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5:49:46 1
專利名稱: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金領域燒結設備的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鋼鐵冶煉中,燒結球團生產是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為高爐煉鐵提供優質的原料。 為了提高燒結過程中的能量利用率,燒結球團工作者都一直在努力,探索了很多辦法。需要把裝在有物料的臺車與物料共同進入密封體內進行燒結。如專利號為02243431. 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節能型無漏風燒結機,由臺車及其底下的風箱構成,其所述臺車的兩側外設有仁型固定密封板,上部設有中間接有熱風引流管的熱風屏蔽罩,兩側內設有豎向密封板,所述C型固定密封板上端部和熱風屏蔽罩邊沿部相連接,所述匚型固定密封板的下端部與所述風箱連接。密封體包括位於臺車兩側的C型固定密封板和位於密封體的端部的密封板。如圖I所示,現有技術的密封體的密封板都是固定的,為防止運動的臺車在進出密封體時產生碰撞,密封體端部的密封板與臺車的車體之間設有一定的縫隙,該縫隙造成密封體端部產生嚴重漏風,嚴重降低了密封體的密封效果。此外,該端部的密封板還設有供臺車的車輪通過的下部空間,也沒有設任何密封,同樣造成嚴重漏風。實用新型內容[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既可以與臺車接觸,防止密封體的端部漏風,又不會對臺車產生碰撞,影響其運動。[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 包括相對設置於所述密封體端部的兩個密封板,所述兩個密封板的上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體通過的上部空間,下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輪通過的下部空間,所述端部密封裝置還包括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上部的上柔性密封體和/或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下部和/或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柔性密封體,所述上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密封板上部與所述車體側面之間的縫隙,所述下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下部空間。[0005]作為優選,所述上柔性密封體伸向所述車體的側面。[0006]作為優選,所述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下部的下柔性密封體伸向地面或所述臺車車輪端面。[0007]作為優選,所述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柔性密封體伸向上方。[0008]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上柔性密封體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0009]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下柔性密封體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0010]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密封板為形的臺階狀。[0011]本實用新型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通過設置上柔性密封體和下柔性密封體,可實現對密封體端部的全面密封,降低漏風率;並且上柔性密封體與車體之間為柔性接觸,下柔性密封體在車輪通過時被掀起,待車輪通過後再落下以密封下部空間,不影響臺車的運行。
[0012]圖I為現有技術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示意圖;[0013]圖2為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的示意圖;[0014]圖3為圖2的側視示意圖。[0015]附圖標記說明[0016]I-車體 12-車輪[0017]3-密封板 5-上柔性密封體 6-下柔性密封體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0019]如圖2和圖3所示,在圖3中,虛線部分表示的是車體I進入到全密封體內的情形。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包括相對設置於密封體端部的兩個密封板3,兩個密封板3的上部形成供臺車的車體I通過的上部空間,下部形成供臺車的車輪12通過的下部空間;所述端部密封裝置還包括一端固定於密封板3的上部的上柔性密封體5,和一端固定於密封板3的下部的下柔性密封體6。所述上柔性密封體5 伸向所述車體I的側面,用於封閉所述密封板3的上部與車體I側面之間的縫隙;所述下柔性密封體6伸向地面,用於封閉所述下部空間。上柔性密封體5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下柔性密封體6也可以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上述材料均具有柔性的特點,既能與車體I形成緊密接觸而對車體I和密封板3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又不影響車體I的運動。此外,下柔性密封體6採用柔性材料,在車輪12未經過該密封體的端部時,下柔性密封體6垂下,與地面接觸,形成密封,在車輪12經過時,下柔性密封體6被部分掀起以便車輪12通過,待車輪12通過後, 下柔性密封體6再垂下,與地面接觸。本實施例通過設置上柔性密封體5和下柔性密封體 6,可實現對密封體端部的全面密封,降低漏風率;並且由於上柔性密封體5與車體I之間為柔性接觸,下柔性密封體6在車輪12通過時被掀起,待車輪12通過後再落下以密封下部空間,不影響臺車的運行。[0020]作為本實施例的一個可選方案,所述下柔性密封體6還可以伸向臺車車輪端面; 另外,所述下柔性密封體6也可以固定在地面上伸向上方,甚至在地面上和密封板3的下部均安裝下柔性密封體6,以取得更好的密封效果。[0021]如圖2所示,密封板3為「V』形的臺階狀,即密封板3上部之間的距離較小,形成可供車體I通過的上部空間,密封板3的下部之間的距離較大,形成供車輪12通過的下部空間。這樣的密封板3的形狀設計,使得密封板3與車體I側面之間的縫隙較小,減小了上柔性密封體5的使用量,密封效果較好,並且成本和消耗均較低。4[0022]當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相對設置於所述密封體端部的兩個密封板,所述兩個密封板的上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體通過的上部空間,下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輪通過的下部空間,所述端部密封裝置還包括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上部的上柔性密封體和/或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下部和/或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柔性密封體,所述上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密封板上部與所述車體側面之間的縫隙,所述下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下部空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柔性密封體伸向所述車體的側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下部的下柔性密封體伸向地面或所述臺車車輪端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柔性密封體伸向上方。
5.如權利要求I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柔性密封體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6.如權利要求I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柔性密封體為鋼絲、玻璃絲、耐火材料絲、橡膠、磁性吸附塊、薄鋼板或耐高溫的不透氣的布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7.如權利要求I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供臺車進出的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板為「 S 」形的臺階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供臺車進出的全密封體的端部密封裝置,包括相對設置於所述密封體端部的兩個密封板,所述兩個密封板的上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體通過的上部空間,下部形成供所述臺車車輪通過的下部空間,所述端部密封裝置還包括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上部的上柔性密封體和/或一端固定於所述密封板下部和/或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下柔性密封體,所述上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密封板上部與所述車體側面之間的縫隙,所述下柔性密封體用於封閉所述下部空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上柔性密封體和下柔性密封體,可實現對全密封體端部的全面密封,降低漏風率。
文檔編號F27B21/08GK202814083SQ20122040559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高彥 申請人:高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