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
2023-05-28 05:40:06 2
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城軌線路列車運行環境與需求參數;2)分別構建方向D和U的最大發車間隔函數FD(x)和FU(x);3)確定全天開行列車的趟數;4)確定雙向列車的發車時間表和無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本發明基於車站斷面需求,結合旅客出行需求和服務水平,構造最大發車間隔函數,在旅客服務水平和最大發車間隔函數約束下優化列車的運行成本。引入最大發車間隔函數的列車運行計劃優化問題,隱去了車站斷面需求。本發明構建了列車發車時間優化模型和列車周轉方案優化模型,並最終得到列車發車時間表和和列車周轉方案,使得單一盡頭車場的列車運行成本低,並且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和服務水平。【專利說明】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公共運輸領域,具體涉及具有單一盡頭車場的城軌線路上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是大中城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發展戰略。作為大運量的城市公共運輸方式,城軌系統的運行效率與服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列車運行計劃。[0003]列車運行計劃包括列車運行時間表與列車周轉方案,在給定運輸能力條件下,其為特定時空分布的出行需求提供有效的運輸方案。高品質的列車運行計劃通常需要權衡旅客和企業兩方面的利益,一方面需為旅客提供較高水平的服務,包括降低候車時間、上車擁擠和乘車擁擠;另一方面需為企業降低列車開行頻率、提高列車周轉效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0004]近年來,結合考慮隨著時間波動的客流需求(時變需求),城軌運輸組織優化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不僅要考慮旅客服務水平和企業運輸成本的雙重製約,還注重列車開行密度與旅客出行強度的吻合程度。[0005]Albrecht以德國市郊鐵路為背景,強調指出需確定靈活的列車間距以適應客流的時變性(參見Albrecht,T.,2〇〇9·Automatedtimetabledesignfordemand-orientedserviceonsuburbanrailways.PublicTransport1(1),5-20.)〇Assis和Milani分析了地鐵列車間距與流量分布的演化規律,進而設計了一種線性近似方法優化地鐵列車的發車間距(參見Assis,W.0.,Milani,B.E.A.,2004.Generationofoptimalschedulesformetrolinesusingmodelpredictivecontrol,Automatica40(8),1397-1404.)〇NiuandZhou基於時變客流研究列車運行時間表優化問題,分析了旅客站臺滯留人數和等車時間,在考慮列車趟數與上座率受限條件下構建了數學規劃模型,設計了優化列車發車間隔的方法,降低了旅客的等待時間(參見Niu,H.M.,Zhou,X.S.,2013·Optimizingurbanrailtimetableundertime-dependentdemandandoversaturatedconditions.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C36,2l2_23〇·)。Sunetal.討論了列車服務能力對時變客流下發車間隔優化的影響,數值分析表明,不考慮能力約束時發車間隔與客流規律吻合程度最好(參見Sun,L.,Jin,J.G.,Lee,D.,Axhausen,K.W.,Erath,A.,2014·Demand-driventimetabledesignformetroservices.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C46.284-299.)。[0006]上述研究結合出行需求的變化規律優化列車運行時間表,優化目標主要在提高旅客服務水平和優化發車間隔。但列車運行時間表的實施必須由列車周轉方案來保障。假若不考慮列車周轉方案,列車運行時間表可能具有很高的列車周轉成本,或者根本無法實施。即使單獨優化列車運行時間表,不僅運算量大,也不能保證列車運行時間表的質量。【
