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端子座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8:48:21 2
專利名稱:電源端子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類,特別涉及一種電源端子座。
常見的電源端子座內部主要包括有一中央杆體及一接腳金屬片,在端子插入結合後,端子的開孔套合在中央杆體外,而其外側面可接觸到金屬片的彎曲部位,形成接觸導通的狀態,此端子與金屬片的接觸,因端子的圓弧外表面與金屬片的彎折平面間,只形成單一的接觸點,當所需電源的電壓電流增加變化時,會產生接觸不良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端子與金屬片接觸良好的電源端子座。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電源端子座主體及一接腳金屬片,在主體內部設有一中央杆體,以供對合端子的中心孔而互相結合,金屬片的中央設有一與中央杆體平行的溝槽,溝槽的兩側可與端子外弧面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觸點,提高導通效果。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A向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的B-B向剖視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
圖8為圖7中的C-C向剖視示意圖。
1為電源端子座主體、11為中央杆體、2為接腳金屬片、21為溝槽、22為凸部、23為凸弧面、24為凹弧面、3為端子、31為中心孔。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電源端子座主體1、接腳金屬片2,主體1內部設有一中央杆體11,以供對合端子3的中心孔31而互相結合;本實用新型是針對接腳金屬片2的改進,在金屬片2的中央設有一與中央杆體11平行的溝槽21,並在溝槽21的兩側各設有一凸部22,當端子3插入端子座主體1時,端子3的中心孔31迫合於中央杆體11,而其外弧面則頂壓金屬片2,金屬片2的二凸部22恰可彈性貼觸在端子3的外緣,實現兩點接觸,提高導通效果。
如圖5、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其是在金屬片2的溝槽21的內緣面設置形成凸緣面23,因此,端子3在溝槽21的兩側,與凸緣面23也形成兩點接觸。
又如圖7、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其是在金屬片2的溝槽21的內緣面設置形成凹弧面24,端子3與金屬片2之間,形成兩個弧面的接觸,同樣也能提高導通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將金屬片2一分為二的基礎結構下,使端子3與接腳金屬片2之間的接觸,達到有效的連接導通。
權利要求1.一種電源端子座,其包括有電源端子座主體(1)及一接腳金屬片(2),主體(1)內部設有一中央杆體(11),以結合端子(3),其特徵在於接腳金屬片(2)的中央設有一與中央杆體(11)平行的溝槽(21),溝槽(21)兩側各設有可與端子(3)外弧面形成兩個接觸點的凸部(22)。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源端子座,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接腳金屬片(2)的溝槽(21)兩側內緣面設置形成凸緣面(23)。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源端子座,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接腳金屬片(2)的溝槽(21)兩側內緣面設置形成凹弧面(2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源端子座,其是由一電源端子座主體1、接腳金屬片2所組成,其特徵是接腳金屬片2中央設有一與主體內部的中央杆體11平行的溝槽21,溝槽21兩側內緣面可各設置一凸部(22),或形成凸緣面(23)及凹弧面24,當端子3插入主體1後,與金屬片2之間形成多個接觸點,使其具有良好的接觸性,從而提高導通效果。
文檔編號H01R13/02GK2422741SQ0020918
公開日2001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17日
發明者甘信男 申請人:甘信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