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1:48:31
本發明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具體是涉及一種連杆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連杆原有的加工工藝流程是:下料、熱處理、車外圓、磨外圓、車外形、鑽孔、去毛刺、切槽、去毛刺、打槽、去毛刺、清洗、檢驗。
在打槽工序中存在兩個問題:
①在加工時裝卡定位需通過外圓或槽進行定位,但是在打槽工序結束後,切槽會有變形,保證不了其平行度的要求;
②打槽時,衝床加工所需加工餘量大,損耗電極嚴重,還會產生嚴重積炭,影響零件尺寸的加工,加工費時,生產效率低,加工精度難以保證。
以上兩個因素對連杆的質量和產量造成了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從而達到保證切槽平行度、打槽時降低電極損耗、避免積碳的效果,同時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所述連杆包括連杆體,所述連杆體為圓柱形,其兩連接端分別設有通孔和方形槽體,所述方形槽體外端還設有端槽,連杆體上還設有長條形槽體,所述連杆的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①下料;
②熱處理:將毛坯件進行調質處理,準備進行加工;
③車外圓:按照工藝圖紙要求的餘量粗車和精車外圓;
④車外形:按照圖紙的結構車兩端連接面,修整兩端面;
⑤磨外圓:對連杆體進行磨削,使兩端連接面粗糙度達到3.2;
⑥鑽孔:按照圖紙尺寸鑽通孔,孔口去毛刺,倒角;
⑦銑長條形槽:按照圖紙尺寸加工連杆體上的長條形槽體,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體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⑧銑方形槽:加工連杆體另一連接端的方形槽體,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⑨銑端槽:加工方形槽體外端的端槽,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⑩清洗:用高壓空氣對連杆體各加工面進行吹洗,去除各加工面的鐵屑;
熱處理:將成品進行表面淬火處理;
檢驗:檢驗產品整體尺寸、各加工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均達到要求,即可上油包裝入庫。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②中,調質時淬火溫度為830~860℃,回火溫度為660~68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中,淬火溫度為830~860℃,低溫快速冷卻到300℃以下,再自然冷卻到常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一方面,將對方形槽體的打槽工序以銑槽替換,避免了打槽工序中的加工量大、電極損耗大、積炭嚴重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另一方面,將對端槽的加工工序調整到方形槽體的加工工序之後,避免了在方形槽體加工時造成端槽變形的問題,保證了端槽的平行度要求;另外,對長條形槽體、方形槽體和端槽均採用銑床加工,由於三個槽體處在平行的平面上,因此只需一次裝夾即可完成三個槽體的加工,縮短了槽體加工中裝夾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有效保證了槽面平行度的設計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連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通孔,2-長條形槽體,3-方形槽體,4-端槽,5-連杆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局限於所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所述連杆包括連杆體5,所述連杆體5為圓柱形,其兩連接端分別設有通孔1和方形槽體3,所述方形槽體3外端還設有端槽4,連杆體5上還設有長條形槽體2,所述連杆的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①下料;
②熱處理:將毛坯件進行調質處理,準備進行加工,調質時淬火溫度為830~860℃,回火溫度為660~680℃;
③車外圓:按照工藝圖紙要求的餘量粗車和精車外圓;
④車外形:按照圖紙的結構車兩端連接面,修整兩端面;
⑤磨外圓:對連杆體進行磨削,使兩端連接面粗糙度達到3.2;
⑥鑽孔:按照圖紙尺寸鑽通孔1,孔口去毛刺、倒角;
⑦銑長條形槽:按照圖紙尺寸加工連杆體5上的長條形槽體2,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體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⑧銑方形槽:加工連杆體5另一連接端的方形槽體3,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⑨銑端槽:加工方形槽體3外端的端槽4,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⑩清洗:用高壓空氣對連杆體5各加工面進行吹洗,去除各加工面的鐵屑;
