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4:56:31 1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化肥領域,尤其是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
背景技術:
化學肥料簡稱化肥,用化學和(或)物理方法製成的含有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的肥料。也稱無機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微肥、複合肥料等。它們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點:成分單純,養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勁猛;某些肥料有酸鹼反應;一般不含有機質,無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學肥料種類較多,性質和施用方法差異較大。
化肥在農業以及苗木種植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為植株的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元素,但同時在化肥市場中,各種化肥的產品種類比較單一,營養成分單一,使得化肥使用後效果一般,針對性差,有待加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配方科學合理、簡單,成本低廉,取材環保,無激素、無殘留,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30-55份、尿素25-35份、草灰10-15份、腐熟鋸末18-28份、磷酸二甲酯10-15份、氮肥5-12份、池塘汙泥10-14份、唑啉草酯5-8份、礦物質1-5份、硫酸銅2-7份、珍珠粉2-8份、益生酶2-5份、氯化鉀3-6份、硅藻土2-5份、蒙脫石3-6份、微量元素添加劑0.5-2份和增效劑1-3份。
優選的,上述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48-55份、尿素30-35份、草灰12-15份、腐熟鋸末23-28份、磷酸二甲酯12-15份、氮肥10-12份、池塘汙泥12-14份、唑啉草酯7-8份、礦物質4-5份、硫酸銅4-7份、珍珠粉5-8份、益生酶3-5份、氯化鉀5-6份、硅藻土4-5份、蒙脫石5-6份、微量元素添加劑1-2份和增效劑2-3份。
優選的,上述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48份、尿素30份、草灰12份、腐熟鋸末23份、磷酸二甲酯12份、氮肥10份、池塘汙泥12份、唑啉草酯7份、礦物質4份、硫酸銅4份、珍珠粉5份、益生酶3份、氯化鉀5份、硅藻土4份、蒙脫石5份、微量元素添加劑1份和增效劑2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化肥配方科學合理、簡單,成本低廉,取材環保,無激素、無殘留,長期使用不但可防止化肥對土壤的板結危害,還能對土壤起調理作用,並引入微量元素,提供了苗木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生長速度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30-55份、尿素25-35份、草灰10-15份、腐熟鋸末18-28份、磷酸二甲酯10-15份、氮肥5-12份、池塘汙泥10-14份、唑啉草酯5-8份、礦物質1-5份、硫酸銅2-7份、珍珠粉2-8份、益生酶2-5份、氯化鉀3-6份、硅藻土2-5份、蒙脫石3-6份、微量元素添加劑0.5-2份和增效劑1-3份。
實施例2
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30-55份、尿素25-35份、草灰10-15份、腐熟鋸末18-28份、磷酸二甲酯10-15份、氮肥5-12份、池塘汙泥10-14份、唑啉草酯5-8份、礦物質1-5份、硫酸銅2-7份、珍珠粉2-8份、益生酶2-5份、氯化鉀3-6份、硅藻土2-5份、蒙脫石3-6份、微量元素添加劑0.5-2份和增效劑1-3份。
實施例3
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48份、尿素30份、草灰12份、腐熟鋸末23份、磷酸二甲酯12份、氮肥10份、池塘汙泥12份、唑啉草酯7份、礦物質4份、硫酸銅4份、珍珠粉5份、益生酶3份、氯化鉀5份、硅藻土4份、蒙脫石5份、微量元素添加劑1份和增效劑2份。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苗木用綠色高效化肥,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組成:幹畜禽糞便30‑55份、尿素25‑35份、草灰10‑15份、腐熟鋸末18‑28份、磷酸二甲酯10‑15份、氮肥5‑12份、池塘汙泥10‑14份、唑啉草酯5‑8份、礦物質1‑5份、硫酸銅2‑7份、珍珠粉2‑8份、益生酶2‑5份、氯化鉀3‑6份、硅藻土2‑5份、蒙脫石3‑6份、微量元素添加劑0.5‑2份和增效劑1‑3份。本發明化肥配方科學合理、簡單,成本低廉,取材環保,無激素、無殘留,長期使用不但可防止化肥對土壤的板結危害,還能對土壤起調理作用,並引入微量元素,提供了苗木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生長速度快。
技術研發人員:劉秀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譽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8.01
技術公布日: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