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管焊接用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5:40: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立管焊接用夾具。
背景技術:
在摩託車的方向柱加工工藝中,主要的工藝流程包括切割、預熱、鍛壓、鑽大三孔、中孔後端面倒角、鑽燈架孔、銑鎖緊平面、鏜中孔及端面、焊接立管、鏜邊孔、邊孔倒角、鑽擴鎖緊孔及攻絲、邊孔破口、打毛刺等工序。
摩託車方向柱的立管,是把車架、上聯板(安裝車把、儀表等部件)、方向柱下聯板、前減震等聯繫在一起的部件,車的轉向也要通過立管來完成,立管本身也是方向柱的一部分,無法分離。在加工時方向柱時,立管一般都是通過焊接的方式與下聯板連接在一起的,在焊接立管的工序中,需要將立管插入下聯板的立管孔中,然後將立管與下聯板焊接在一起,在焊接的過程中,因立管與下聯板為圓形接觸,因此需要圓形焊接,圓形焊接則需要特定的可旋轉的夾具將立管和下聯板進行固定,以方便下聯板與立管的焊接。
在現有技術中,對立管進行焊接通常的做法是使用V形夾具將立管夾住,然後用手鉗將下聯板夾住,直接套於立管上,然後人工用焊槍劃圓焊接,雖然這樣焊接也能將立管和下聯板進行有效的焊接,但是這樣操作有一些缺點:1、沒有對立管進行精確的定位夾緊固定,焊接時容易出現偏移,導致焊接質量不合格;2、採用人工對焊槍劃圓進行圓形焊接,人工操作效率低下,焊接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可對方向柱進行自動圓形焊接,且焊接效率高、質量好的立管焊接用夾具。
本方案中的一種立管焊接用夾具,包括電機和皮帶,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連接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二皮帶輪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的同側上連接有同一底板, 所述上定位板、第二皮帶輪和下定位板貫穿有鋼管,所述鋼管的上端設置有定位套。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在需要焊接前,將立管插入鋼管內,然後將定位套套在立管的端部,將立管夾緊,再將下聯板的立管孔套在立管之上,將整個下聯板固定在立管上,因鋼管是固定在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上,且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均連接在同一個用於固定的底板上,因此立管連接穩固;在此時將焊槍對準將要焊接立管與下聯板接觸的圓形口的某一個點上,再啟動電機,電機帶動第一皮帶輪旋轉,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又帶動第二皮帶輪轉動,第二皮帶輪從而帶動鋼管旋轉,進而立管旋轉,此時開啟焊槍,焊槍對立管和下聯板進行焊接,因立管和下聯板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因此焊槍就可以對立管和下聯板進行圓形焊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通過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和鋼管先對立管進行定位,再用定位套對立管夾緊,定位夾持穩固;2、本方案通過電機帶動立管和下聯板旋轉,使得焊槍可以自動的對立管和下聯板進行圓形的焊接,不需要通過人工去掌握焊槍劃圓焊接,焊接的精確度更高。
進一步,所述下定位板內設置有第一軸承,所述上定位板內設置有第二軸承,所述鋼管從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中穿過。在定位板內設置軸承,使鋼管在定位板中轉動時的摩擦力降低,降低鋼管在轉動時的磨損,延長鋼管使用壽命。
進一步,所述第一軸承遠離第二皮帶輪的一側安裝有第一透蓋,所述第二軸承遠離第二皮帶輪的一側安裝有第二透蓋。透蓋可以對軸承的外圈進行軸向定位,且還可以起到防塵和密封的作用,不僅可以對軸承進行定位,使鋼管更加穩定,還可以保護軸承,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所述第一透蓋通過螺栓連接在下定位板上,所述第二透蓋通過螺栓連接在上定位板上。軸承長時間的使用可能會損壞,透蓋使用螺栓活動連接在定位板上,當軸承損壞需要更換時,可以方便快速將軸承拆卸下來更換。
進一步,所述下定位板與底板固定連接有第一加強板,所述上定位板與底板固定連接有第二加強板。因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間貫穿有鋼管,鋼管上還套有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在轉動時,會產生機械振動,導致立管和下聯板最終的定位可能會發生偏移,而加裝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後,可以對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進行穩固,減少機械振動對立管和下聯板定位夾緊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立管焊接用夾具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電機1、第一皮帶輪2、皮帶3、第二皮帶輪4、第一透蓋5、下定位板6、第一軸承7、第一加強板8、第二加強板9、底板10、上定位板11、第二透蓋12、第二軸承13、鋼管14、定位套15。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所示:一種立管焊接用夾具,包括電機1和皮帶3,電機1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一皮帶輪2,第一皮帶輪2的右方通過皮帶3圍繞有第二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4的上方設置有上定位板11,第二皮帶輪4的下方設置有下定位板6,下定位板6和上定位板11的右端焊接有底板10,下定位板6與底板10焊接有第一加強板8,上定位板11與底板10焊接有第二加強板9,下定位板6內設置有第一軸承7,上定位板11內設置有第二軸承13,第二軸承13、第二皮帶輪4和第一軸承7內貫穿有鋼管14;在第一軸承7的下方通過螺栓連接有第一透蓋5,在第二軸承13的上方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二透蓋12,鋼管14的上端部設置有定位套15。
在需要焊接前,將立管插入鋼管14內,由上定位板11和下定位板6將立管進行固定,然後將定位套15套在立管的上端部,將立管夾緊,再將下聯板的立管孔套在立管之上,將整個下聯板固定在立管上,此時將焊槍對準將要焊接立管與下聯板接觸的圓形口的某一個點上,再啟動電機1,電機1帶動第一皮帶輪2旋轉,第一皮帶輪2通過皮帶3又帶動第二皮帶輪4轉動,第二皮帶輪4從而帶動鋼管14旋轉,進而立管旋轉,此時開啟焊槍,焊槍對立管和下聯板進行焊接,因立管和下聯板在電機1的帶動下旋轉,焊槍就可以對立管和下聯板進行圓形焊接。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