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4:55:41 3
專利名稱: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反向流控制技術的生物大棚。
背景技術:
大棚作為一種成熟的農業技術,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起到春提早、秋延後的保溫栽培作用,同時可用於夏秋季節的遮蔭降溫和防雨、防風、防雹等。當大棚內的土壤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多環芳烴,嚴重汙染土壤,現有的生物大棚土壤修復採用的是土壤翻耕技 術,在汙染土壤處理過程中會對棚內操作人員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不用操作人員翻耕的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包括塑料薄膜和生物預製床,所述塑料薄膜為拱形結構,該塑料薄膜的下端與地表相連,且該塑料薄膜的兩端封閉形成內部容積腔,在所述內部容積腔內設置有生物預製床,所述塑料薄膜的內部容積腔與第一組風機相連,在生物預製床的底部均勻分布有空氣管網,所述空氣管網與第二組風機相連,該空氣管網表面開有小孔。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第一組風機為塑料薄膜的內部容積腔充氣,使塑料薄膜內部容積腔的氣壓始終高於大氣壓力,從而支撐起大棚的空間,土壤中產生的多環芳烴無法溢出大棚外,防止汙染氣體洩露汙染大氣產生二次汙染,同時第一組風機提供了修復汙染土壤所需要的氧氣。第二組風機持續從空氣管網上的小孔吸氣,使生物預製床的底部保持負壓狀態,從而使得生物預製床底部的氣壓低於塑料薄膜內部容積腔的氣壓,保持了塑料薄膜內部容積腔從上往下的通風狀態,氧氣就自動從上方經過生物預製床底部的土壤排出塑料薄膜外,提高了土壤的通風環境,建立起適合生物降解菌生長的條件,使汙染土壤中的多環芳烴的碳變為二氧化碳。同時,由於保持生物預製床底部的氣壓低於塑料薄膜內部容積腔的氣壓這種方式對氣壓的需求較低,極大的節約了能源。當空氣管網中吸入泥沙時,可從第二組風機向大棚內部鼓風,將空氣管網內的泥沙吹出,防止局部賭塞。在所述空氣管網的上方均勻鋪設有砂石層,該砂石層位於空氣管網和生物預製床之間。所述砂石層能夠增加空氣管網的吸氣面積,同時能夠防止泥沙進入空氣管網中,引起局部堵塞。所述第一組風機和第二組風機均由羅茨風機組成,由於羅茨風機的噪聲和振動很小,尤其是葉輪無磨損,風機性能持穩定,結構相對簡單、緊湊,可以長期連續運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降低生物預製床底部壓力的方式,使氧氣從上方穿過生物預製床底部的土壤來修復土壤,不僅節能環保,避免了翻耕土壤影響操作人員健康問題,還具有設計巧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等特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塑料薄膜I、生物預製床2、第一組風機3、第二組風機
4、空氣管網5和砂石層6等部分組成,所述塑料薄膜I為拱形結構,該塑料薄膜I的下端與地表相連,且該塑料薄膜I的兩端封閉形成內部容積腔la。在所述內部容積腔Ia內設置有生物預製床2,所述塑料薄膜I的內部容積腔Ia與第一組風機3相連,在生物預製床2的底部鋪設有砂石層6,在砂石層6的下方均勻分布有空氣管網5,所述空氣管網5與第二組風機4相連,該空氣管網5表面開有小孔。所述第一組風機3和第二組風機4均由羅茨風機 組成。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第一組風機3為塑料薄膜I的內部容積腔Ia充氣,使內部容積腔Ia內的氣壓始終高於大氣壓力,從而支撐起大棚的空間,同時提供修復汙染土壤所需要的氧氣。第二組風機4持續從空氣管網5上的小孔吸氣,使生物預製床2的底部保持負壓狀態,從而使得生物預製床2底部的氣壓低於內部容積腔Ia的氣壓,保持了內部容積腔Ia從上往下的通風狀態,氧氣就自動從上方經過生物預製床2底部的土壤排出塑料薄膜I夕卜,提高了土壤的通風環境,建立起適合生物降解菌生長的條件,使汙染土壤中的多環芳烴的碳變為二氧化碳。同時,由於保持生物預製床2底部的氣壓低於內部容積腔Ia的內部氣壓這種方式對氣壓的需求較低,極大的節約了能源。當空氣管網5中吸入泥沙時,可從第二組風機4向大棚內部鼓風,將空氣管網5內的泥沙吹出,防止局部賭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如改變第一組風機和第二組風機所處位置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包括塑料薄膜(I)和生物預製床(2),所述塑料薄膜(I)為拱形結構,該塑料薄膜(I)的下端與地表相連,且該塑料薄膜(I)的兩端封閉形成內部容積腔(Ia),在所述內部容積腔(Ia)內設置有生物預製床(2),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薄膜(I)的內部容積腔(Ia)與第一組風機(3)相連,在生物預製床(2)的底部均勻分布有空氣管網(5),所述空氣管網(5)與第二組風機(4)相連,該空氣管網(5)表面開有小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空氣管網(5)的上方均勻鋪設有砂石層出),該砂石層(6)位於空氣管網(5)和生物預製床(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組風機(3)和第二組風機(4)均由羅茨風機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向流強制通風生物大棚,包括塑料薄膜(1)和生物預製床(2),所述塑料薄膜(1)為拱形結構,該塑料薄膜(1)的下端與地表相連,且該塑料薄膜(1)的兩端封閉形成內部容積腔(1a),在所述內部容積腔(1a)內設置有生物預製床(2),所述塑料薄膜(1)的內部容積腔(1a)與第一組風機(3)相連,在生物預製床(2)的底部均勻分布有空氣管網(5),所述空氣管網(6)與第二組風機(4)相連,該空氣管網(6)表面開有小孔。本實用新型採用降低生物預製床底部壓力的方式,使氧氣從上方穿過生物預製床底部的土壤來修復土壤,不僅節能環保,避免了翻耕土壤影響操作人員健康問題,還具有設計巧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G9/24GK202680104SQ201220334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明者孫曉楠, 劉安平, 孫曉松 申請人:重慶大學, 重慶宇岸環保工程有限公司