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土地紅薯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6-04 16:19:06 6
本發明屬於地下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黃土地紅薯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胺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紅薯種植一般選擇地址疏鬆、排水較好的沙壤土,這樣便於收穫,但沙壤土主要分布於黃河沿岸,國內分布較廣的主要為黃土,黃土種植出的紅薯口感也優於沙壤土,但由於黃土土質容易粘結,紅薯成熟後收穫較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黃土地種植紅薯存在著收穫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黃土地紅薯種植方法。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黃土地紅薯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黃土地塊上挖梯形溝,溝底寬30-35cm,溝面寬15-20cm,溝深55-60cm,相鄰溝溝底間距為10-15cm,向溝內填補由沙土、粗砂、膨潤土、煙酸、滑石粉按100:30-50:5-8:0.02-0.05:0.5-0.5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填補料,填補至與原地面平齊,在填補料上挖種植穴播種,種植穴穴深8-12cm,種植穴穴間距45-50cm,每穴放2株健康種苗;
(2) 播種後每隔10-20天施一次液肥,液肥施於梯形溝上,每次施加量以澆透至溝底為準,液肥由尿素、磷酸二氫鉀、白醋、D-葡萄糖酸鈉按100:30-32:3-5:0.2-0.24的重量比混合兌40-45倍體積的水得到。
本發明紅薯定植後,除定時施加液肥外,無需再施加其餘肥料。
本發明紅薯定植後,除定時除草外,無需進行其餘田間管理。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紅薯春播80-90天成熟,夏播120-140天成熟。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春播施液肥時,每隔20天施一次為宜;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夏播施肥時,每隔10天施一次為宜;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梯形溝內的填補料可反覆利用,每年向填補料中補填一次煙酸,每次補充量為填補料重量的0.01-0.012倍。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填充料較為疏鬆、粘性低,收穫時能輕易將填充料從紅薯表面剝離;
根據種植實驗得到,本發明種植方法由沙土、粗砂、膨潤土、煙酸、滑石粉混合得到的填補料能有效預防地下病害的發生,種植期間地老虎和蠐螬病害發生率低於2%。
由尿素、磷酸二氫鉀、白醋、D-葡萄糖酸鈉按100:30-32:3-5:0.2-0.24的重量比混合兌40-45倍體積的水得到的液肥具有顯著增產功效,成熟紅薯表皮光滑,無病疤
說明書附圖
圖1為本發明黃土地花生種植剖面圖。
其中,1為黃土地,2為梯形溝、3為種植穴。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實施例1、在安徽淮河北岸附近農田選取10畝黃土地塊作為春播試驗田,種植紅薯,品種為西農431,種植前在黃土地塊上挖梯形溝,溝底寬30-35cm,溝面寬15-20cm,溝深55-60cm,相鄰溝溝底間距為10-15cm,向溝內填補由沙土、粗砂、膨潤土、煙酸、滑石粉按100:30:5:0.02: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填補料,填補至與原地面平齊,在填補料上挖種植穴播種,種植穴穴深8-12cm,種植穴穴間距45-50cm,每穴放2株健康種苗;播種後每隔20天施一次液肥,液肥施於梯形溝上,每次施加量以澆透至溝底為準,液肥由尿素、磷酸二氫鉀、白醋、D-葡萄糖酸鈉按100:30:3:0.2的重量比混合兌40倍體積的水得到。
春播播種後86天紅薯成熟,畝產為5208公斤,種植期間地老虎和蠐螬病害發生率按株計算,為1.04%。
春播結束後,繼續採用上述地塊作為夏播試驗田,播種前向使用過的舊填補料中摻加填補料重量0.115倍的煙酸,鑑於填補料在種植後會有所損失,溝內出現填不滿的情況,將沙土、粗砂、膨潤土、煙酸、滑石粉按原配比配製成新的填補料,與舊填補料混合,將梯形溝填滿,夏播品種為徐薯22號,在填補料上挖種植穴播種,種植穴穴深8-12cm,種植穴穴間距45-50cm,每穴放2株健康種苗;播種後每隔10天施一次液肥,液肥施於梯形溝上,每次施加量以澆透至溝底為準,液肥由尿素、磷酸二氫鉀、白醋、D-葡萄糖酸鈉按按100:32:5:0.24的重量比混合兌45倍體積的水得到。
夏播播種後125天成熟,畝產為2804公斤,種植期間地老虎和蠐螬病害發生率按株計算,為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