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20:27:06 1
專利名稱: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
背景技術:
烏龍茶的製作過程依次為採摘 曬青 晾青 搖青 殺青 揉捻 速包 包揉 松包 烘乾 成品茶。具體生產過程中,殺青後的茶葉還未成型,此時將其包在特製的布裡(俗稱茶巾),利用速包機把殺青好的茶葉緊包成球狀,速包機雖然已經半自動化,但仍需大量人力配合使用;將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機中進行揉捻使茶葉成型;茶球在緊包的狀態下在揉捻機中滾動,裡面的葉子受到擠壓會慢慢形成顆粒狀;經過十幾遍的速包 包揉 松包的反覆循環操作,烏龍茶的葉子逐漸形成顆粒狀。然而這樣的重複過程不但需要消耗很長時間(一個茶包一般需要4個小時,如果茶包多將會消耗更多的時間),而且繁瑣,耗費人力、物力,效率也不高。同時由於耗費人力,時間長,茶葉質量難以保持,同時不易成顆粒狀。而且速包機加工全程需要工人參與,自動化水平低,安全係數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上述方面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由底板、後壓板、右壓板、上壓板、左端板和前端板構成,底板的頂端設有垂直放置的後壓板,後壓板的右端設有與後壓板垂直的右壓板,右壓板的前側面設有與右壓板垂直的上壓板,上壓板的左端垂直設在後壓板上;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端板和前端板,左端板的右端垂直連接在前端板的左側面上;所述後壓板、右壓板、上壓板以及左端板的一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第四驅動機構,前端板的一側設有第一凸輪機構和第二凸輪機構,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以及第四驅動機構的一端分別設有第一馬達、第二馬達、第三馬達、第四馬達。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安裝在第一焊接件上,第三驅動機構安裝在第二焊接件上,第一焊接件設在後壓板一側並與後壓板固定,第二焊接件設在右壓板一側並與右壓板固定, 第一驅動機構和第四驅動機構均設在機架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以及第四驅動機構為螺旋機構、 液壓油缸、直線電機或直線馬達機構、齒輪齒條機構、曲柄滑塊機構或氣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自動化水平高;安全係數高;加工時間短,有利於茶葉質量保持,縮短了揉搓揉制時間,保持更鮮的天然滋味;實現三維等速率壓縮;加工好的茶葉呈顆粒狀,當加工次數多,茶葉顆粒可趨向於球體狀,茶葉更美觀。
[0009]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的後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的前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中成型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架;2、成型槽;3、底板;4、後壓板;5、右壓板;6、上壓板;7、左端板;8、前端板;9、第一驅動機構;10、第二驅動機構;11、第三驅動機構;12、第四驅動機構;13、第一凸輪機構;14、第一馬達;15、第二馬達;16、第三馬達;17、第四馬達;18、第一焊接件;19、第二焊接件;20、第二凸輪機構;21、導軌;22、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廣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 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有成型槽2,所述成型槽2由底板3、後壓板4、右壓板5、上壓板6、 左端板7和前端板8構成,底板3的頂端設有垂直放置的後壓板4,後壓板4的右端設有與後壓板4垂直的右壓板5,右壓板5的前側面設有與右壓板5垂直的上壓板6,上壓板6的左端垂直設在後壓板4上;所述底板3的前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端板7和前端板8,左端板 7的右端垂直連接在前端板8的左側面上;所述後壓板4、右壓板5、上壓板6以及左端板7 的一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第四驅動機構12, 前端板8的一側設有第一凸輪機構13和第二凸輪機構20,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 10、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四驅動機構12的一端分別設有第一馬達14、第二馬達15、第三馬達16、第四馬達17。所述第二驅動機構10安裝在第一焊接件18上,第三驅動機構11安裝在第二焊接件19上,第一焊接件18設在後壓板4 一側並與後壓板4固定,第二焊接件19 設在右壓板5 —側並與右壓板固定,第一驅動機構9和第四驅動機構12均設在機架1上。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四驅動機構12為螺旋機構、液壓油缸、直線電機或直線馬達機構、齒輪齒條機構、曲柄滑塊機構或氣缸。具體使用時,可以用驅動機構代替第一凸輪機構13和第二凸輪機構20,該驅動機構與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第四驅動機構12相同。