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必搜的9部電影(上映1天點擊量超千萬)
2023-06-04 05:45:47 1
7月1日,騰訊視頻悄悄獨家上線了一部主旋律網絡電影《倖存者1937》。
粗略地掃一眼演員表,沒有認識的,可24小時之後,這部電影衝上了網絡電影榜的霸屏榜首,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31.43%,領跑其他同期網絡電影N個等級。
這部劇到底有多好?有多感人?一時間影評文章無數。但巫月覺得,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是對於「恐懼」的描述。
這種「恐懼」,在電影裡集中展現在小戰士憨娃的身上。
大戰一觸即發,接連的炮火轟炸著我軍的陣地。一個戰士被炸飛了,血肉模糊地躺在憨娃的面前,那大概是第一次,憨娃感覺自己離死亡如此近。
死亡的氣息撲面而來,恐懼的壓迫感從內心上湧。憨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思想,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窒息感。
本能的反應驅使著憨娃的雙腳開始行走,一個老兵大喊:「你不要命了!」
可此時的憨娃,兩耳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
被救下的憨娃躲在戰壕裡,渾身發抖。他不知所措地望著周圍,雙手緊緊握著子彈。
機槍手的子彈打完了,接連喊了幾聲:「換彈匣!」
憨娃這才意識到,自己應該去幫助戰友換彈匣。他用最快的速度站起來,跑到戰友身邊更換彈匣。但換完之後,機槍根本打不出子彈。
緊張和恐懼的壓力下,憨娃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個彈匣究竟是不是換好了,他完全不知道。
16歲,這個我們正在校園裡朗朗讀書的年紀,憨娃面對的卻是真刀真槍的戰場。硝煙的味道對於憨娃來說,早已變成了麻醉劑,封住了他所有正常的舉止,除了發抖。
憨娃冒雨追上小分隊,冉隊長問他為什麼在這裡時,憨娃抽搐地回答:我爹娘都讓鬼子殺了,這世上沒什麼親人了。
憨娃和徐成找船,被日軍偷襲。徐成不幸中彈身亡,憨娃哭著想抓住徐成的身體,卻怎麼也抓不住。
一顆子彈,就嚇得他鬆開手,躲在了船篷後面。
然而,就是這樣不敢與「恐懼」抗衡的憨娃,在他前進的道路上,每次,都做出了最令人折服的決定。
7個人對抗火力強大的日軍,護送鄭忠到安全區,其實就等同於「敢死隊」。選擇了接受命令,也就選擇了以命換命。
憨娃由於年紀小,冉隊長並沒有要求他去,是憨娃,自己選擇了這條路。
總是跟在戰友們身後的憨娃,第一次單獨執行的任務,是保護好受傷的鄭忠。當機槍掃射到他們的時候,他躍身擋在了鄭忠的面前,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了鄭忠的堡壘。
沒有誰生來就是無畏生死的,沒有哪個英雄就應該不懼死亡。
害怕、恐懼,是人的天性。那看起來無所畏懼的英雄,也曾用盡力氣,將內心的恐懼掩埋。
真的,不信你看大崗。
大崗的臉上從來不會露出「害怕」的字樣,他總是衝在最前面,說著最粗最狠的話。
但細細觀察,你會發現,大崗總是在吃。
槓子爺給了他們兩塊玉米面鐵餅,吃得最歡的是大崗。到了碉堡,大崗翻出了日軍儲備的罐頭,一口氣就吃了好幾罐。
因為那樣的處境下,只有感覺到餓,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活著。
也只有不斷地吃,才能壓得住「赴死」的恐懼。
吃飽了,好上路。
如果說主旋律影視劇中那些從容就義的鏡頭,總是令我們無限感懷的話,那麼《倖存者1937》裡,這些與「恐懼」抗衡的小人物,更是一舉一動都戳進了心裡。
電影的開頭,有一隻螞蟻。它曾被冰封在遼闊的草原上,也曾快速地爬上槍柄。
這一層隱喻,或許正是對應了影片中這些「渺小」的英雄,縱使有著再多的弱點,終將用最堅定的信仰,形成燎原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