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房屋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8:01:36 2
專利名稱:集成房屋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房屋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集成房屋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房屋屋頂結構中,一般將兩塊板體拼接在一起,然後在兩塊板體之間填充水泥、浙青等防止漏水,其施工複雜、周期長且不環保。另外,在房屋的牆體結構中,將兩塊板拼接在一起後,利用水泥將兩塊板粘合在一起,也是操作比較複雜,且容易在板與板之間的連接處開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施工速度的集成房屋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集成房屋結構,包括屋頂以及設置在屋頂下方的牆體,所述牆體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牆板,在相鄰兩塊牆板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通過螺釘與相鄰的兩塊牆板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是,在相鄰兩塊牆板的對接處設置有凹槽,所述連接件設置在凹槽內,在連接件外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的外表面與牆板的外表面齊平。進一步的是,所述屋頂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溝瓦,在溝瓦中部設置有排水溝槽,溝瓦兩側設置有搭接槽,在相鄰兩塊溝瓦的搭接槽之間搭設有蓋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連接件通過螺釘與牆板進行連接,其連接牢固,不會出現牆板之間的縫隙開裂,能提高使用壽命與抗振強度,並能提高施工進度;另外在屋頂的搭建過程中,可先將多塊溝瓦拼接在一起,然後用蓋瓦搭接在相鄰兩塊溝瓦的搭接槽中即可,搭建快速;而當雨水經過屋頂時,可通過排水溝槽進行排水以及搭接槽進行排水,不會從相鄰兩塊溝瓦之間滲漏,適合在各種房屋結構中推廣應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A方向的剖視放大結構圖。圖中標記為溝瓦I、蓋瓦2、排水溝槽3、搭接槽4、牆板5、連接件6、凹槽7、蓋板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I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集成房屋結構,包括屋頂以及設置在屋頂下方的牆體,所述牆體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牆板5,在相鄰兩塊牆板5之間設置有連接件6,所述連接件6通過螺釘與相鄰的兩塊牆板5固定連接。採用連接件6通過螺釘與牆板5進行連接,其連接牢固,不會出現牆板5之間的縫隙開裂,能提高使用壽命與抗振強度,並能提高施工進度。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可將連接件6貼附在相鄰兩塊牆板5的外表面進行連接,作為優選的方式,在相鄰兩塊牆板5的對接處設置有凹槽7,所述連接件6設置在凹槽7內,在連接件6外設置有蓋板8,所述蓋板8的外表面與牆板5的外表面齊平。通過將連接件6置於凹槽7內,並在連接件6外設置蓋板8與牆板5的外表面齊平,可保證整個牆體結構的平整性,提聞牆體的外觀質量。為了提高屋頂結構的施工速度,所述屋頂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溝瓦1,在溝瓦I中部設置有排水溝槽3,溝瓦I兩側設置有搭接槽4,在相鄰兩塊溝瓦I的搭接槽4之間搭設有蓋瓦2。在房屋屋頂的搭建過程中,可先將多塊溝瓦I拼接在一起,然後用蓋瓦2搭接在相鄰兩塊溝瓦I的搭接槽4中即可,搭建快速;而當雨水經過屋頂時,可通過排水溝槽3進行排水以及搭接槽4進行排水,不會從相鄰兩塊溝瓦I之間滲漏。
權利要求1.集成房屋結構,包括屋頂以及設置在屋頂下方的牆體,其特徵是所述牆體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牆板(5),在相鄰兩塊牆板(5)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6)通過螺釘與相鄰的兩塊牆板(5)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房屋結構,其特徵是在相鄰兩塊牆板(5)的對接處設置有凹槽(7),所述連接件(6)設置在凹槽(7)內,在連接件(6)外設置有蓋板(8),所述蓋板(8)的外表面與牆板(5)的外表面齊平。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集成房屋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屋頂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溝瓦(1),在溝瓦(I)中部設置有排水溝槽(3),溝瓦(I)兩側設置有搭接槽(4),在相鄰兩塊溝瓦(I)的搭接槽(4)之間搭設有蓋瓦(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成房屋結構,具有可提高施工速度的特點。該集成房屋結構,包括屋頂以及設置在屋頂下方的牆體,所述牆體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牆板,在相鄰兩塊牆板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通過螺釘與相鄰的兩塊牆板固定連接。採用連接件通過螺釘與牆板進行連接,其連接牢固,不會出現牆板之間的縫隙開裂,能提高使用壽命與抗振強度,並能提高施工進度;另外在屋頂的搭建過程中,可先將多塊溝瓦拼接在一起,然後用蓋瓦搭接在相鄰兩塊溝瓦的搭接槽中即可,搭建快速;而當雨水經過屋頂時,可通過排水溝槽進行排水以及搭接槽進行排水,不會從相鄰兩塊溝瓦之間滲漏,適合在各種房屋結構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E04B1/343GK202627196SQ2012200975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周興和 申請人: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