開有的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 32相連接,如圖I中箭頭C向所示,回液真空管15的輸出管與大氣連通。參見圖3和圖4,在環形吸液室16中間至上而下分別開有軸承座安裝孔27、潤滑油室28和下軸承安裝孔25,在環形吸液室16上還有與回液真空管15吸氣管相連接的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26 ;在環形吸液室16內安裝有分流板21和分流隔板24,在環形吸液室16外側安裝有吸液管20,所述的分流板21、分流隔板24和吸液管20三者位於同一水平中軸線上。如圖I和圖3中箭頭B向所示,介質流體由吸液管20的箭頭B向吸入。在環形吸液室16內安裝的油標連接管23與環形吸液室16外部安裝的油標5相連通,在環形吸液室16內還安裝有潤滑油放油管22以及加強筋。在環形吸液室16底部通過軸承機封端蓋連接螺釘安裝有軸承機封端蓋8,機械密封7安裝在軸承機封端蓋8內。參見圖5和圖6,在穩流座13的上部帶有的一圏外側圓翻邊被夾裝在環形吸液室16和空間導葉出液座9之間;在穩流座13底部中心開有圓形葉輪ロ環安裝孔30,在穩流座13內壁內對稱均布有一些穩流板31。參見圖7,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 ー側外壁上安裝連接有出液管33,如圖I和圖7所示,介質流體由出液管33的箭頭A向輸出,在出液管33上開有的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ロ32,與回液真空管15的回液管相連接;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內安裝有空間導流葉片34,對輸出的介 質流體進行導流。如圖I所示,空間導葉出液座9內的介質流體可由箭頭D向放空。
權利要求1.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由電動機(I)、聯軸器(2)、油杯(3)、上軸承(4)、油標(5)、泵軸(6)、機械密封(7)、軸承機封端蓋(8)、空間導葉出液座(9)、徑嚮導葉(10)、底座(11)、葉輪(12)、穩流座(13)、下軸承(14)、回液真空管(15)、環形吸液室(16)、軸承座(17)、軸承壓蓋(18)、電機座(19)和鎖緊螺母(20)組成,其特徵在於電動機(I)安裝在電機座(19)上,電機座(19)安裝在環形吸液室(16)上部,環形吸液室(16)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上部,空間導葉出液座(9)和徑嚮導葉(10)安裝在底座(11)上;電動機⑴輸出軸通過聯軸器(2)與泵軸(6)上部相連接,泵軸(6)穿裝在上軸承(4)、下軸承(14)和機械密封(7)中,在泵軸(6)下部安裝有葉輪(12)和鎖緊螺母(29);在環形吸液室(16)內設置有分流板(21)、潤滑油放油管(22)、油標連接管(23)、分流隔板(24),油標連接管(23)與油標(5)相連通,在環形吸液室(16)中間有安裝軸承座(17)的軸承座安裝孔(27)、潤滑油室(28)和安裝下軸承(14)的下軸承安裝孔(25),在環形吸液室(16)外側還連接有吸液管(20)和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26);穩流座(13)夾裝在環形吸液室(16)和空間導葉出液座(9)之間,在穩流座(13)內設置有葉輪口環安裝孔(30)和穩流板(31);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內安裝有空間導流葉片(34),並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外壁上連接有的出液管(33)上開有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口(32);油杯(3)安裝在軸承壓蓋(18)上,軸承壓蓋(18)安裝在軸承座(17)上;安裝有機械密封(7)的軸承機封端蓋(8)安裝在環形吸液室(16)底部;回液真空管(15)的吸氣管、回液管和輸出管分別與環形吸液室(16)、空間導葉出液座(9)以及大氣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回液真空管(15)的吸氣管與環形吸液室(16)的回液真空管吸氣管接頭(26)相連接,回液真空管(15)的回液管與空間導葉出液座(9) 一側連接的出液管(33)上的回液真空管介質輸入接口(32)相連接;回液真空管(15)的輸出管與大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在環形吸液室(16)中間至上而下分別開有軸承座安裝孔(27)、潤滑油室(28)和下軸承安裝孔(25);在環形吸液室(16)內安裝有的分流板(21)和分流隔板(24)以及在環形吸液室(16)外側安裝的吸液管(20)三者位於同一水平中軸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在環形吸液室(16)內安裝的油標連接管(23)與環形吸液室(16)外部安裝的油標(5)相連通;在環形吸液室(16)內還安裝有潤滑油放油管(22)以及加強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在穩流座(13)的上部帶有的一圈外側圓翻邊被夾裝在環形吸液室(16)和空間導葉出液座(9)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在穩流座(13)底座中心開有圓形葉輪口環安裝孔(30)。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其特徵在於在穩流座(13)內壁內對稱均布有一些穩流板(31)。
專利摘要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涉及安裝有自吸裝置的單級自吸泵領域。安裝有電動機(1)和電機座(19)的環形吸液室(16)安裝在空間導葉出液座(9)上,空間導葉出液座(9)和徑嚮導葉(10)裝在底座(11)上;穿裝在上軸承(4)、下軸承(14)和機械密封(7)中的泵軸(6)通過聯軸器(2)與電動機輸出軸連接,泵軸(6)下部葉輪(12)由鎖緊螺母(29)鎖緊;環形吸液室(16)內有分流板(21)和分流隔板(24),穩流座(13)內有穩流板(31),空間導葉出液座(9)內有空間導流葉片(34),裝有回液真空管(15)的單級高效立式強自吸泵,效率高,運行穩定,能耗小,噪音低。
文檔編號F04D13/06GK202370861SQ20112053128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撖建萍, 胡永波, 胡永洪, 蔣元成, 高潔, 高穩戈 申請人:江蘇長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