發明內容】[0007]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將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上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在本方法中分解成2個子問題,其一為列車發車時間優化問題,即在無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約束下協同優化雙向列車發車時間,使列車對數最小化;其二為列車周轉方案優化問題,即在有車場端確定列車來源車場或車站,確定列車停放在車場或車站,並優化列車的接續關係,使得列車數量、往返車場次數及列車在站停留時間分層次最小化。同時,本發明還保證方案的最優性和計算的高效性。[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09]步驟1:獲取城軌線路列車運行環境與需求參數[0010]測定城軌系統運營時間[T1,T2],城軌線路的車站數量N和車站集S,並記S=Is1,S2,…,SN},其中S1=Sa為線路上的有車場的端點站,Sn=Sb為線路上無車場的端點站。將列車由Sa運行到Sb記為列車運行的下行方向D,列車由Sb運行到Sa記為列車運行的上行方向u。將下行和上行首班列車的最晚發車時間分別記為e[7\,γ2],將下行和上行末班列車最早發車時間分別記為設,泛e〖7^,7^]。在無車場端點站Sb測定列車停放能力為hB、折返作業時間為4_4、停車飽和時列車發車與到達的最小間隔時間為τ&,,對於線路上任意2個車站sJPs」構成的區段,測定列車運行時間,並記為τ(si,Sj),Si,SjGS;對於同一方向的相鄰列車,測定最小發車間隔Tmin和最大發車間隔τ_。測定列車載客定員C,最小載客係數α,最大載客係數β。在各個車站seS,分方向D和U,測定斷面需求分布[0011]由上述參數,可以獲得旅客服務水平,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0012]①首末班車發車時間限制:首班車下行、上行最晚發車時間分別為€,#£[71,72],末班車下行、上行最早發車時間分別為^,^£[7'1,7'2]。[0013]②發車間隔時間限制:發車間隔不小於最小發車間隔Tmin,不超過最大發車間隔Tmax;[0014]③發車間隔確定原則:若距前序列車發車時間為Tmin時,車站出行需求未超過最小載客量aC,則發車間隔時間既不超過,也不超過前序列車發車至車站累計需求正好達到aC的間隔時間,發車後無滯留客流;否則,發車間隔時間為Tmin,超出最大載客量3C的部分為滯留客流。其中,C為列車額定載客能力,α(0<a1)為最大載客係數。[0015]步驟2:分別構建方向D和U的最大發車間隔函數Fd(X)和Fu(X),並按照指定預分段數生成最大間隔階梯函數PD〇)和戸1Oh其中最大間隔階梯函數F3(X)和I戸^X)滿足:FD〇)么Fd(X),在FdOO的每一段水平線上,至少存在一點使FD(x)=FdO);PuO)SFuO),在:Pu〇r)的每一段水平線上,至少存在一點使Fu(X)=Fu(x)。[0016]最大發車間隔函數是最大發車間隔τ_的擴展,在最大發車間隔函數約束下的列車運行計劃,不僅體現了最大發車間隔Tmax的限制,同時還體現了列車載客能力能夠滿足旅客出行需求,並且滿足程度達到旅客服務水平要求。[0017]步驟3:確定全天開行列車對數、雙向列車的發車時間表和無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在滿足首末班車發車時間、最小發車間隔、最大發車間隔、無車場端車站的列車接續與停放能力約束下,控制列車開行對數使線路全天開行的列車對數最少。通過列車發車時間的雙向關聯序列化優化算法,序列化確定列車最優發車時間,並根據該列車發車時間表控制列車的發車;同時,確定全天開行列車對數、控制該列車發車時間表下列車在無車場端的周轉過程。[0018]上述的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優選的,確定最大發車間隔函數的方法如下:[0019]1)最大發車間隔時間的選擇[0020]對於下行方向D,一趟列車在始發站sA的發車時間為X,記該列車在車站SeS\{sB}的滯留人數為〇s(x),發車時間為xs=x+T(sA,s)。下面在已知X和Os(X)的條件下,當對任何SeS\{sB},滿足仁+T·⑴dt+as(x)SaC。[0021]對於seS\{sB},如果存在τ.+Xs,使得[0022]Q.?(i)dt+σ-9(χ)=aC(I)[0023]則令ts=τs,否則令ts=c?。由此可得:[0024]FD(x)=min{τmax,min{ts-xs|seS\{sB}}}(2)[0025]σs(x+FD(X))=0,seS\{sB}(3)[0026]當存在seS\{sB},滿足jJS+Tmin奶(t)dt+>aC[0027]由旅客服務水平要求可得[0028]Fd(x)=Tmin(4)【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獲取城軌線路列車運行環境與需求參數:測定城軌系統運營時間[1\,T2],城軌線路的車站數量N和車站集S,並記S={Sl,S2,…,SN},其中Si=sA為線路上的有車場的端點站,sN=sB為線路上無車場的端點站,將列車由SA運行到sB記為列車運行的下行方向D,列車由sB運行到sA記為列車運行的上行方向U,將下行和上行