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拉可以看電影嗎(同一部電影為啥豆瓣)
2023-06-04 05:23:50 1
搜評分,已是人們選電影的標準動作了。大多數時候,評分對觀影體驗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我們也都看過 5 分的好片,以及 8 分的爛片,不得不追問一下——這些分數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主流評分平臺豆瓣、格瓦拉、IMDb 在評分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請看四部電影在三個平臺上的評分:
《最後的巫師獵人》
豆瓣:5.8 格瓦拉:7.9 IMDb:6.0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豆瓣:7.3 格瓦拉:8.1 IMDb:8.4
《碟中諜4:幽靈協議》
豆瓣:8.3 格瓦拉:8.8 IMDb:7.4
《捉妖記》
豆瓣:7.0 格瓦拉:8.8 IMDb:6.2
很奇怪吧?格瓦拉在上述電影中給出的評分都是最高的,豆瓣和 IMDb 除了在《最後的巫師獵人》中給出了近似的評分,另外兩部中差異接近 1 分——這是不小的差別,畢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是否值得看」的分數底線。
熟悉的老豆瓣
豆瓣 CEO 阿北於去年底解釋過豆瓣的評分機制,他稱之為「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由於豆瓣不能購票,評分人群是純粹為分享觀點而評價,可以粗略認為豆瓣電影評分來自一個有一定電影評判知識、又樂意點評電影的「愛好者評審團」。豆瓣的評分算法簡單粗暴,用阿北原話說:
算術平均數每隔「若干分鐘」抓取一次數據我還寫過計算豆瓣評分的最早的幾版代碼(不難,加起來除下人數)……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關於水軍的問題,阿北的解釋是:「水軍是有的,但豆瓣評分很難刷得動。」意思是,水軍的作用僅限於上映推廣期,後期大量評論湧入後水軍的影響可以忽略。知乎有一個獲得 7000 贊同的回答精闢地指出了豆瓣評分的正確理解方式:
新興的格瓦拉
格瓦拉與豆瓣最大的區別在於,豆瓣是愛好者社區起家,而格瓦拉是賣票起家,這就構成了評審團的屬性差異。可以認為格瓦拉評審團比豆瓣更加大眾化(不那麼文藝),用戶更多是根據觀影的抽象體驗評價影片。很難說這個差異有多大,但有一個特點是公認的——格瓦拉評分比較高。
據格瓦拉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評分規則有這些特點:
影片初始評分為 7 分,當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則開始顯示變化格瓦拉評分代表購票用戶的評分,非購票用戶會被獨立記錄對購票用戶的評分採用權重算法,具體無可奉告不難看出,格瓦拉評分機制是為賣票而生的。在初始的分值鎖定規則下,7 分成為了大多數片子的安全底線,不至於這也解釋了格瓦拉普遍較高的評分。當然,格瓦拉本質就是一款購票應用而不是電影社區,因此分數雖然缺乏絕對公正性,在自己平臺內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國際的 IMDb
IMDb 是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的縮寫,始於 1990 年,是一個國際權威性的電影點評網站。它採用的算法比上述兩家都要神秘一點。主要特點如下:
每部電影至少要收到 5 個投票才會顯示評分用戶可以反覆投票,但網站只記錄最新的一個網站重新抓取數據間隔不超過 24 小時(似乎比豆瓣周期要長)網站裡寫得明白:「我們不會簡單地把評分加起來除以總票數,我們用的是加權平均數。」
為了避免人為操縱票數,保持投票系統的公正性,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公布加權算法的細節。但請放心,這裡不會有偏見。
儘管每部電影的評分算法無可奉告,IMDb 解釋了他們在 TOP 250 榜單中使用的貝葉斯算法(公式請跳原網頁)。此外,TOP 250 只允許有一定評論歷史的「老用戶」參與該榜單的投票。據知友陳博學介紹,算法背後是這麼個原理:
電影 A,十個人看過,全部評分均為 10 分; 電影 B,十萬個人看過,評分平均值為 9.8 分。
請問你願意相信哪部電影更加優秀??貝葉斯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避免讓電影 A 的最終得分會超過 B。
當然啦,再複雜的算法也擋不住刷票,尤其是狂熱的粉絲自發的刷票。例如說《蝙蝠俠:黑暗騎士》就曾被粉絲刷上榜首(下圖),但這個第一隻維持了幾天,很快《肖申克的救贖》又重新登頂並維持至今(共計收到近 160 萬票)。
你的眼睛高於一切評分
總之,評分的區別來自於四個方面的原因:
用戶屬性評分算法評分數量無可奉告近幾年來國內上映的電影品質與院線硬體都有明顯提升,不少人已經把去電影院當成每周的必修功課。各平臺評分機制各有不同,都嘗試給出一個能反應觀眾評價的指標;而每個人觀影的訴求也不同——消磨時間、約會、品鑑、學習,各有所愛。因此大可不必拘泥於評分,用自己的眼睛去享受電影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最後的巫師獵人》、《肖申克的救贖》、《蝙蝠俠:黑暗騎士》、IMDb、知乎
PS:感謝 shaq21 指出,原電影海報插圖誤用了《黑暗騎士崛起》,現已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