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1)成型機初始化啟動第一馬達14,在連接後壓板4的第一驅動機構9作用下,後壓板4向後移動到復位位置;啟動第二馬達15,在連接右壓板5的第二驅動機構10作用下,右壓板5向右移動到復位位置;啟動第三馬達16,在連接上壓板6的第三驅動機構11作用下,上壓板6上升到復位位置;啟動第四馬達17,在連接左端板7的第四驅動機構12作用下,左端板7向上移動到復位;前端板8通過第一凸輪機構13配合右壓板5向右移動到復位位置,然後前端板8 通過第二凸輪機構20配合左端板6向上移動到復位位置;此時,當所有板復位到各個相應位置,形成成型槽2。(2)投入茶葉將茶葉炒青葉均攤在成型槽2內,然後啟動第三馬達16,在連接上壓板6的第三驅動機構11作用下,上壓板6下降到指定位(此時上壓板6與底板3、後壓板4、右壓板5、左端板7、前端板8構成成型腔(三維壓縮腔));(3)壓縮烏龍茶茶葉同時啟動第一馬達14、第二馬達15、第三馬達16、第四馬達17,在第一驅動機構9、 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第四驅動機構12作用下;後壓板4向前移動壓縮烏龍茶茶葉;右壓板5向左移動壓縮烏龍茶茶葉,同時通過第一焊接件18配合後壓板4向前移動;上壓板6向下移動壓縮烏龍茶茶葉,同時通過第二焊接件19配合右壓板5向左移動以及通過第一焊接件18和第二焊接件19配合後壓板4向前移動;上壓板6壓縮茶葉,茶葉對上壓板6的反作用力,經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二焊接件19傳遞到右壓板5。右壓板5壓縮茶葉,茶葉對右壓板5的反作用力以及上壓板6傳遞來的作用力,經第二驅動機構10,傳遞給第一焊接件18,第一焊接件18將作用力的一部分傳給後壓板4(後壓板經第一驅動機構9傳給機架1),另一部分經線性導軌的滑槽22傳給導軌21,然後傳給機架1。左端板7向下移動;前端板8通過第一凸輪機構13配合右壓板5向左移動;同時前端板8通過第二凸輪機構20配合左端板7向下移動;壓縮過程;三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同時壓縮,形成三維立體壓縮,三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壓縮速率相同時,即球體壓縮,與速包機、平板包揉機功能等效,當擠壓(壓縮)到位時,茶葉形成方形茶團。(4)取出烏龍茶茶團同時啟動第一馬達14、第二馬達15、第三馬達16、第四馬達17,在第一驅動機構9、 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第四驅動機構12作用下,使得各個壓縮板復位;然後再啟動第四馬達17,在第四驅動機構12作用下,使得左端板7向下移動到指定位置,同時前端板8通過第二凸輪機構20配合左端板7向下移動;此時,左端板7和前端板8的上表面低於底板3上表面;取出方形茶團。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有成型槽(2),其特徵在於所述成型槽(2)由底板(3)、後壓板(4)、右壓板(5)、上壓板(6)、左端板(7)和前端板(8)構成,底板(3)的頂端設有垂直放置的後壓板(4),後壓板(4)的右端設有與後壓板(4)垂直的右壓板(5),右壓板(5)的前側面設有與右壓板(5)垂直的上壓板(6),上壓板 (6)的左端垂直設在後壓板(4)上;所述底板(3)的前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端板(7)和前端板(8),左端板(7)的右端垂直連接在前端板(8)的左側面上;所述後壓板(4)、右壓板(5)、 上壓板(6)以及左端板(7)的一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四驅動機構(12),前端板(8)的一側設有第一凸輪機構(13)和第二凸輪機構(20 ),第一驅動機構(9 )、第二驅動機構(10 )、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四驅動機構 (12)的一端分別設有第一馬達(14)、第二馬達(15)、第三馬達(16)以及第四馬達(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驅動機構(10)安裝在第一焊接件(18)上,第三驅動機構(11)安裝在第二焊接件(19)上,第一焊接件(18)設在後壓板(4) 一側並與後壓板(4)固定,第二焊接件(19)設在右壓板(5) 一側並與右壓板(5)固定,第一驅動機構(9)和第四驅動機構(12)均設在機架(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驅動機構(9)、第二驅動機構(10)、第三驅動機構(11)以及第四驅動機構(12)為螺旋機構、液壓油缸、直線電機或直線馬達機構、齒輪齒條機構、曲柄滑塊機構或氣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烏龍茶茶葉三維壓揉快速成型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由底板、後壓板、右壓板、上壓板、左端板和前端板構成,底板的頂端設有垂直放置的後壓板,後壓板的右端設有與之垂直的右壓板,右壓板的前側面設有與之垂直的上壓板,上壓板的左端垂直設在後壓板上;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端板和前端板,左端板的右端垂直連接在前端板的左側面上;所述後壓板、右壓板、上壓板以及左端板的一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第三驅動機構、第四驅動機構,前端板的一側設有第一凸輪機構和第二凸輪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自動化水平高;安全係數高;加工時間短,有利於茶葉質量保持。
文檔編號A23F3/06GK202153991SQ20112024606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吳文和 申請人:吳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