首班列車的最晚發車時間分別記為G〖7\,八],將下行和上行末班列車最早發車時間分別記為設,沒e[T^R],在無車場端點站sB測定列車停放能力為hB、折返作業時間為^匕、停車飽和時列車發車與到達的最小間隔時間為£心,對於線路上任意2個車站sjpsj構成的區段,測定列車運行時間,並記為T(Si,Sj),Si,SjGs;對於同一方向的相鄰列車,測定最小發車間隔Tmin和最大發車間隔T_,測定列車載客定員c,在各個車站seS,分方向D和U,測定斷面需求分布|_7\,八];步驟2:分別構建方向D和U的最大發車間隔函數FD(x)和Fu(x),並按照指定預分段數生成最大間隔階梯函數FD(X^PFu〇),其中最大間隔階梯函數FD(x)和戸〇)滿足:FD(x)SfD(x),在FD(x)的每一段水平線上,至少存在一點使FD(x)=FD(x),Fu(x)SFu〇),在?的每一段水平線上,至少存在一點使Fv(x)=Fu(x);步驟3:確定全天開行列車對數、雙向列車的發車時間表和無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在滿足首末班車發車時間、最小發車間隔、最大發車間隔、無車場端車站的列車接續與停放能力約束下,控制列車開行對數使線路全天開行的列車對數最少;通過列車發車時間的雙向關聯序列化優化算法,序列化確定列車最優發車時間,並根據該列車發車時間表控制列車的發車;同時,確定全天開行列車對數、控制該列車發車時間表下列車在無車場端的周轉過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確定最大發車間隔函數的方法如下:1)最大發車間隔時間的選擇由旅客服務水平要求可得:e為最大載客係數,對於在上行方向U,最大間隔Fu(x)推導方法與下行方向完全相同;2)確定最大發車間隔函數其中,式(8)、(9)分別為下行和上行首班車發車時間約束,式(10)表示下行首班車到達終點站時間Xi+t(sA,Sb)必須接續上行首班車最晚發車時間巧,還須提前折返作業時間,式(11)、(12)分別為下行和上行末班車發車時間約束,式(13)、(14)分別為下行和上行最小發車間隔約束,式(15)、(16)分別為下行和上行最大發車間隔約束,式(17)為無車場端車站sB列車接續約束,式(18)為無車場端車站sBg放能力約束。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列車運行周轉方法還包括有車場端的列車周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獲取有車場端列車周轉相關參數:測定下行列車在始發站sA的發車時間:X=(x」i=1,2,...,n),其中x!<x2<-<xn;上行列車在始發站sB的發車時間:Y=(yj|j=1,2,…,n),其中yi<y2<…<yn,在有車場端的車站sA,測定停放列車數量的能力hA、折返時間t麼,測定列車全程運行時間t(Sa,Sb);步驟二:確定有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給定發車時間,在車場端車站s^l」車接續、停放能力約束下,確定列車周轉方案,控制列車數量、列車往返車場次數和所有列車在站停留時間,使得列車數量最少、列車往返車場次數最少以及所有列車在站停留時間最短;步驟三:通過求解初始指派集,並進行指派交換和剔除,使列車數量、列車往返車場次數和所有列車在站停留時間最少,並最終確定有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根據最終確定的有車場端列車周轉方案,控制列車在有車場端的周轉過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具有單一盡頭車場城軌線路的列車運行周轉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二的具體操作如下:記列車在車站sA的周轉方案為指派集=1,2,--?,?!},其中(j,i)GM表示上行列車j接續下行列車i,列車對數量等於列車對數n扣除重複運用的列車對數,而重複運用的列車對數就是將車場PA和車站sA不加區分情況下列車的接續次數,這種接續關係表示為一個指派集M:Mc府,構建有車場端車站的列車周轉方案分層次多目標優化模型如下:其中,目標函數(19)表示列車數量Zi最少,目標函數(20)表示列車往返車場次數22最少,目標函數(21)表示列車在站停留時間&最少,式(22)表示列車接續約束,式(23)表示列車停放能力約束。【文檔編號】B61L27/00GK104477217SQ201410725318【公開日】2015年4月1日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日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日【發明者】史峰,周釗,徐光明,趙爍,秦進,鄧連波,肖龍文,黎茂盛,周文梁,魏堂建,蘇煥銀,張佩,樊佳俊,彭瑾蓉,錢曉彤,胡心磊,萬廣琦,袁雋申請人: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