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用接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6:32:36 2
專利名稱:焊接用接地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焊器材,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焊接旋轉工件的焊接用接地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旋轉的焊接工件的電焊,通常是採用將地線固定在工件上進行焊接。這種方式在焊接電流大時,由於作為地線的電纜又粗又重,每次固定和拆卸都十分費力。而且由於是對旋轉的工件施焊,隨著工件的旋轉,電纜也會發生纏繞,這種纏繞使電纜發生扭曲,電纜被扭曲後使使用壽命變短。因此,直接將地線固定在工件上進行焊接的方法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電纜的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焊接旋轉工件時不會發生纏繞的焊接用接地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點是,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固定座上的接地機構,所述的接地機構包括基座、連接在基座上的匯流排和設置在基座內的多個導電組件;所述的導電組件各由支承框架、導電體、彈性件和電纜組成,導電體活動套設在支承框架內,彈性件固定在支承框架內並抵壓在導電體上,電纜的一端連接在導電體上,另一端與匯流排相連。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支承框架包括設在中部的導電體孔、連在導電體孔兩側的兩彈性件孔和連在其中一彈性件孔外側的連接孔,在導電體孔和兩彈性件孔的連接面的內端各設有一通槽,外端各設有一限位螺釘;所述的導電體套設在導電體孔內可在導電體孔內往復運動;所述的兩彈性件分別卡套固定在兩彈性件孔內並穿過導電體孔和彈性件孔之間的通槽抵壓在導電體上;所述的連接孔用於通過螺栓與基座相連,將整個導電組件固定在基座上。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導電體包括內端面和外端面、兩寬側面和兩窄側面,其內端面用於連接電纜和與彈性件接觸相連;其外端面用於與焊接工件接觸相連;其兩窄側面各對稱設有一限位槽,該限位槽的外端與外端面貫通,其內端為封閉端,用於通過限位螺釘將導電體限位在支承框架內而不至滑脫。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彈性件各由一卷簧和一彈性夾組成,卷簧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彈性夾包括內夾片和外夾片、開口端和閉合端,卷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彈性夾內夾片的閉合端外側,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時,以其閉合端向內,以其開口端向外,以其卷簧的自由端抵壓在導電體的內端面,卷簧可隨導電體的往復運動而沿彈性夾卷伸。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兩彈性件孔外側面的內端各設有一卡梁,用於將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兩彈性夾的外夾片外側各設有一朝向開口端的卡片,用於將彈性元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
上述焊接用接地裝置,其中,所述的導電體的外端面為曲面。
本實用新型的焊接用接地裝置由於採用了能與焊接工件保持彈性接觸的接地機構,當焊接工件旋轉時不會發生電纜線的纏繞,因而可以大大減輕電焊工的勞動強度、提高電焊工作效率、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很有實用價值。
通過以下實施例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具體結構特點和優點,其中,附圖為圖1是本實用新型焊接用接地裝置及其接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導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承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導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焊接用接地裝置,包括固定座1和接地機構2,接地機構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與焊接工件接觸相連。本實施例的固定座1包括底板11、連杆12、氣缸13和氣動開關14。用於通過一氣壓傳動系統使接地機構2接觸或脫離焊接工件。接地機構2通過其導電體與焊接工件相連,通過其電纜線與電焊機相連。
請繼續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中的接地機構2包括基座21、連接在基座上的匯流排22和設置在基座內的多個導電組件23。
請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中的導電組件23各由一支承框架231、一導電體232、兩彈性件233和兩組電纜234組成。導電體232套設在支承框架231內可在支承框架231內作前後往復運動。兩彈性件233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231內並抵壓在導電體232上,兩組電纜234的一端連接在導電體232上,另一端用於與匯流排22相連,用於通過匯流排22與電焊機相連。
