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燙式加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9:03:36
專利名稱:平燙式加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織物加熱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為平燙式加熱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織物加熱設備,特別是地毯加熱設備,其加熱過程中溫度不均勻,且加熱時溫度下降過快,導致織物的加熱的安全性差,且熱能的利用效率低。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平燙式加熱器,其加熱過程的溫度均勻,實現整體加熱均勻,使得織物的加熱的安全性好、熱能的利用率高。 平燙式加熱器,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至少兩個熱交換箱,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熱交換箱分別與熱源循環進口管、熱源循環出口管相連通,所述熱交換箱並列直線排布。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內均勻布置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呈蛇形排布,蛇形的所述加熱管的兩端部貫穿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後分別設置有導熱介質入口、導熱介質出口,所述導熱介質入口連通所述熱源循環進口管,所述導熱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熱源循環出口管;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的底部四角位置設置有支腳;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上設置有介質溢出存儲罐;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上設置有排氣口。採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結構後,每個所述熱交換箱分別與熱源循環進口管、熱源循環出口管相連通,所述熱交換箱並列直線排布,並通過對熱交換箱內部填充液態介質,通過介質的流通將熱量均勻地傳導,每個熱交換箱將大塊的織物分成相對較小的加熱塊,其加熱過程的溫度均勻,實現整體加熱均勻,使得織物的加熱的安全性好、熱能的利用率高。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的側視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I、圖2、圖3,其包括至少兩個熱交換箱I,每個熱交換箱I分別與熱源循環進口管2、熱源循環出口管3相連通,熱交換箱I並列直線排布;熱交換箱I的箱體內均勻布置有加熱管9,加熱管9呈蛇形排布,蛇形的加熱管9的兩端部貫穿熱交換箱I的箱體後分別設置有導熱介質入口 4、導熱介質出口 5,導熱介質入口 4連通熱源循環進口管2,導熱介質出口 5連通熱源循環出口管3 ;熱交換箱I的箱體的底部四角位置設置有支腳6,用來支撐整個熱交換箱I ;熱交換箱I的箱體上設置有介質溢出存儲罐7,當熱交換箱I內部的介質過多而產生溢出時,直接進入到介質溢出存儲罐7,而當熱交換箱I內部的介質過少時,介質溢出存儲罐7內的介質回流進入到熱交換箱I的內部,達到熱交換箱I的內部介質的平衡作用;熱交換箱I的箱體上設置有排氣口 8,將熱交換箱I內部的多餘氣體排出,從而達到平衡熱交換箱內部氣壓的作用。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圖通過測溫頭測量的數據,來判斷加熱管3的導熱介質入口 4、導熱介質出口 5之間的溫度差,從而進行對導熱介質流速的控制。當溫差在設定的範圍時,表明流速正常,流速不需要改變;當溫差大於設定的溫差的最大值時,需加大流速以降低溫差值;當溫差小於設定的溫差最小值時,表明流速過快,從而為了節約能量,可以適當降低流速。·
權利要求1.平燙式加熱器,其包括至少兩個熱交換箱,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熱交換箱分別與熱源循環進口管、熱源循環出口管相連通,所述熱交換箱並列直線排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燙式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內均勻布置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呈蛇形排布,蛇形的所述加熱管的兩端部貫穿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後分別設置有導熱介質入口、導熱介質出口,所述導熱介質入口連通所述熱源循環進口管,所述導熱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熱源循環出口管。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平燙式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的底部四角位置設置有支腳。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平燙式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上設置有介質溢出存儲罐。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平燙式加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箱的箱體上設置有排氣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平燙式加熱器,其加熱過程的溫度均勻,實現整體加熱均勻,使得織物的加熱的安全性好、熱能的利用率高。其包括至少兩個熱交換箱,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熱交換箱分別與熱源循環進口管、熱源循環出口管相連通,所述熱交換箱並列直線排布。
文檔編號D06C7/00GK202730466SQ2012203361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馬常凱, 周田 申請人:奚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