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2:57:56 1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鋼針結構,尤其是龍鬚筍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成絲器的鋼針結構。
背景技術:
龍鬚筍又名珍筍、雪花筍,所採用的原料來自峨眉山特有的在八月出產的新鮮竹筍。這種竹筍生長在峨眉山脈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叢林中,在10℃左右的環境中生長,粗壯肉厚。龍鬚筍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將竹筍頭部以下製作成龍鬚狀,故名龍鬚筍。龍鬚筍食用時更加入味。如果採用人工進行手工拉絲,則生產效率很低;而用機器拉絲,則降低口感。
與本發明同時提交的「竹筍成絲器」專利,具有導軌、凹槽、擋塊、鋼針和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竹筍拉絲速度較快時,容易造成竹筍絲拉斷,影響加工質量。本單位研究後發現,鋼針的結構直接影響竹筍絲的拉斷與否、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在保證竹筍拉絲速度較快的同時,降低竹筍絲拉斷的概率,提高手工拉絲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具有頭部、中部和固定座,其中,頭部為橢圓形薄片,橢圓形薄片的厚度為0.5~1毫米,橢圓形薄片的高度為2~5毫米,橢圓形薄片的寬度為2~5毫米,橢圓形薄片的厚度小於0.5毫米、橢圓形薄片的高度小於2毫米及橢圓形薄片的長度小於2毫米則剛度較低而容易在使用過程中斷裂,橢圓形薄片的厚度大於1毫米、橢圓形薄片的高度大於5毫米及橢圓形薄片的長度大於5毫米則拉出的竹筍絲不夠細;中部位於頭部下面,中部與頭部自然過渡形成連接,中部橫截面由右邊的三角形和左邊的梯形共同組成,中部的高度為20~30毫米,中部的高度小於20毫米則不利於竹筍成絲加工,中部的高度大於30毫米則降低鋼針結構強度;右邊三角形寬度為左邊梯形寬度的三倍,右邊三角形和左邊梯形的總寬度與頭部橢圓形薄片最寬處的寬度一致,右邊三角形和左邊梯形的連接處為中部最厚處,中部最厚處的厚度與頭部橢圓形薄片的厚度一致;固定座位於中部下面,固定座安置在竹筍成絲器凹槽內的固定孔中,固定座的寬度大於中部的總寬度,固定座為多稜柱,多稜柱的稜數為4~7,多稜柱的稜數小於4則會造成鋼針安置的不穩定,多稜柱的稜數大於7則使得固定座和固定孔結構複雜;固定座的高度為8~15毫米,固定座的高度小於8毫米則會造成鋼針安置的不穩定,固定座的高度大於15毫米則給安置和更換操作帶來不便。
當本發明使用時,一隻手握住竹筍頭部,竹筍頭部位於鋼針左邊梯形一側,另一隻手握住竹筍中部,將竹筍水平放入竹筍成絲器的導軌凹槽中,讓竹筍頭部到中部的過渡位置壓入鋼針中,向鋼針左邊梯形一側拉動竹筍頭部讓竹筍中部和尾部穿過鋼針進行拉絲。
本發明提供的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具有積極的效果:頭部為橢圓形薄片,中部橫截面由右邊的三角形和左邊的梯形共同組成,拉絲時能夠保證竹筍拉絲速度較快的同時降低竹筍絲拉斷的概率,從而提高手工拉絲質量;固定座安置在竹筍成絲器凹槽內的固定孔中,能夠保證拉絲過程的穩定性,更換和清洗操作也便捷,適用於竹筍拉絲手工加工。
附圖說明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請參看附圖:
附圖1表示本發明的示意圖。
附圖2表示本發明頭部的剖視圖。
附圖3表示本發明中部的剖視圖。
附圖4表示本發明固定座的剖視圖。
附圖1、圖2、圖3和附圖4所示的結構包括:頭部1,中部2,固定座3,橢圓形薄片4,梯形5,三角形6,多稜柱7。
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提供的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具有頭部1、中部2和固定座3,其中,頭部1為橢圓形薄片4,橢圓形薄片4的厚度為0.5~1毫米,橢圓形薄片4的高度為2~5毫米,橢圓形薄片4的寬度為2~5毫米,橢圓形薄片4的厚度小於0.5毫米、橢圓形薄片4的高度小於2毫米及橢圓形薄片4的長度小於2毫米則剛度較低而容易在使用過程中斷裂,橢圓形薄片4的厚度大於1毫米、橢圓形薄片4的高度大於5毫米及橢圓形薄片4的長度大於5毫米則拉出的竹筍絲不夠細;中部2位於頭部1下面,中部2與頭部1自然過渡形成連接,中部2橫截面由右邊的三角形6和左邊的梯形5共同組成,中部2的高度為20~30毫米,中部2的高度小於20毫米則不利於竹筍成絲加工,中部2的高度大於30毫米則降低鋼針結構強度;右邊三角形6寬度為左邊梯形5寬度的三倍,右邊三角形6和左邊梯形5的總寬度與頭部1橢圓形薄片4最寬處的寬度一致,右邊三角形6和左邊梯形5的連接處為中部2最厚處,中部2最厚處的厚度與頭部1橢圓形薄片4的厚度一致;固定座3位於中部2下面,固定座3安置在竹筍成絲器凹槽內的固定孔中,固定座3的寬度大於中部2的總寬度,固定座3為多稜柱7,多稜柱7的稜數為4~7,多稜柱7的稜數小於4則會造成鋼針安置的不穩定,多稜柱7的稜數大於7則使得固定座3和固定孔結構複雜;固定座3的高度為8~15毫米,固定座3的高度小於8毫米則會造成鋼針安置的不穩定,固定座3的高度大於15毫米則給安置和更換操作帶來不便。
當本發明使用時,一隻手握住竹筍頭部,竹筍頭部位於鋼針左邊梯形5一側,另一隻手握住竹筍中部,將竹筍水平放入竹筍成絲器的導軌凹槽中,讓竹筍頭部到中部的過渡位置壓入鋼針中,向鋼針左邊梯形一側拉動竹筍頭部讓竹筍中部和尾部穿過鋼針進行拉絲。
本發明保護範圍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變化形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筍成絲器鋼針結構,具有頭部、中部和固定座,其中,頭部為橢圓形薄片,中部橫截面由右邊的三角形和左邊的梯形共同組成,拉絲時能夠保證竹筍拉絲速度較快的同時降低竹筍絲拉斷的概率,從而提高手工拉絲質量;固定座安置在竹筍成絲器凹槽內的固定孔中,能夠保證拉絲過程的穩定性,更換和清洗操作也便捷,適用於竹筍拉絲手工加工。
技術研發人員:曹俊;曹芯夢;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2
技術公布日: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