請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承框架231包括設在中部的導電體孔2311、連在導電體孔兩側的兩彈性件孔2312和連在其中一彈性件孔外側的連接孔2313,兩彈性件孔2312外側面的內端各設有一卡梁23121,用於將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在導電體孔2311和兩彈性件孔2312的連接面的內端各設有一通槽2314,外端各設有一限位螺釘(未圖示)。導電體232套設在導電體孔2311內可在導電體孔內往復運動,並由限位螺釘限位在導電體孔內;兩彈性件233分別卡套固定在兩彈性件孔2312內並穿過導電體孔和彈性件孔之間的通槽2314抵壓在導電體232上;連接孔2313用於通過螺栓與基座相連,將整個導電組件固定在基座上。
請參見圖4,本實用新型中的導電體232包括內端面2321和外端面2322、兩寬側面2323和兩窄側面2324,其內端面用於連接電纜和與彈性件接觸相連;其外端面為曲面,用於與焊接工件接觸相連;其兩窄側面各對稱設有一限位槽23241,該限位槽的外端與外端面貫通,其內端為封閉端,用於通過限位螺釘將導電體限位在支承框架內而不至滑脫。
請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件233各由一卷簧2331和一彈性夾2332組成,卷簧2331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彈性夾包括內夾片和外夾片、開口端和閉合端,兩彈性夾的外夾片外側各設有一朝向開口端的卡片23321,用於將彈性元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卷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彈性夾內夾片的閉合端外側,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時,以其閉合端向內,以其開口端向外,以其卷簧的自由端抵壓在導電體的內端面,卷簧可隨導電體的往復運動而沿彈性夾卷伸。
權利要求1.一種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固定座上的接地機構,所述的接地機構包括基座、連接在基座上的匯流排和設置在基座內的多個導電組件;所述的導電組件各由支承框架、導電體、彈性件和電纜組成,導電體活動套設在支承框架內,彈性件固定在支承框架內並抵壓在導電體上,電纜的一端連接在導電體上,另一端與匯流排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承框架包括設在中部的導電體孔、連在導電體孔兩側的兩彈性件孔和連在其中一彈性件孔外側的連接孔,在導電體孔和兩彈性件孔的連接面的內端各設有一通槽,外端各設有一限位螺釘;所述的導電體套設在導電體孔內可在導電體孔內往復運動;所述的兩彈性件分別卡套固定在兩彈性件孔內並穿過導電體孔和彈性件孔之間的通槽抵壓在導電體上;所述的連接孔用於通過螺栓與基座相連,將整個導電組件固定在基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電體包括內端面和外端面、兩寬側面和兩窄側面,其內端面用於連接電纜和與彈性件接觸相連;其外端面用於與焊接工件接觸相連;其兩窄側面各對稱設有一限位槽,該限位槽的外端與外端面貫通,其內端為封閉端,用於通過限位螺釘將導電體限位在支承框架內而不至滑脫。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件各由一卷簧和一彈性夾組成,卷簧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彈性夾包括內夾片和外夾片、開口端和閉合端,卷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彈性夾內夾片的閉合端外側,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時,以其閉合端向內,以其開口端向外,以其卷簧的自由端抵壓在導電體的內端面,卷簧可隨導電體的往復運動而沿彈性夾卷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彈性件孔外側面的內端各設有一卡梁,用於將彈性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彈性夾的外夾片外側各設有一朝向開口端的卡片,用於將彈性元件卡套固定在支承框架內。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用接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電體的外端面為曲面。
專利摘要一種焊接用接地裝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固定座上的接地機構。其接地機構由基座、匯流排和多個導電組件組成。導電組件各由支承框架、導電體、彈性件和電纜組成。導電體在彈性件的作用下可與焊接工件保持彈性接觸。本實用新型的焊接用接地裝置由於採用了能與焊接工件保持彈性接觸的接地機構,當焊接工件旋轉時不會發生電纜線的纏繞,因而可以大大減輕電焊工的勞動強度、提高電焊工作效率、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很有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B23K9/32GK2640683SQ0323262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如榮, 許為平 申請人:上海富士工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