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彈多管布撒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04 13:49:41 2
滅火彈多管布撒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滅火彈多管布撒器,包括有下架總成、運動車輪,下架總成後端連接有左右大架總成,前端安裝有前支撐,下架總成上通過迴轉支撐部件安裝有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支撐轉動安裝有發射箱,發射箱包括有外箱、內箱,所述的內箱外壁設有與外箱滑動配合的滑塊,外箱內設有導杆,配有瞄準器和控制系統,射擊精度高,發射時覆蓋面積大,能夠有效的控制和撲滅火情,實現快速高效遠距離大面積滅火。發射時,內外箱之間還有緩衝結構發揮作用,提高了森林滅火布撒器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滅火彈多管布撒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滅火彈領域,具體屬於滅火彈多管布撒器。
【背景技術】
[0002]滅火彈多管布撒器(以下簡稱布撒器)主要作用目標是初始火災起火源、難以接近的森林火災,是一種遠距離、快速反應性的高效滅火系統。該系統對於地形險峻、難以接近的森林火災,實現快速高效遠距離大面積滅火,還可以用於大面積的草原火災,起到對火災的遠程快速壓制、撲滅作用。布撒器可編配林業消防部門,也可視情編配森林滅火單位,用於控制直距500m以內,人力難以靠近的森林火災,在森林防火滅火中起到重大作用。
[0003]目前行業內發射迫彈式滅火彈的結構,一般都採用發射管的數量少於6個管,或者未裝瞄準器和控制系統,不能連續發射多發滅火彈,無緩衝結構和牽引結構。
[0004]其缺點:發射管數量少,覆蓋面積小,不能快速的控制火情,未裝瞄準器和控制系統,不能連續發射多發滅火彈,且射擊精度不能保證,對火情的控制有限。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滅火彈多管布撒器,森林滅火器發射管共8個管,可進行單管發射和多管連續發射,可O~65°俯仰,可360°方位旋轉,配有瞄準器和控制系統,射擊精度高,發射時覆蓋面積大,能夠有效的控制和撲滅火情,實現快速高效遠距離大面積滅火。發射時,內外箱之間還有緩衝結構發揮作用,提高了森林滅火布撒器的使用壽命。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滅火彈多管布撒器,包括有下架總成、運動車輪,下架總成後端連接有左右大架總成,前端安裝有前支撐,下架總成上通過迴轉支撐部件安裝有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支撐轉動安裝有發射箱,發射箱包括有外箱、內箱,所述的內箱外壁設有與外箱滑動配合的滑塊,外箱內設有導杆,導杆與內箱導向滑動配合,內箱內固定設有發射管。
[0007]所述的搖架左總成上安裝有角度調節裝置、鎖緊裝置。
[0008]本發明森林滅火器發射管共8個管,可進行單管發射和多管連續發射,可O~65°俯仰,可360°方位旋轉,配有瞄準器和控制系統,射擊精度高,發射時覆蓋面積大,能夠有效的控制和撲滅火情,實現快速高效遠距離大面積滅火。發射時,內外箱之間還有緩衝結構發揮作用,提高了森林滅火布撒器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參見附圖,滅火彈多管布撒器,包括有下架總成1、運動車輪2,下架總成I後端連接有左右大架總成3,前端安裝有前支撐4,下架總成I上通過迴轉支撐部件5安裝有搖架左總成6、搖架右總成7,搖架左總成6、搖架右總成7支撐轉動安裝有發射箱8,發射箱8包括有外箱9、內箱10,所述的內箱外壁設有與外箱滑動配合的滑塊,夕卜箱內設有導杆,導杆與內箱導向滑動配合,內箱內固定設有發射管11,搖架左總成6上安裝有角度調節裝置12、鎖緊裝置。
[0011]發射管用來發射滅火彈,固定在內外箱上;搖架左支撐和搖架右支撐固定在迴轉支撐部件上,並支撐內外箱;角度調節裝置用來調整發射管的俯仰角度,當俯仰角度調整完畢後,可用鎖緊裝置鎖緊,角度不再發生變化;方向機用來調整發射管的方位角度;下架總成固定上面的迴轉支撐部件和下面的運動體部件;左右大架行軍時可以併攏,和運動車輪配合使用,用來拖拽整個森林滅火布撒器,戰鬥時可以左右盆開,和前支撐同時支撐整個森林滅火布撒器,使輪胎不受力;發控器用於檢測、控制整個發射過程。
【權利要求】
1.滅火彈多管布撒器,包括有下架總成、運動車輪,其特徵在於,下架總成後端連接有左右大架總成,前端安裝有前支撐,下架總成上通過迴轉支撐部件安裝有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搖架左總成、搖架右總成支撐轉動安裝有發射箱,發射箱包括有外箱、內箱,所述的內箱外壁設有與外箱滑動配合的滑塊,外箱內設有導杆,導杆與內箱導向滑動配合,內箱內固定設有發射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火彈多管布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搖架左總成上安裝有角度調節裝置、鎖緊裝置。
【文檔編號】A62C27/00GK104069602SQ201410166474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孫斌, 謝銳, 葛瑞榮, 王建, 張鐵軍, 呂仙陽, 胡松濤, 戰繼有, 楊宗祥, 馬超, 谷波, 劉虎 申請人:安徽紅星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綠尚病蟲害防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