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體外製作牛膽結石的方法
2023-05-28 01:55:41 3
專利名稱:一種人工體外製作牛膽結石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藥材的生產方法。
牛膽結石在醫藥上稱作牛磺,是一種療效確實的名貴中藥材,由於天然牛膽結石的來源有限,所以,以人工方法製備牛膽結石是人們長期探索的課題。目前所使用的天然牛磺代用品為人工牛磺粉,它是參考天然牛磺的幾種主要化學組成製備的,缺乏天然牛膽結石中的一些已知的或未知的多種微量成份,也不具備天然牛磺的結構特徵,故醫用效果不及天然牛磺。為增加牛膽結石的來源,有人進行了牛體膽囊內植核培植牛膽結石的實驗,並取得成功,但該植核技術複雜,成石周期長,需2至3年後才能形成結石,且需殺牛取石,因此並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探索一種用人工的方法,在牛體外製備適合醫用的、結構與成份與天然牛磺相仿的牛膽結石的方法,以滿足醫藥行業對牛膽結石的需求。
實現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在天然牛膽汁中加入膽酸、去氧膽酸、牛磺酸、膽固醇、膽紅素鈣、硫酸亞鐵、硫酸鎂。這些加入天然牛膽汁中的各種物質的比例關係如下(重量%)膽酸5~12%去氧膽酸3~12%牛磺酸2%膽固醇1~2%膽紅素鈣60~72%
硫酸亞鐵0.5%硫酸鎂1%在天然牛膽汁中加入上述物質後再加適量的水攪拌成懸浮液。(上述加入天然牛膽汁中的各種物質的總量與所用天然牛膽汁和用水量的比例為每100g加入物質用20至60ml天然牛膽汁和50至200ml水。)再以鹽酸調節懸浮液的PH值,使其PH值在6.8以下,然後轉動或晃動盛裝懸浮液的容器,使其內的懸浮液在容器內作單向旋轉運動,旋轉15至20分鐘後即可出現結石。取出結石乾燥後備用。
圖1為該發明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天然牛膽汁60ml,加入膽酸12g、去氧膽酸10g、牛磺酸2g、膽固醇2g、膽紅素鈣68g、硫酸亞鐵0.5g、硫酸鎂1g、加水100ml攪拌成為懸浮液,以鹽酸將懸浮液的PH值調節至6.8以下,然後平面轉動盛裝懸浮液的容器,使其內的懸浮液在容器內作單向旋轉運動,轉動15至20分鐘後即有結石形成。將結石取出,真空乾燥備用。
以這種方法製作的牛膽結石不僅外觀上與天然牛磺相同,且經電鏡觀察,其微觀結構也與天然牛膽結石基本相同。經藥檢分析,紅外光譜和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它的主要成份及含量與天然牛磺基本相同,並含有Ca、Mg、Fe、Na、P、Cu、Zn等18種微量元素與天然牛磺所含微量元素基本相同,這表明在以這種方法製取結石的過程中,天然牛膽汁中的一些微量成份也參入了結石的形成,帶入到了結石中,這正是人工牛磺粉所缺乏的。在療效方面,經動物實驗證明,這種人工牛膽結石的抗炎、抗驚厥和退熱作用與天然牛磺相似,比人工牛磺粉強。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體外製作牛膽結石的工藝方法,其特徵是(a)在天然牛膽汁中按比例(重量%)加入下列物質膽酸5~12%去氧膽酸3~10%牛磺酸2%膽固醇1~2%膽紅素鈣68%硫酸亞鐵0.5%硫酸鎂1%(b)加水攪拌成懸浮液(c)以鹽酸調所說的懸浮液的PH值,使其PH值在6.8以下,然後(d)轉動或擺動盛有調節了PH值的懸浮液的溶器,使懸浮液在容器內作單向旋轉運動。
全文摘要
一種人工體外製作牛膽結石的方法,其特徵是在天然牛膽汁中按一定的比例加入膽酸、去氧膽酸、牛磺酸、膽固醇、膽紅素鈣、硫酸亞鐵和硫酸鎂,再加水攪拌成懸浮液,以鹽酸調節該懸浮液的pH值至6.8以下,然後再使懸浮液在溶器內作單向旋轉運動至結石形成。
文檔編號A61K33/26GK1044402SQ8910050
公開日1990年8月8日 申請日期1989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1989年1月25日
發明者蔡紅嬌 申請人: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