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
2023-06-04 07:10:06 1
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通過稱取待測樣品,加入等質量的草酸溶液,經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漿狀樣品,然後用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得到樣液,加入白陶土去色,再離心分離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最後按公式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本發明能大大縮短提取分析時間,避免維生素C暴露於空氣中造成氧化,防止了維生素C的損失,保全了植物中維生素C的本來含量,所測得維生素C的含量準確,測量結果精度高。另外,對於油脂類植物不僅能實現完全分離,還避免了過濾器具難以清洗的問題,解決了現有技術對油脂類植物維生素C測定的不準確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維生素C測定方法,尤其是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屬於分析化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植物提取、植物營養成分分析中,常常涉及到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然而,現有技術中對維生素C的標準分析時間過長,特別是在待測樣品過濾時,常規的自然過濾使維生素C暴露於空氣中易於氧化,以使維生素C損失過多,導致測定時所得維生素C含量過低,不能準確測定。
[0003]另外,對于堅果等油脂類植物,在常規自然過濾時耗時更長,且不能達到完全過濾效果,還會黏附過濾器具。這樣不僅造成維生素C損失過多,還使得維生素C含量測定誤差更大,難以獲得準確數據。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耗時過長、維生素C易損失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以實現快速、準確的測定。
[0005]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樣液進行離心分離,具體經過下列各步驟:
(1)稱取待測樣品50?100克,加入等質量的質量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經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10?30克漿狀樣品,然後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至I克漿狀樣品/毫升草酸,並搖勻得到樣液;
(2)在步驟(I)所得樣液中,按0.4?5克/克待測樣品的量加入白陶土去色,再在轉速為2000?25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5?1min,再靜置5?1min,然後迅速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為止;
(3)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VXTXA)/WX 100
式中,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mL) ;T—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mg) ;A——稀釋倍數10倍;W——滴定時所取的漿狀樣品中的待測樣品量(g)。
[0006]所述步驟(I)的搗碎是使用除金屬容器以外的器具進行搗碎,防止浸提劑草酸與金屬發生反應。
[0007]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採用上述方案測定植物維生素C含量時,是用離心沉澱法取代現有分析技術中的常規濾法,同時將脫色與過濾一步完成。在轉速為2000?25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能達到植物樣液的分層效果佳,避免了轉速過慢導致分層不完全,也避免了轉速過快造成油脂類植物的樣液與水在劇烈運動下形成乳狀而無法分離;而採用離心分離5?1min也是經反覆試驗才能獲得的最佳分離時間,時間過短難以達到分離效果,時間過長會使油脂類植物的樣液形成難以判別的輕微乳狀,對分析測定結果造成非常大的誤差。本發明能大大縮短提取分析時間,避免維生素C暴露於空氣中造成氧化,防止了維生素C的損失,保全了植物中維生素C的本來含量,所測得維生素C的含量準確,測量結果精度高。另外,對於油脂類植物不僅能實現完全分離,還避免了過濾器具難以清洗的問題,解決了現有技術對油脂類植物維生素C測定的不準確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09]實施例1
A、準確稱取20mg抗壞血酸,於1mL量瓶中溶解抗壞血酸於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中,再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稀釋至10mL,混勻後即得到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置於4°C下保存;
B、吸取步驟A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5mL,再用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定容至50mL,即得到抗壞血酸使用溶液,然後吸取抗壞血酸使用溶液5m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6%的碘化鉀溶液0.5mL,並滴入質量濃度為I %的澱粉溶液3滴,然後以濃度為0.0OlN的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淡黃色;
C、計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g/mL)= (V1X0.088) /V2=0.0238mg/mL
式中,V1—滴定時所耗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的量1.35mL ;V2——所取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0.088——ImL的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量(mg/mL);
D、取碳酸氫鈉52mg,溶於200mL沸水中,再將2,6-二氯靛酹50mg溶解於上述碳酸氫鈉溶液中,待冷卻至室溫,置於4°C下靜置過夜,次日經過濾後將濾液用水稀釋至250mL,然後搖勻,即得到染料溶液,置於棕色瓶並於4°C下保存;
E、取5mL步驟A所得的抗壞血酸標準溶液,加入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5mL,經搖勻後,用步驟D所得染料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粉紅色並於15秒不褪色為止;
F、計算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T(mg) = (CXV1) /V2=0.107mg 式中,C—步驟C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0.0238mg/mL);V1——步驟E所用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V2——步驟E所消耗染料溶液的量1.1lmL ;
G、稱取油橄欖鮮果樣50克,加入50克的質量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經陶瓷研缽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10克漿狀樣品,然後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至I克漿狀樣品/毫升草酸,並搖勻得到樣液;
H、在步驟G所得樣液中,按3克/克待測樣品的量加入白陶土去色,再在轉速為20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5min,再靜置5min,然後迅速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為止;
1、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VXTXA)/WX 100=23.5mg/100g樣式中,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1.1OmL ;T——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mg) ;A——稀釋倍數10倍;W——滴定時所取的漿狀樣品中的待測樣品量為5g=50%X10。
[0010]實施例2
A、準確稱取20mg抗壞血酸,於1mL量瓶中溶解抗壞血酸於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中,再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稀釋至10mL,混勻後即得到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置於5°C下保存; B、吸取步驟A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5mL,再用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定容至50mL,即得到抗壞血酸使用溶液,然後吸取抗壞血酸使用溶液5m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6%的碘化鉀溶液0.5mL,並滴入質量濃度為I %的澱粉溶液3滴,然後以濃度為0.0OlN的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淡黃色;