熱處理:將成品進行表面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830~860℃,低溫快速冷卻到300℃以下,再自然冷卻到常溫;
檢驗:檢驗產品整體尺寸、各加工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均達到要求,即可上油包裝入庫。
實施例一
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所述連杆包括連杆體5,所述連杆體5為圓柱形,其兩連接端分別設有通孔1和方形槽體3,所述方形槽體3外端還設有端槽4,連杆體5上還設有長條形槽體2,所述連杆的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①下料;
②熱處理:將毛坯件進行調質處理,準備進行加工,調質時淬火溫度為830~835℃,回火溫度為660~665℃;
③車外圓:按照工藝圖紙要求的餘量粗車和精車外圓;
④車外形:按照圖紙的結構車兩端連接面,修整兩端面;
⑤磨外圓:對連杆體進行磨削,使兩端連接面粗糙度達到3.2;
⑥鑽孔:按照圖紙尺寸鑽通孔1,孔口去毛刺、倒角;
⑦銑長條形槽:按照圖紙尺寸加工連杆體5上的長條形槽體2,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體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⑧銑方形槽:加工連杆體5另一連接端的方形槽體3,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⑨銑端槽:加工方形槽體3外端的端槽4,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⑩清洗:用高壓空氣對連杆體5各加工面進行吹洗,去除各加工面的鐵屑;
熱處理:將成品進行表面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830~835℃,低溫快速冷卻到300℃以下,再自然冷卻到常溫;
檢驗、包裝入庫。
實施例二
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①下料;
②熱處理:將毛坯件進行調質處理,準備進行加工,調質時淬火溫度為855~860℃,回火溫度為675~680℃;
③車外圓:按照工藝圖紙要求的餘量粗車和精車外圓;
④車外形:按照圖紙的結構車兩端連接面,修整兩端面;
⑤磨外圓:對連杆體進行磨削,使兩端連接面粗糙度達到3.2;
⑥鑽孔:按照圖紙尺寸鑽通孔1,孔口去毛刺、倒角;
⑦銑長條形槽:按照圖紙尺寸加工連杆體5上的長條形槽體2,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體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⑧銑方形槽:加工連杆體5另一連接端的方形槽體3,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⑨銑端槽:加工方形槽體3外端的端槽4,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⑩清洗:用高壓空氣對連杆體5各加工面進行吹洗,去除各加工面的鐵屑;
熱處理:將成品進行表面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855~860℃,低溫快速冷卻到300℃以下,再自然冷卻到常溫;
檢驗、包裝入庫。
實施例三
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連杆的機械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①下料;
②熱處理:將毛坯件進行調質處理,準備進行加工,調質時淬火溫度為845~850℃,回火溫度為668~673℃;
③車外圓:按照工藝圖紙要求的餘量粗車和精車外圓;
④車外形:按照圖紙的結構車兩端連接面,修整兩端面;
⑤磨外圓:對連杆體進行磨削,使兩端連接面粗糙度達到3.2;
⑥鑽孔:按照圖紙尺寸鑽通孔1,孔口去毛刺、倒角;
⑦銑長條形槽:按照圖紙尺寸加工連杆體5上的長條形槽體2,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體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⑧銑方形槽:加工連杆體5另一連接端的方形槽體3,槽體周圍去毛刺,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⑨銑端槽:加工方形槽體3外端的端槽4,磨削槽底及槽壁到表面粗糙度3.2;
⑩清洗:用高壓空氣對連杆體5各加工面進行吹洗,去除各加工面的鐵屑;
熱處理:將成品進行表面淬火處理,淬火溫度為845~850℃,低溫快速冷卻到300℃以下,再自然冷卻到常溫;
檢驗、包裝入庫。
與原有工藝相比,本發明通過對工藝流程進行改進,對於連杆的批量、優質生產提供了一種新的成熟可行的製造工藝。
一方面,將對方形槽體的打槽工序以銑槽替換,避免了打槽工序中的加工量大、電極損耗大、積炭嚴重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
另一方面,將對端槽4的加工工序調整到方形槽體3的加工工序之後,避免了在方形槽體3加工時造成端槽4變形的問題,保證了端槽4的平行度要求。
另外,對長條形槽體2、方形槽體4和端槽4均採用銑床加工,由於三個槽體處在平行的平面上,因此只需一次裝夾即可完成三個槽體的加工,縮短了槽體加工中裝夾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