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51:56 1
專利名稱: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料複合管,尤其涉及一種塑料抗菌複合管。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無規共聚聚丙烯塑料管(PP-R)以其耐熱、耐壓、抗腐蝕等諸多優點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經足部取代了傳統的金屬水管。然而,PP-R管不僅存在收縮率大、線膨脹係數高,長期受熱受壓易變形等缺陷,而且對水質之中的細菌沒有抑制作用,水管內壁容易滋生微生物而形成菌膜,致使水質下降。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抗拉和靜壓強度好、能夠抑制細菌生長的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由外層管、中層管和內層管複合而成;其中,外層管、中層管和內層管分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外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色母粒2份、抗氧劑1份、受阻胺1份; 中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短玻纖50份; 內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納米銀離子抗菌劑0. 5份; 其製作步驟如下
1)將上述外層管材料、中層管材料、內層管材料分別烘乾,並分別混合均勻;
2)將烘乾的外層管材料、中層管材料、內層管材料分別送入三臺擠出機中混煉,並按常規的工藝方法一次性共擠出複合成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抗氧劑。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在外層管材料中添加了受阻酚類抗氧劑和受阻胺類光穩定劑,因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管體的抗氧化性和耐熱能力,而且還能提高管體的耐光性和抗衝擊強度;由於在中層管材料中添加了短玻纖,因此能夠明顯提高管體的抗拉強度和靜壓強度,減小管體的線膨脹係數;另外,由於在內層管材料中添加了納米銀離子抗菌劑,因此能夠通過銀離子的緩慢釋放來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避免在水管內壁滋生菌膜,提高了飲水安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由外層管、中層管和內層管按照常規的一次性共擠出成型工藝方法複合而成; 其中,外層管材料由添加有色母粒、抗氧劑、受阻胺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中層管材料由添加有短玻纖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內層管材料由添加有納米銀離子抗菌劑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本發明的製作步驟如下
1)取高密度聚乙烯100千克、色母粒2千克、抗氧劑1千克、受阻胺1千克混合均勻、烘乾,得外層管材料;
2)取高密度聚乙烯100千克、短玻纖千克混合均勻、烘乾,得中層管材料;
3)取高密度聚乙烯100千克、納米銀離子抗菌劑0.5千克混合均勻、烘乾,得內層管材料;
4)將上述三種材料分別送入三臺擠出機中混煉,並按常規的工藝方法一次性共擠出, 複合成三層複合管。在上述是實施例中,所述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抗氧劑。
權利要求
1.一種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由外層管、中層管和內層管複合而成;其特徵在於外層管、中層管和內層管分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外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色母粒2份、抗氧劑1份、受阻胺1份; 中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短玻纖50份; 內層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100份、納米銀離子抗菌劑0. 5份; 其製作步驟如下1)將上述外層管材料、中層管材料、內層管材料分別烘乾,並分別混合均勻;2)將烘乾的外層管材料、中層管材料、內層管材料分別送入三臺擠出機中混煉,並按常規的工藝方法一次性共擠出複合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抗氧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乙烯抗菌三層複合管,屬於塑料複合管;旨在提供一種拉和靜壓強度好、能夠抑制細菌生長的塑料水管。它由三層管複合而成;其中,外層管由添加有色母粒、抗氧劑、受阻胺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中層管材料由添加有短玻纖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內層管材料由添加有納米銀離子抗菌劑的高密度聚乙烯製成;其製作步驟是將上述外、中、內層管材料分別混合均勻,並烘乾;然後將烘乾的外、中、內層管材料分別送入三臺擠出機中混煉,並按常規的工藝方法一次性共擠出複合成型。本發明不僅具有抗氧化性、耐熱性能以及耐光性好,抗衝擊強度、抗拉強度以及靜壓強度高等優點,而且還可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是一種可取代PP-R管的抗菌複合水管。
文檔編號B32B27/18GK102359667SQ201110285139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3日
發明者田瑞生 申請人:貴州金力塑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