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6:22:56 1
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包括可拆卸的管道、風機和過濾箱,所述過濾箱的進口連接管道,過濾箱的出口連接風機,所述管道包括若通風管體、彎頭連接件和一個收集頭,所述相鄰兩個通風管體通過兩個彎頭連接件相連,通風管體與彎頭連接件轉動連接,相連接的兩個彎頭連接件為轉動連接,所述收集頭與通風管體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向多個方向移動,從一個實驗設備上方移動到另一個實驗設備上方,安裝拆卸方便,可以根據要求隨時伸長或縮短,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實驗場所,易於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風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每天大多科研院所、醫學實驗室等實驗場所,每次或多或少都有少量有害氣體排放,這不但汙染室內環境,而且也危害著實驗人員的人身健康。實驗室的通風對實驗室的環境品質以及實驗室操作人員的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汙染物質向實驗室內擴撒,所以各類實驗室均設置有通風系統。
[0003]一般實驗室裡多個實驗設備,但是通風系統是固定的,無法將通風管道移動的需要吸收有害氣體的實驗設備上方,導致有毒氣體會停留在實驗室內,影響實驗人員的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移動的、方便拆卸的實驗室通風系統。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包括可拆卸的管道、風機和過濾箱,所述過濾箱的進口連接管道,過濾箱的出口連接風機,所述管道包括若干通風管體、彎頭連接件和一個收集頭,所述相鄰兩個通風管體通過兩個彎頭連接件相連,通風管體與彎頭連接件轉動連接,相連接的兩個彎頭連接件為轉動連接,所述收集頭與通風管體固定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收集頭包括罩子和與罩子連接的連接管,收集頭的連接管套設在通風管道內,所述連接管上設有一個直通的圓孔,與收集頭相連接的通風管體上設有一個對應的圓孔,所述收集頭和通風管體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
[0007]作為優選,所述過濾箱頂部設有裝料口,過濾箱底部設有卸料口。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向多個方向移動,從一個實驗設備上方移動到另一個實驗設備上方,安裝拆卸方便,可以根據要求隨時伸長或縮短,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實驗場所,易於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的結構不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收集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0012]如圖1和2所示,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包括可拆卸的管道1、風機2和過濾箱3,所述過濾箱3的進口連接管道1,過濾箱3的出口連接風機2,所述管道I包括若干通風管體11、彎頭連接件12和一個收集頭13,所述相鄰兩個通風管體11通過兩個彎頭連接件12相連,通風管體11與彎頭連接件12轉動連接,相連接的兩個彎頭連接件12為轉動連接,所述收集頭13與通風管體11固定連接,所述收集頭13包括罩子4和與罩子連接的連接管5,收集頭12的連接管5套設在通風管道11內,所述連接管5上設有一個直通的圓孔6,與收集頭13相連接的通風管體11上設有一個對應的圓孔,所述收集頭13和通風管體11通過連接杆7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箱3頂部設有裝料口 31,過濾箱3底部設有卸料口32。
[001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可拆卸的管道、風機和過濾箱,所述過濾箱的進口連接管道,過濾箱的出口連接風機,所述管道包括若干通風管體、彎頭連接件和一個收集頭,所述相鄰兩個通風管體通過兩個彎頭連接件相連,通風管體與彎頭連接件轉動連接,相連接的兩個彎頭連接件為轉動連接,所述收集頭與通風管體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頭包括罩子和與罩子連接的連接管,收集頭的連接管套設在通風管道內,所述連接管上設有一個直通的圓孔,與收集頭相連接的通風管體上設有一個對應的圓孔,所述收集頭和通風管體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移動的實驗室通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箱頂部設有裝料口,過濾箱底部設有卸料口。
【文檔編號】F24F13/02GK204153912SQ20142059040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4日
【發明者】沈國康, 鬱蔥, 李海祥 申請人:浙江中天紡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