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1:22:46 2
專利名稱: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雨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關於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及處理。
背景技術:
目前,水處理問題已是環保領域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水處理一般包括汙水處 理和初期雨水處理,就處理的方案而言,採用生物法處理應當說是優選方案。近二十年來, 人們開始關注並研究溼地處理水的課題。名稱為「富營養化河、湖水體與初期雨水複合人工溼地處理系統」(公開號 CN1935700A)的中國專利文獻,其方案要點就是通過人工溼地對富營養化河、湖水體與初 期雨水進行處理,該方案包括兩個進水通道,一個接初期雨水收集系統,另一個接富營養化 河、湖水體,該文獻還公開了有關人工溼地的相關方案,同時對人工溼地的構成方案也進行 了適當說明。該文獻顯然僅限於解決富營養化河、湖水體與初期雨水的處理問題,並未公開 如何對初期雨水實施收集的技術方案,同時將人工溼地建設於河、湖岸邊,未涉及有關城鎮 雨水的收集與處理問題。名稱為「湖濱區初期雨水收集、分流及生態淨化集成系統」(公開號CN1635227A) 的中國專利文獻,記載了以下技術方案,在雨水截流溝中敷設雨水集流管,在連接到雨水分 流井一側進水管中,再經過一系列的管路和雨水調節池連通,雨水調節池的底部敷設管路 連接到人工溼地進水井中,再由人工溼地進水井依次進入第一 四級人工溼地進行雨水處 理,然後將處理後的水體排至湖泊。由此可見,該對比文獻公開的技術方案主要包括兩個方 面,其一是將雨水實施收集;其二就是改進人工溼地的構成。由上述文獻公開的技術方案可知,現有技術均未涉及有關城鎮雨水的收集與處理 問題,尤其是未涉及市政道路建設與初期雨水收集、處理方面的問題。當然也有少量文獻公開了有關路面雨水的利用與處理等方面的技術方案如名稱 為「路面雨水循環利用裝置」(公開號CN201517235U)、「雨水處理新工藝-道路生物處理 法」(公開號CN101531423A)的專利文獻,前者主要是解決雨水的利用,後者則是在路面磚 與土壤層之間布置了生物濾料層的方式對雨水進行處理。同樣,該上述兩方案同樣未涉及市政道路建設與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的問題。同時,經檢測,道路環境的初期雨水的指標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市政道路的行車道(10)和/或人行道(20)上設置雨水收集單元,行車道(10)或人行道00)外側順延設置人工溼地(30),雨水 收集單元經輸水單元將雨水連通到人工溼地(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行車道(10)的 雨水收集單元包括雨水收水井(11),雨水收水井(11)位於行車道(10)的邊緣處且沿道路 長度方向間隔布置,雨水收水井(11)與人工溼地(30)之間經由管道構成的輸水單元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人行道(10)的 雨水收集單元包括鋪磚路面(21),鋪磚路面的寬度方向呈小角度傾斜,鋪磚路面 較低的外側位於人工溼地(30) —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人行道(10)的 雨水收集單元包括鋪磚路面(21),鋪磚路面選用生態透水磚鋪設,鋪磚路面下方 自上而下依次為級配碎石層0 及土基層,級配碎石層0 與管路Gl)的一端相連,管 路Gl)的另一端與人工溼地(30)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人 工溼地(30)沿著行車道(10)和/或人行道00)的長度方向順延布置,人工溼地(30)是 由整體呈淺池狀溼地單元相互串聯構成,相鄰溼地單元之間設置溢流堰(31)。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雨水收水 井(11)靠近行車道(10)邊沿的路側石(1 布置,雨水收水井(11)與人工溼地(30)之間 有管路GO)連通,構成輸水單元的管路GO) —端連接在雨水收水井(11)的下部靠近井底 處,另一端連接到人工溼地(30)內。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鋪磚路面 選用大地磚鋪設,鋪磚路面下方依次為結構層(23)、素土層。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鋪磚路面的寬度方向呈小角度傾斜,鋪磚路面較低的內側位於行車道(10) —側,所述的級配 碎石層0 靠近行車道(10) —側的下部設置盲溝021),盲溝021)截面呈漏鬥狀,管路 (41)的一端位於盲溝021)內,另一端與雨水收水井(11)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鋪磚路面(21)的寬度方向的傾斜角度為2%,鋪磚路面下方自上而下依次為結構層(23)、素土 層。
10.根據權利要求4或8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鋪磚路面 (21)的寬度方向的傾斜角度為2%,鋪磚路面下方自上而下依次為透水粘結找平層a、 級配碎石層(22)、素土層。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構成人工溼地 (30)的溼地單元沿道路方向的長度與雨水收水井(11)間隔的距離對應,每個雨水收水井 (11)與溼地單元之間設置一個連通管路(40),管路00)連接到相應溼地單元的上遊,下遊 端的溼地單元與市政雨水管網相連。
12.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鋪磚路面選用生態透水磚鋪設段(21A)和大地磚鋪設段(21B)相間布置,透水磚鋪設段OlA)的鋪 設長度與大地磚鋪設段OlB)的鋪設長度相比較短,透水磚鋪設段(21A)與其相鄰的大地磚鋪設段(21B)之間以微坡或微地形過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雨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關於城市道路的雨水處理。本發明包括在市政道路的行車道和/或人行道上設置雨水收集單元,行車道或人行道外側順延設置人工溼地,雨水收集單元經輸水單元將雨水連通到人工溼地,從而提供一種兼顧市政道路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路面初期雨水處理系統。
文檔編號E01C11/22GK102080395SQ20111002302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夏明軍, 孫金龍 申請人:合肥市濱湖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