C、計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g/mL)= (V1X0.088) /V2=0.0208mg/mL
式中,V1—滴定時所耗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的量1.18mL ;V2——所取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0.088——ImL的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量(mg/mL);
D、取碳酸氫鈉52mg,溶於200mL沸水中,再將2,6-二氯靛酹50mg溶解於上述碳酸氫鈉溶液中,待冷卻至室溫,置於5°C下靜置過夜,次日經過濾後將濾液用水稀釋至250mL,然後搖勻,即得到染料溶液,置於棕色瓶並於5°C下保存;
E、取5mL步驟A所得的抗壞血酸標準溶液,加入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5mL,經搖勻後,用步驟D所得染料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粉紅色並於15秒不褪色為止;
F、計算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T(mg) = (CXV1) /V2=0.104mg 式中,C—步驟C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0.0208mg/mL -,N1——步驟E所用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V2——步驟E所消耗染料溶液的量(1.0OmL);
G、稱取新鮮核桃仁樣80克,加入80克的質量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經陶瓷器皿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20克漿狀樣品,然後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至I克漿狀樣品/毫升草酸,並搖勻得到樣液;
H、在步驟G所得樣液中,按0.4克/克待測樣品的量加入白陶土去色,再在轉速為22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8min,再靜置lOmin,然後迅速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為止;
1、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VXTXA)/WX100=20.5mg/100g樣式中,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1.97mL) ;T——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0.104mg) ;A——稀釋倍數10倍;W——滴定時所取的漿狀樣品中的待測樣品量 10g=50%X20。
[0011]實施例3
A、準確稱取20mg抗壞血酸,於1mL量瓶中溶解抗壞血酸於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中,再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稀釋至10mL,混勻後即得到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置於4°C下保存;
B、吸取步驟A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5mL,再用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定容至50mL,即得到抗壞血酸使用溶液,然後吸取抗壞血酸使用溶液5m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6%的碘化鉀溶液0.5mL,並滴入質量濃度為I %的澱粉溶液3滴,然後以濃度為0.0OlN的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淡黃色;
C、計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g/mL)= (V1X0.088) /V2=0.0201mg/mL
式中,V1——滴定時所耗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的量(1.14mL) ;V2——所取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0.088-1mL的0.0OlN碘酸鉀標準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量(mg/
mL);
D、取碳酸氫鈉52mg,溶於200mL沸水中,再將2,6-二氯靛酹50mg溶解於上述碳酸氫鈉溶液中,待冷卻至室溫,置於5°C下靜置過夜,次日經過濾後將濾液用水稀釋至250mL,然後搖勻,即得到染料溶液,置於棕色瓶並於4°C下保存;
E、取5mL步驟A所得的抗壞血酸標準溶液,加入質量濃度為I%的草酸溶液5mL,經搖勻後,用步驟D所得染料溶液滴定至混合溶液呈粉紅色並於15秒不褪色為止;
F、計算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T(mg) = (CXV1) /V2=0.1Olmg 式中,C—步驟C所得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濃度(0.0201mg/mL);V1——步驟E所用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5mL) ;V2——步驟E所消耗染料溶液的量(1.0OmL);
G、稱取新鮮板慄果樣100克,加入100克的質量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經陶瓷器皿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30克漿狀樣品,然後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至I克漿狀樣品/毫升草酸,並搖勻得到樣液;
H、在步驟G所得樣液中,按5克/克待測樣品的量加入白陶土去色,再在轉速為25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lOmin,再靜置8min,然後迅速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為止;
1、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VXTXA)/WX 100=33.6mg/100g樣式中,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4.99mL) ;T——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A——稀釋倍數10倍;W——滴定時所取的漿狀樣品中的待測樣品量15g=50%X30。
[0012]下面採用對比試驗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說明。
[0013]試驗組:採用實施例2的植物和方法。
[0014]對照組:採用與實施例2相同的植物,測定維生素C時用現有技術的常規濾法,即使用定性濾紙進行過濾。
[0015]試驗結果見下表所示:
組別I分離過濾時間I整個測定過程時間 I維生素C含量測定值試驗組 20 ?30min 2 ?2.5h_20.5mg/100g 樣_
對照組4?5h6?8h10.lmg/100g樣由上表可知,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能大大縮短提取分析時間,避免維生素C暴露於空氣中造成氧化,防止了維生素C的損失,保全了植物中維生素C的本來含量,所測得維生素C
的含量準確,測量結果精度高。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經過下列各步驟: (1)稱取待測樣品50?100克,加入等質量的質量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經搗碎成漿狀樣品,再稱取10?30克漿狀樣品,然後用質量濃度為I %的草酸溶液將漿狀樣品稀釋至I克漿狀樣品/毫升草酸,並搖勻得到樣液; (2)在步驟(I)所得樣液中,按0.4?5克/克待測樣品的量加入白陶土去色,再在轉速為2000?2500rpm下進行離心分離5?1min,再靜置5?1min,然後迅速吸取上清液,用常規染料溶液滴定直至上清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為止; (3)計算每百克樣品中所含抗壞血酸的毫克數=(VXTXA)/WX 100 式中,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mL) ;T—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毫克數(mg) ;A——稀釋倍數10倍;W——滴定時所取的漿狀樣品中的待測樣品量(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的搗碎是使用除金屬容器以外的器具進行搗碎。
【文檔編號】G01N31/16GK104181274SQ201410460275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耿樹香, 陳海雲, 馬婷, 寧德魯, 張豔麗, 李勇傑, 賀娜, 肖良俊, 徐田 申請人:雲南省林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